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332年“一二八”事变后,在上海抗击日寇侵略的第十九路军被蒋介石调到福建参加反共内战。1933年11月,在全国抗日反蒋高潮影响下,驻守在福建的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第三党黄琪翔等势力公开宣布与蒋介石决裂,在福州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并与中国工农红军订立了抗  相似文献   

2.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对中国的军事进攻。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华民族唯一的出路就是向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展开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1931年9月22日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号召全国人民武装起来,进行革命民族战争,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为了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并号召“一切真正愿意反对帝国主义的不甘作亡国奴的中国人,不分政治倾向,不分职业与性别,都联合起来,在反帝统一战线之下,一致与日本和其他帝国主义作战。”1935年华北事变  相似文献   

3.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威在西安扣留了前来督战攻打红军的蒋介石,迫使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从而酿成了震惊中外、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它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对我国侵略和我国人民长期要求抗日救国、反对国民党当局长期内战的伟大斗争的必然产物。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下令东北军“绝对不得抵抗”,致使日军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开始向华北进攻,并于1935年向国民党政府提出要求在华北的统…  相似文献   

4.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东北疆土的疯狂侵略,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义愤填膺,毅然挺身察哈尔抗日前线,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抗击日寇,收复失地。在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百般阻挠围困破坏下,冯玉祥先生虽然抗日救国壮志难酬,被迫含恨离开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亦被迫偃旗息鼓,惨遭各个击破的厄运,但他们的抗战业绩将永垂史册,光照千秋。挺身张家口1931年8月,日本军队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沟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并藉此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及沈阳城进攻,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  相似文献   

5.
何季元 《黄埔》2009,(5):34-35
“七·七”事变后,广东中山小榄镇区立中学的师生们对日寇的野蛮侵略义愤填膺,同仇敌忾,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治会迅速组成了晨呼队、献金队、振中剧社等宣传队伍进行抗日宣传。天蒙蒙亮,晨呼队分组出发,沿镇内街道高唱《全国总动员》、《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战歌曲,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日本侵略者都滚出中国”、“抗战必胜”等口号。歌声、口号声响彻小榄镇上空,呼唤着居民奋起抗敌救国;献金队利用假日肩托用煤油罐制成的募捐箱,走遍镇内街道和四乡,劝捐购买战机抗日;剧社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夜光杯”等抗日街头剧、话剧……国难当头,为了抗日救亡,  相似文献   

6.
1933年11月20日发生的福建事变,是国民党内的一部分爱国人士联合第三党(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今农工民主党前身),以蔡廷锴将军率领的十九路军为主要武装力量,以福建为根据地发动的反蒋抗日的爱国事件。福建事变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应当载入史册,值得人们纪念。福建事变的进步性表现在:一、福建事变是顺应时势要求、合乎民心所向的爱国行动。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继“九·一八”之后,又进攻上海、热河,占领山海关,侵略魔爪逼我腹地。中华民族面临国破种灭的严重危机。而蒋介石统治集团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日…  相似文献   

7.
在抗日战争中,随着日本侵略的不断扩大,特别是自“华北事变”以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华政策的一系列变化,导致蒋介石的对日态度和策略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实质性的转化。即由“九·一八”事变后采取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策略方针,到“华北事变”之后对日态度转向强硬,直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与中共第二次合作而转  相似文献   

8.
王天玺 《创造》2013,(3):6-10
四、抗日战争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巩固了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即进入抗日战争时期. 反对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三大主题之一,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面对企图灭亡中国的凶残的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在西北地区共产党同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谈判,要他们同红军一起枪口对外,共同抗日,得到良好回应. 蒋介石于1936年12月飞赴西安,强迫东北军和西北军全力攻击红军,继续打内战.这种逆民族大义的反动作为,激起广大国民党军爱国将士的愤慨.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把蒋介石拘留起来,迫使其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时局转换的枢纽.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大局面遂告形成.从此时起,国民党领导的政府军在正面战场上抗击日军,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则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战场上打击日军.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24)
正上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者趁中国内战,兄弟阋墙的乱局,大肆加紧对中国华北的侵略,面对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由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统辖的东北军和西北军,呼应全国各地有志之士奋起抗日的民意,针对蒋介石主使的反共内战发动兵谏,提出结束内战、民族团结、一致抗日的主张。为促成民族抗日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0.
在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以沉痛的心情缅怀六十年前被日寇杀害的骨肉同胞!更不能忘记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广大烈士!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入我国东北,逐步侵略华北。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对内坚持“剿共”方针,对外实行不抵抗政策。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口号,一方面镇压抗日民主运动;另一方面对日实行不抵抗主义,命令部队同日军“避免冲突”。中国共产党从事变一开始就主张坚决抗日。并于1935年8月1日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表明了中共关于建立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  相似文献   

11.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转向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在这场事变发生后不久,就有不少人发出的疑问:身为国民党“剿匪”副总司令的张学良,怎么会接受中共中央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号召,毅然扣押国民党最高军事领袖蒋介石呢?  相似文献   

12.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九·一八”事变之后又发动“华北事变”。攫取了冀、察地区的大部分主权,从而引起了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日民族矛盾已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中国共产党根据这一矛盾变化的情况,于1935年12月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随后,逐步开始实行联合包括蒋介石在内的一切抗日力量共同抗日的策略,建立了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关于我党联合蒋介石共同抗日这一策略的演变和发展,长期以来史学界认为经历了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三个变化发展阶段,并以1936年”五五”  相似文献   

13.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首先,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向在西安事变中作出贡献的爱国志士们,向所有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前辈和牺牲的先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西安事变是中国20世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强占我国东北三省后,加快侵略步伐,加紧进攻华北,企图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在国家、民族危难的紧要关头,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出于民族大义和爱国赤诚,毅然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兵谏,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以及国民党内主张抗日的力  相似文献   

14.
小资料     
“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蓄谋已久的一个侵略步骤。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军队将南满铁路柳条沟地区一段桥梁炸毁,却反诬是中国军队有意“破坏”。同时,日本关东军开炮轰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从而制造了侵略我图的“九·一八”事变。当地守军的士兵及下级军官均愤然要求与敌军作战。但由于蒋介石事前即向东北军发出了“绝对不抵抗”命令,几十万东北  相似文献   

15.
许的德发珩,起曾者是和“长五期四”的运领动导的人先,锋一,生又都是在九为三学民主社科学而奋斗。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在北京大学任教授的许德珩大力宣传抗日救亡。一天,北大进步学生千家驹、张百川来到他家,约他到北京大学作时事讲演。许德珩立即答应了学生的要求,到北京大学作了一次关于东北沦陷华北告急的讲演,揭发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痛斥南京政府卖国的不抵抗政策。许德珩慷慨陈词,使同学们的抗日救亡热情受到很大激发。随后,师大的同学也请他去讲演,收到了同样的效果。随着民众抗日热情的不断高涨,蒋介石强化了法西…  相似文献   

16.
抗日抗争胜利后,毛主席根据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这篇光辉著作,指出:“蒋介石说要‘建国’,今后就是建什么国的斗争。是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呢?还是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萨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将是一场很复杂的斗争”。国民党反动派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其既定方针是对外搞投降卖国,对内搞独裁内战,把中国变为帝国主义的附庸。蒋介石正是靠卖国和反共起家的,在抗日战争中他搞所谓“曲线救国”,积极反共,准备投降日寇,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艰苦抗战  相似文献   

17.
高伟 《传承》2010,(12):78-79
皖南事变是蒋介石在国共合作抗日时期制造的一次大规模的局部内战,它严重破坏了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大业,但这次事件却遭到美国的反对。事变后国民政府开展了积极的对美外交,以化解裂痕,围绕这一事件从美国对国民政府的态度、国民政府对美外交和事件的解决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关于红军东征的目的,有的党史著作上说是准备开赴冀察,直接对日作战。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史实的。首先,这种说法不符合党在当时对待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集团的基本方针——“抗日讨蒋”或叫“反蒋抗日”。一九三五年五月,日本开始制造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升级,面对这种形势,中  相似文献   

19.
皖南事变是蒋介石在国共合作抗日时期制造的一次大规模的局部内战,它严重破坏了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大业,但这次事件却遭到美国的反对.事变后国民政府开展了积极的对美外交,以化解裂痕,围绕这一事件从美国对国民政府的态度、国民政府对美外交和事件的解决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方知今 《黄埔》2007,(4):31-31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肆意侵略和掠夺,腐败的清庭以赔款割地求和,中国人民受尽了侵略者的蹂躏和欺凌。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寇悍然发动侵略,东北军竟“奉命”“不抵抗”,拱手让出了富饶的东三省。世界震惊了:泱泱中华,却屈服于弹丸小国!于是洋人称中国是一头“睡狮”,沉睡中听人宰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