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春节,我们邀请戴高乐的儿子、侄子、孙子等到中国驻法大使馆吃饭。上桌后我谈到,1970年戴高乐去世后不久,我去人民大会堂给周恩来总理做翻译。我把从法国《世界报》上看到的有关戴高乐的事迹讲给总理听。从总理眼神中,我看到他很难过。  相似文献   

2.
1958年4月16日,法国加亚尔内阁倒台,6月1日,67岁的戴高乐再度被国民议会授权组建新内阁。12月21日,戴高乐当选总统,次年1月8日,就任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1969年4月,在公民投票中受挫,辞去总统职务,脱离政界,1970年11月9日因心脏病猝发去世。为纪念戴高乐对法国所作的贡献,巴黎市议会作出决定,把凯旋门所在的星形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长期和卖国投敌的维希政府维持暧昧关系,并极力排斥戴高乐,力图在法国,尤其是在法国的抵抗运动中制造分裂,推行"两个法国"的政策.戴高乐对此进行坚决反击,团结一切爱国力量,充分利用美英矛盾,争取苏联的支持,挫败了美国政府制造"两个法国"的阴谋,维护了法国的独立和主权,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隆兴 《工会论坛》2011,17(1):157-158
近代几百年的光荣历史使法国人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大国思维传统,这种大国思维深深影响着法国历任政府的对外政策。即便是在二战后,在周力下降的现实面前,法国政府仍然没有放弃这种努力。从冷战中戴高乐主义的出台,到冷战后挑战美国的霸权,无不是这种大周情结作用的产物,作为戴高乐主义继承者的萨科齐政府也不例外。本文旨在从法国大国情结的形成、发展和对萨科齐政府对外政策的影响入手,分析萨科齐政府对外新政策的实质及其影响,为我们正确认识现阶段和未来的中法关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战后世界两种国际格局的两个历程——两极格局瓦解与多极格局趋势发展孙宝珊战后半个世纪左右,世界格局的基础和主角,即几个工业化大国的实力发生巨大变化。英国经过世界大战和殖民体系崩溃的打击而衰落为欧洲地区性国家,其国际作用一落千丈;法国虽有戴高乐主义来复兴...  相似文献   

6.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戴高乐下令对以色列实行武器禁运,以色列空军面临得不到战斗机补充的困境。摩萨德发展一名瑞士工程师为间谍,设法偷回法国战斗机图纸,使以色列仿造出了更先进的“幼狮”战斗机。 1975年4月29日,弗劳亨克内希特夫妇应邀来到以色列,出席“幼狮”战斗机的首飞式。这种战斗机是以包列参照法国“海市蜃楼”式战斗机图纸自行制造的,与“海市蜃楼”式战斗机的  相似文献   

7.
50年代末,以美苏各为一方的两大阵营继续对峙,美苏既对抗又勾结,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主张恢复法国大国地位,捍卫法国民族独立和行动自由的戴高乐将军出任总统。他上台后,采取了反对第四共和国追随美国的独立外交政策。在处理东西方问题上,提出了旨在缓和、改善同东方阵营的紧张关系,维护世界和平的设想:即著名的三步曲“缓  相似文献   

8.
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有句名言:“语言文化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的确如此,因为“语文”不只是用于培养作家与诗人,它更应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国家公民都应具备的“精神素质”的基础。是的,一个缺乏“优秀的语言文化”的民族,是一个缺乏理想、缺乏信念、缺乏追求的民族;而一个不读本民族优秀文学作品,不珍惜、不尊重本民族文学名著的民族,  相似文献   

9.
马尔罗印象     
安德烈·马尔罗为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参加过西班牙反法西斯内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当过飞行员、坦克手和骑兵旅旅长,战后曾任戴高乐政府的文化部长、新闻部长和国防部长,出访过中国,著有长篇小说《王家大道》、《征服者》、《人的命运》等,其作品集中体现了“生命在于行动”的光辉思想。本文阐述的是马尔罗青年时代的一次冒险经历对其人生和思想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休果·格老修斯(1583-1645)是一位被誉为当代国际法之父的荷兰法学家。休果·格老修斯的名字取自于拉丁文,格老休斯于1583年4月10日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名门家庭,8岁的时候,就能写一些拉丁文的诗句,11岁时考进莱顿大学,14岁时毕业,1598年,当他还不到15岁的时候,他就以一个外交使节的身份陪同荷兰政治活动家詹温奥尔登巴耐沃尔德特去法国亨利第四国王的法庭。这个被称作“荷兰奇迹”的年轻人给法国亨利国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他离开法国之前,他获得了法国奥尔良大学的法律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1.
今春三月重游法国,承蒙巴黎政治学院院长尚锋先生亲为指引,了解一些教学情况,颇值借鉴。巴黎政治学院在二十、三十年代,本系私立学校,共分财政、金融、外交三系。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干,大都毕业于此,但声望仍不如巴黎大学。二次大战后,戴高乐将军委托日后的政府总理密歇尔·德勃雷创建“国立行政学院”,专门培养中央及地方行政首长。40年来,总理、部长、司局级干部、驻外使节几乎尽力学院的优秀毕业生,而巴黎政治学院则可以说成了行政学院的“本科”,毕业后再预备通过全国性的考试精选,进入行政学院。两院分工合作,至今成绩卓著,汇粹了  相似文献   

12.
法国民法历史悠久,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是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的首创和典范,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本文从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大革命期间和拿破仑时代以及19世纪末以来三个历史时期对法国民法的发展变化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3.
世界各国反恐怖特种警察部队的建立都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法国也概莫能外。70年代,世界各地频频发生各种各样的恐怖活动,恐怖分子肆意猖撅,无所顾忌。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参赛运动员被劫持暗杀事件;1973年9月又发生了沙特阿拉伯王国驻法国大使馆被恐怖分子强行闯入占领的严重事件,恐怖分子或爆炸、或暗杀、或绑架、或袭击,在法国制造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恐怖事件,面对日益嚣张的恐怖分子,当时的法国总统蓬皮杜当机立断,决定成立一支专门进行反恐怖活动的快速反应部队——法国国家宪兵干预部队,主要从事各种…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值法国第五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法国人民对其1958年宪法做出了大规模修改。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控制总统权力,扩大议会权力,增设公民权利。本文从以上三项内容中各选了一条代表性条款,以宪法委员会的存在为视点对法国2008年修宪进行分析,以说明此次修宪的“表面化”和“潮流化”,以及宪法委员会对第五共扣国政治体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旦 《外交评论》2010,27(5):153-156
2010年7月21日至23日,由外交学院和法国战略学会共同主办的“‘哥本哈根后续行动与可持续发展’中法暑期研讨班”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这一活动已举办四期。研讨班邀请中、法专家与会,围绕研讨班主题,通过讲座、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介绍最新学术动态,开展学术交流。来自外交学院、法国战略学会、法国Eurogroup研究所、巴黎天主教大学社会与经济学院以及法国VESTAS集团的多位专家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23(3):F0002-F0002
2009年7月9日至19日,以学院政委黄天才为团长的武汉市公安局警务考察团一行6人前往法国和德国,访问考察了位于法国里昂的国际刑警组织总部和德国下萨克森高级警官培训学院等警务部门。  相似文献   

17.
《青海人大》2006,(4):56-57
法国是近代世界宪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理论方面,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现代宪政理论的滥觞,并直接为美国宪法提供了理论来源。实践方面,法国颁布了著名的《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1789)欧洲最早的成文宪法(1791年)。但是,在违宪审查制度方面,法国却显得有点“落后”,经过多次的争论、探索和尝试,直到第五共和国才形成真正的违宪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8.
黄晴 《人事天地》2007,(8):12-12
法国新上任总统萨科齐从小热衷政治。28岁即当选市长。他的一个典故是,2003年他参加法国电视二台的辩论节目,主持人问他:“财政部长洛朗·法比尤斯曾承认,自己刮胡子时都想着竞选总统.你呢?”他答:“我不只是刮胡子的时候想。”  相似文献   

19.
汤姆逊集团现代经营方略林晓光汤姆逊集团是法国为数不多的大型国有企业之一,不仅实力雄厚,而且在产权结构生产体系。经营战略以及管理模式等各方面都颇具特色,突出反映了法国国有大型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组织与结构汤姆逊集团于1982年实行国有化,10年后...  相似文献   

20.
尼克松是一个在冷战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政治家。由于受到冷战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对中国缺乏真正的了解,尼克松曾经对中国存在着偏见,和很多美国政治家一样也曾主张对华实行强硬态度。但是,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形势和美国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尼克松不得不从现实主义出发,开始对中美关系史和中苏关系史进行深刻的反思,虚心地听取国内外战略家特别是戴高乐、阿登纳等人的忠告,并对美国的国家利益进行重新的评估,从而对中国逐渐形成了极其富有远见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