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孙中山从创办兴中会走上革命道路,历经组织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直至中国国民党改组,建立和完善近代政党的作业,贯串于他的整个革命生涯。认真审查孙中山政党作业所追求的目标和遭遇的各种矛盾,他建立和改革政党所依靠的力量与运用的方法,他创立的政党不同的及共同的历史命运,我们不难发现,他这一切作业的目的就是力图按照他所希冀的方向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权威转换和政治造型问题,而这正是众多的国家、众多的民族从古代社会走向近代社会都曾面临的问题。孙中山的  相似文献   

2.
张雅晶 《北京观察》2016,(z1):72-77
留学生作为近代中国社会中一个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文化观和政治追求大体相近,具有新知识、新技能,大都能在世界框架中考虑中国命运问题,这是孙中山和留学生能够相互吸引、良性互动而结合的政治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期导读     
《春秋》2016,(1):1-1
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作为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起共和而终帝制”,为改造中国耗费了毕生的精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缅怀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本期重点刊发了关于孙中山先生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黄埔》2016,(6)
正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印迹已然铭刻于中国历史之中。辛亥革命的爆发,民国的建立,黄埔军校的诞生,北伐战争的胜利,无不留有他的影响和他发挥的作用。即便150年过去了,孙中山先生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仍然为后人所铭记。孙中山先生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追求国家独立、社会进步和民生幸福的事业之中。在他为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的终极追求就是建立全面和谐的社会,这不仅是在中国,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思想家们一直都在思索这个问题.无论是在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中,还是在近代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兴盛过程里,都对如何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作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2011年10月8日)同志们,朋友们:100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这就是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南京是孙中山先生创建中华  相似文献   

7.
曹发军 《求索》2008,(4):115-117
十九世纪末,“以太”概念开始纳入中国近代哲学家的视阈,他们纷纷对其做出解读。康有为把“以太”说成“仁”;严复把“以太”说成“气”;章太炎把“以太”说成“阿屯”;孙中山把“以太”翻译成“太极”。中国近代的哲学家直接把“以太”这个原始物质视为世界的本原,这折射出中国近代的哲学家的哲学思想与西方哲学的差距。这个差距体现在各自的哲学思维方式上,根源于中西方对自然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康有为的历史哲学思想不仅包括其独树一帜的公羊三世说和大同社会的历史理想 ,也具有中国近代思想家的共性思想即历史变易论和古今之辨的历史发展观 ,其历史哲学思想在中国近代历史哲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康有为思维体系中的主流思想内衍生出的历史哲学成份 ,分析康有为的历史哲学思想的内容、特色和历史地位 ,并试图以此为一侧面展示出中国近代历史哲学思想的变易进化性、鲜明时代性、中西融合性和继承发展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谁是被告?─—近代中国“教案”试析杨慎之(一)研究近代中国“教案”,应该扣紧近代中国主要社会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在这两大矛盾中.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经常地在起着作用;但是,当着帝国主义者赤裸裸地武装入侵和交...  相似文献   

10.
在孙中山研究中,孙中山的中国文化观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认为,孙中山在阐发其孙文主义中,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文化的看法,形成了中国文化观。孙中山的中国文化观,建立在文化开放心态上,既是向西方近代文化看齐的,又是自强不息的本位文化观;建立在文化平等心态上,既是积极取法西方的,又是自尊自信的本位文化观;建立在科学的社会发展观上,既是正确取舍西方近代文化的,又是积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国文化观。孙中山的中国文化观是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观点,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宋庆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她早年追随世纪伟人孙中山,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助手,是新三民主义最坚决的捍卫者和继承者。她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她所具有的高尚情操深为人民所爱戴。她维护世界和平,为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争取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她被公认为近代中国最伟大的女性。“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这个名字与宋庆龄紧密相联。以这个名字命名的组织,在中国的近代史中出现过几次:第一次是孙中山为敉平陈伯廉的商团而…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学生运动的社会机制王敏学生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近代,资本主发生段才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西方学生运动始于是16世纪,中国学生运动崛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学生运动,是青年学生群体为了满足共同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诸方面的特殊利益和切身需要,以达到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并具有一定规模,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的集体行为。学生运动,是社会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对社会近代化进程曾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中国学生运动,是在中国从封建社会经过特殊的半殖地化道路,开始近代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中国近代学生群体从诞生之日起,就直接受到本国封建专制和西方列强侵略的凌辱和压迫。中国学生运动的主旋律,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要求民族解放,要求民主自由。中国学生运动从20世纪初的中国留学生运动开始,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的反美反蒋民主爱国运动为止的半个世纪里,在历次社会变革的转折关头,学生运动总是率先爆发,高举革命的火把,吹响战斗的号角,带动整个社会革命运动的发展。中国学生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发挥了先锋作用和桥梁作用,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学生运动的历史渊源根据中国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原理,结合十八大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特别是人民群众需求的巨大变化得出的科学论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的新需求,把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摆在突出位置。落实十九大精神,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  相似文献   

14.
李永伦 《思想战线》2002,28(3):81-84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 ,是他对欧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状况深入分析 ,有感于这些国家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他认为“平均主义”和“节制资本”是克服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问题的关键。对私人资本主义既要鼓励其发展但又要对其加以限制 ,大力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是孙中山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这反映了孙中山企图通过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以避免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革命 ,通过大力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促进实业和经济的发展 ,并用国家资本主义创造的巨大社会财富来实现大国世界的社会主义。孙中山的社会主义反映了中国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这是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韩喜平  宋浠睿 《湖湘论坛》2020,(1):102-109,F0002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将对民生问题的考察提升到为国家民族担当的高度,具有超越时代的理论价值。这一思想涉及土地、经济以及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研究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仍然对实现这一目标具有积极启示。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作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解读,但是只有全面把握民生主义的内涵,深入理解植根于民生史观的民生主义所凸显的理论局限与内在矛盾,才能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更为切实地领会这一思想的研究价值,以便汲取有益思想资源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16.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巳成为我们改革事业成败的关键,本文拟对这个问题作一些哲学上的思考。 尊重知识是智力在生产力自身矛盾运动中的 主导地位和增长趋势的客观要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这是众所周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在认真研究和正确处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问题上,我们却犯  相似文献   

17.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中国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地位使这一选择成为可能。这一选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体现 ,而 5 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又是同当时国际国内的各种因素分不开的。正确认识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对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直为大家所公认。即外国帝国主义同中国人民的矛盾形成了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社会,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形成了近代中国的半封建社会。但有人对此持不同看法,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概念是不够确切、不很科学的。确定社会性质(或者说社会形态)的不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而是这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从国家地位角度说,“旧中国是一个  相似文献   

19.
今年十一月十二日,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诞生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批判继承和发展他的哲学思想,广东省哲学学会、广东省孙中山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哲学系等单位,于四月四日至八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和中山市召开了孙中山哲学思想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20.
建国方略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的重要著作之一,由《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实业计划(物质建设)》和《民权初步(社会建设)》三种著作汇编而成,是孙中山关于政治、经济、哲学思想方面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