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哲学家的使命庄穆(福州大学人文科学系讲师)面对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家对于中国的哲学发展应作出什么样的承诺,这实在不是一个简单的、能挂在口头上轻松谈论的话题。但今天的哲学家似乎已不能回避或无视这个问题了,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一种际志。哲学家似乎有...  相似文献   

2.
东西方哲学家古代就提出了"哲学无定论"的问题,并初步分析了其认识根源以及不同观点间的内在联系;中国当代哲学家贺麟和陈修斋先生著专文对其进行了探讨,为促进哲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哲学的发展需要重新反思"哲学无定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在中国当代社会政治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也具有不可抵估的影响。在历史上,中国哲学本来具有注重辩证思维的悠久传统,哲学家对此作了种种的总结和提升;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也以唯物辩证法为一面哲学旗帜。然而.随着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确立,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趋向也开始慢慢滋长,“文革”期间独断论进一步蔓延到了哲学思维的领域。非此即波的断论.充斥于哲学研究的各个分支,哲学史研究中以简单的定“性”(唯物、唯心等)代替了具体的理论分析.以独断的结论排斥了哲学的论证,丰…  相似文献   

4.
康宇 《长白学刊》2012,(6):5-11
中国现代哲学家具有浓厚的形上学情结。这种情结不仅来自于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内在诉求和现代哲学家们自身的哲学理念,而且受到学者的学术经历、个性特征、社会主流意识作用、哲学发展自身历史规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正是由于哲学家们形上学情结的存在,中国哲学的近代走向与同期西方哲学的走向发生了分离。它使得中国哲学的发展在西方文化的冲击浪潮中,没有迷失自己的"本色",中国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也由此得以维护。  相似文献   

5.
冯彦波 《求索》2007,(4):150-152
金岳霖是中国最早系统深入地讨论逻辑哲学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本文对金岳霖的逻辑哲学思想一逻辑、逻辑系统和蕴涵进行了论述。研究金岳霖先生的逻辑哲学思想,对于推进中国逻辑学、逻辑哲学和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论新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 ,迫切需要明确今后百年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道路。为此 ,就要正确处理一系列的关系 :当做中国人民当代实践的指导思想去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作学术去研究的马克思的哲学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一元性理解和对它的形态的多样性阐释 ,以毛泽东、邓小平哲学思想为历史前提去推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东西方各种哲学为思想资源去发展马克思的哲学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继承、发扬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发展、创新等。这是一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一元性本质的深刻发展和多样性学理的广泛阐发相结合的道路。中国需要一支强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队伍 ,需要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作出重大理论创新的大哲学家的问世。  相似文献   

7.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的认识发展不是一次完成的,它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由低级到高级、由片面到全面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时它也是不断克服认识中的片面性,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实践的深人,人类的认识也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一、西方哲学认识论研究对象的历史演变早在西方的古希腊哲学时期,哲学家们就已经开始了对哲学认识论问题的研究。在西方哲学史上,古希腊哲学的最初形式是自然哲学,它的任务是揭示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的起源.所以,当时哲学家们是从自然界,即从客体人手来研究认识论问题的,侧重探讨…  相似文献   

8.
朱子的天理论思想,向来是中国哲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理学的哲学化对于呈现朱子思想内容做出了很多贡献,不过,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始终没有对其学问标准进行过反思。在这种情况之下,朱子学的研究随着中国哲学学科发展,呈现了碎片化的面貌,丧失了对其内在一惯性及学问一体化之研究方向,无法呈现朱子学对于儒学及哲学发展所应当有的贡献。当反观朱子自己对"理一分殊"思想的运用时,我们发现它被朱子用来说明礼仪的起源,作为廓清儒者经学研究、议论南宋国家层面礼制推行的依据,推动着儒者礼仪实践活动。在"理一分殊"的理念之下,礼仪是礼的经验形式,礼经是礼的文字形式,皆是礼的一理分殊。如果我们能够先放下现有的哲学学科标准及经学知识框架,对朱子的礼学作品进行更加内在的研究,那么无论对于哲学还是经学的发展将会有更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早期海军留学生,严复是鸦片战争之后向中国系统介绍和研究西方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与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曾被时人誉为“哲学初祖“和“新道德”的启蒙者。严复对近代中国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都作出了贡献,有人把他比作英国的哲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一生从事经济学、伦理学和哲学的研究与著述的边沁(1748~1832),甚至说他是中国的边沁。应当说,自从有了严复,近代社会科学才在真正的意义上来到中国。中国的社会科学能够发展到今天,严复的启蒙和奠基之功是不可没的。  相似文献   

10.
张立文的和合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张立文教授的《和台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一书问世了。当张先生在人生的旅程中走完一个甲圜道而进入下一次“轮回”时,他在学术思想上也完成了一个决定性的转变,即由’“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由哲学史家到哲学家的转变。和合学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转生的问题.亦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适应、相接轨问题深思的结果。其核心在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层面,在于其文化精神,亦即中国哲学。因此,首要的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转生,其结果是民族新哲学的建构。从发展形式而言,这种建构活动是“接着讲”中华民族本土…  相似文献   

11.
赵业标 《桂海论丛》2005,2(Z1):84-85
中国南宋时期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哲学和理学方面的贡献早已举世公认,但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却鲜为人知.对此,本人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概括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以证明朱熹不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理学家,而且是我国古代造诣较深的自然科学家.  相似文献   

12.
王继辉 《湖湘论坛》2007,20(3):43-44
个体发生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个体发生哲学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分别表现为:它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目,驳斥了西方哲学家的攻击,纠正了传统哲学的错误观点,对当代中国的改革实践有着现实指导作用,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是我国明清之际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 王夫之平生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精神,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总结评价,写出了大量的富有创见的著作。尤其是对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和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哲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女性主义实践运动和女.f生主义各项理论探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女性主义哲学家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体验,对与现实有关的哲学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探讨。《女性主义哲学指南》(The Cambridge Corn—panion to Feminism in Philosophy)即体现了女性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沿成果,它是一本能给读者带来新视野和新启发的好书。  相似文献   

15.
胡小琴 《求索》2013,(9):114-116,70
“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提出的重要命题。它在王阳明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对后来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王阳明针对朱熹的“知先行后”论和言行脱节的社会时弊,大力提倡“知行合一”,强调“践履德行”,“事上磨炼”。“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不仅认为“知行”是以“良知”为本体。知行合一并进;而且还强调行而后有真知.注重实践的重要性。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命题凸显了道德主体的能动性和自觉性.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知行范畴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希望建立统一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理论体系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6.
知识新信息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贡献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湖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发起,在长沙市举行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贡献”学术讨论会。会议认为,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成功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的同志对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贡献进行了总体考察,认为这种贡献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以实践理论和矛盾理论为核心的毛泽东哲学在体系和内容上集中地、高水平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李淑敏 《求索》2013,(2):124-126
中国哲学观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哲学的发展,20世纪20-30年代,文化保守主义、西化主义、马克思主义三大思潮均有一定程度发展。在中国哲学发展与重构的过程中.三大思潮均有各自较为明确的中国哲学观,它们彼此斗争、相互影响,共同推进着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因此.单一去评判某一思潮的中国哲学观是片面的。本文以20世纪20—30年代为背景,将三大思潮的中国哲学观进行比较综合.阐明其中国哲学观的特质及其历史价值,以期对当今文化多元时代背景下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资源借鉴。  相似文献   

18.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中国化现实化的贡献欧炯明艾思奇同志是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一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和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中国化、现实化,是艾思奇同志哲学活动和哲学贡献的一个突出方面。在中国现...  相似文献   

19.
冯友兰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和教育家,也是20世纪中国极少数学术大师和文化巨匠之一.冯友兰的学术、经历,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交错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可以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是了解中国哲学在现代中国哲学发展史上不可逾越的一段历程.  相似文献   

20.
陈法娟 《传承》2010,(3):88-89
冯友兰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和教育家,也是20世纪中国极少数学术大师和文化巨匠之一。冯友兰的学术、经历,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交错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可以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是了解中国哲学在现代中国哲学发展史上不可逾越的一段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