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值观变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原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发生的变迁具有两个最明显的特征,这就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了一定变化,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各自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这些变化与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体制的转轨、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以及主体意识的觉醒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每推进一步,都伴随着冲破旧的观念、理论禁区的思想解放进程;每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都会成为改革开放强大的精神动力。突破之一:冲破“两个凡是,束缚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吹响了我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号角,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党的基本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据此,我们党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左”的错误方针,果断地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3,(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与此相适应,政府机构改革也随之展开。 1982年的机构改革:1982年,我国自上而下地展开了各级机构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要求减少副职,提高素质。国务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机构数量和人员也要大幅度减少。这次改革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加快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但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3,(Z1)
改革与发展,是当今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两大主旋律。怎样把握、处理两者的关系?实践证明,以改革促发展,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 自去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公共行政学得以恢复与重建,并逐渐确立了其应有的学科地位,从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高等院校公共行政学科学院化,建立了完整的专业教育体系,专业性学术组织蓬勃发展,创办了一批专业学术期刊,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范式不断转换,研究方法不断改进,话语体系不断构建等。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在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构建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公共精神、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没有形成完备的本土化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的结构性失衡、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危机等方面,仍面临较大的挑战。不过,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未来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要立足现实,及时回应和满足社会变革的需要,创新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式与方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学话语体系和本土化的公共行政学理论。  相似文献   

6.
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中国人的幸福观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些改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和多元化价值观念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价值观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青年价值观演变的轨迹 (一)经验描述 第一阶段:人生价值大反思(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 社会思潮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七十年代末期中国思想领域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冲破了“文化大革命”后期两个“凡是”的束缚,形成了思想解放的社会潮流,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刚从“文化大革命”思想禁锢氛围中走出来的青年,面对一个新的社会环境,在思想解放的推动下,开始了一系列的反思。这包括对红卫兵运动的反思、知识价值的反思、爱情的反思、家庭婚姻的反思、心灵伤痕的反思,最后以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党内直选作为党内基层民主发展的重要标志,取得了明显进步,积累了丰富经验。即:党内直选改革要正确处理好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的关系,在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由中央适时出台相关党内法规,对党内直选的具体程序进行完善和优化;要坚持"不唯票"与重视票的辩证统一,既要体现群众公认度,又要发挥党委的领导和把关作用;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继续推动党内直选,主要是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郝凯歌  郝凯旋 《学理论》2010,(16):42-4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建立起了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我国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从建立到逐步走向成熟进而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而这些成就的取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民主参与程度低,选举不规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完善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如:强化民主意识教育、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来完善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0.
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青年思想的活动主体——即不断生长、更新的主体部分—主要经历了三个变化阶段:第一个时期是冲破思想禁锢,接触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时期;第二个时期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所必然要出现的激进实践时期;第三个时期则是反思与迷茫的时期。如果要做出某种预测的话,可以说第四个时期的特征似乎已见端倪,那就是务实与建设性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制定的利用外资政策密不可分.30年来,我们把利用外资是一个大政策作为重要的理论指导,在坚持用足、用活、用好外资的实践中,努力处理好内资与外资、利用外资与外资来源多元化、利用外资与被外资利用的关系.同时,通过逐步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的产业方向,继续扩大外商投资领域,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的地区布局等具体举措,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婚姻家庭观念处于多元混杂的状况,既有相当强的传统观念,在年青人中又有不少“现代观念”;既有不少健康文明的成分,也有不少损人利己却又貌似有理的“理论依据”;既有戕害人们生活与灵魂的糟粕,也有亟待廓清的糊涂模糊观念和行为模式……总之,社会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13.
一、巨大成就的认识论源泉改革开放的20年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大,进步最快的20年。绵亘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农村变样了,城市变样了。原来尚未摆脱贫困落后,而且国民经济在1976年时处于崩溃边缘,但在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长。从1797年到1997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18,(12):38-38
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各方面工作不断深入的需要,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不断推进,构成40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政治动员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方式建立在全能主义国家和总体性社会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政治权力的强制性和组织化控制,通过开展大规模群众运动来进行政治动员;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催动下,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逐渐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手段和模式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廉政文化研究》2014,(1):91-92
<正>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腐败状况的实证分析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交易活动基本呈逐步上升之势,半数以上为多次重复交易,腐败交易强度在1990年以后大幅度提高,平均交易金额是前期的30倍。国有企业是腐败最为严重的部门,其次是事业单位、非国有工商企业和党  相似文献   

17.
正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腐败状况的实证分析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交易活动基本呈逐步上升之势,半数以上为多次重复交易,腐败交易强度在1990年以后大幅度提高,平均交易金额是前期的30倍。国有企业是腐败最为严重的部门,其次是事业单位、非国有工商企业和党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由社会全面转型引发的中国民众价值现及行为方式的变化,促动了中国社会风气的深刻变革.社会风气的变迁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改革开放之初,现代性社会风气的兴起与多元价值现的初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风气在“爬坡”与“滑坡”中艰难前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步深化,中国社会风气的主流向善.  相似文献   

19.
政党文化研究是政党政治研究的重要领域,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学界的艰辛努力已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的研究广泛涉及政党文化的涵义和特征、结构与功能及其研究方法和范式,探讨了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结构与功能以及建构路径,讨论了国外部分国家政党文化的发展状况。通过对这些理论成果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政党文化理论研究仍存在一些课题需要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20.
《求知》2014,(11)
<正>宋玉波、陈仲在《政治学研究》2014年第1期撰文指出,政治认同感是增加政治制度正当性、巩固民族统一性和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恒久动力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因为全国各民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对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社会和谐、民族复兴等有高度的认同。中国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途中取得新成就,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由大国变成强国,实现民族伟大的中国梦,亟须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感。一是全面深化改革:从总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