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构筑陆海产业统筹发展新格局,优化海陆空间布局,是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基础环节.实现蓝色经济区建设的路径转换,要突出陆海产业集聚发展和联动发展,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进而促进山东区域生产力的布局更加合理、海陆统筹推进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2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使福建成为继山东、浙江、广东之后第四个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这对福建今后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福建是海洋资源大省,但不是海洋强省,如何利用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是一个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结合福建实际,提出福建要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蓝色产业经济带,应该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发展亲环境现代海洋渔业;优化发展海洋第二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做大三大港口群;突出对台特色,着力构建闽台海洋合作新格局;拓展周边省份经济腹地,做大货物吞吐总量.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对海洋大省的福建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福建的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深水岸线居全国第一位,福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要依靠海洋资源,做好海洋经济这篇大文章。今年8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微划》),使福建成为继山东、浙江、广东之后第四个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十二五”期间,我省要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蓝色产业经济带,应勃酞扔好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一、突出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构建农业优势产业带。重点建设黄淮海地区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东北及内蒙古东部玉米—大豆产业带,新疆棉花产业带,中原地区牛羊肉产业带,“三北”地区奶业产业带,长江流域优质油菜和柑橘产业带,陕西和渤海湾地区的苹果产业带,沿海及重要江河湖泊流域优质水产品产业带。二、实施农业发展行动计划,把优势产品和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实施优质、专用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发展行动计划,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争取把畜牧业尽快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实施园艺业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园艺产品要尽快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产品  相似文献   

5.
福州作为海西省会中心城市,对台区位优势突出,海洋自然资源、产业资源、科技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应紧紧把握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新机遇,推进滨海新城建设,加快蓝色产业大项目‘‘三维对接”,引导政府及社会资本向蓝色产业聚集,推进滨海旅游深度开发,快速发展壮大蓝色产业,提升福州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深入实施"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战略,就是要发挥东部地区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发展蓝色经济、高效生态经济,同时推动各种资源更多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构建经济紧密型和一体化发展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快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以陆海产业融合互动为基础,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和动力,释放更大的区域发展战略红利。  相似文献   

7.
王朝霞 《党的建设》2011,(11):29-29
作为我省传统基础产业的草食畜牧业,被列入全国新一轮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确定的重点产业,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初步形成了河西、陇东肉牛产业带和中部地区、临夏一甘南肉羊产业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山东实际出发,确定并大力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鲁南临港产业带”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土地资源紧缺愈来愈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迫切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4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青岛集体会见了应邀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外方代表团团长。在讲话中,习近平鲜明提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  相似文献   

10.
加快宁波海洋经济发展是贯彻中央"开发海洋"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落实宁波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大联动"战略的具体体现.文章运用实证的方法,利用宁波海洋产业发展的宏观数据,从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等诸多方面详细、深入地研究了宁波现有海洋产业体系,指出了发展现状特征以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北黄海区域要构建海陆一体化的产业体系,需要立足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通过发挥自身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临港工业、海洋产业以及物流、旅游等服务业,并不断深化改革,切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政策手段吸引聚集优势资源,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协同创新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竞争科技化的必然趋势,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战略抉择。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定位需要加大区域内高校学科资源整合力度,构建服务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发挥政府在集群协同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增强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为产业集群提供技术支撑,推动蓝色经济区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贵安新区以招商、安商、利商为落脚点,通过广招商、招大商助推新区产业带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众多优质项目落户,构筑产业高地,推动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近年来,贵安新区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方向,紧扣"建城市、聚人气、广招商、招大商"的总体要求,明确以大学城为核心的城市建设和以产业大道为重点的产业带"一城一带"建设思路,努力打造有活力、有产业基础、深度植根新区创新土壤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4.
高磊 《奋斗》2013,(4):11-12
正近几年来,全省正在着力构建以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煤化石化、矿产经济、林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等"十大重点产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布局调整优化,重点产业项目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产业链条有序延长。各类产业项目工程和园区建设的迅猛发展对资金需求和融资服务日显迫切,金融在助推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快速、有序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趋势,要进一步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必须构建政府主导和自觉、民本主体和自发相结合的双重动力推进机制;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科学制定城乡统一规划;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增强科技支撑能力;科学选择"龙头"带动产业并重点发展;做大做强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促进产业组织创新;以强化城乡产业关联为导向,深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  相似文献   

16.
《党员干部之友》2011,(2):14-19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该规划的批复实施,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也意味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战略,蓝色畅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为全面提升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积累经验,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蓝色的大潮涌动齐鲁,山东半岛必将成为新一年的热点区域、瞩目之地。  相似文献   

17.
张杰 《前线》2020,(10)
落实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发展以高精尖制造业体系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在科学认识和把握北京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中心—外围"式布局的基础上,明确高精尖制造业产业定位,激活产业用地政策,加快产业园区合并,推进外围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布局"北京南部区域产业带"和"环北京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带",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是首都高质量发展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15,(12)
<正>2011年,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潍坊市全域纳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在蓝色经济区战略引领下,潍坊这座蓝色之城迅速崛起,充满了生机活力……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紧紧围绕"突破滨海、提升市区、开发两河"发展布局,切实做好"整合、提升、创新"文章,坚持规划统领、产业引领,蓝色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统筹重点区域发展,举全市之力突破滨海。把滨海新区作为实  相似文献   

19.
大连市立足自身优势,科学确立发展方向,以大连高新区为主体,以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为依托,大力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业已形成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极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0.
郑贵斌 《发展论坛》2003,(12):42-44
随着海洋开发事业的不断推进,海洋产业有了惊人的发展。我国及世界沿海各国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取得的进步,已经证明海洋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产业与增长点。认清海洋产业的发展态势、规律,探讨海洋产业持续发展的基本方略与对策,使其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项重要任务。一、海洋产业快速成长的发展态势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海洋经济登上产业发展的大舞台,成为国民经济中的独立经济体系。2001年,我国海洋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2.6%提高到3.4%。以海洋经济为依托的沿海11个省(市、区),其G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