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0年2月,宋美龄自重庆飞抵香港,住在沙逊路宋霭龄寓所。宋美龄来港后,便邀请住在香港九龙嘉运边道的宋庆龄到沙逊路同住。3月8日,宋庆龄、宋美龄、宋霭龄共同出席了香港纪念“三八”妇女节的茶话会,这是1927年宋庆龄与宋美龄、宋霭龄政治上决裂以后的第一次聚会,因而引起了世  相似文献   

2.
1988年1月23日,蒋经国突然大量吐血,引发心脏功能衰竭病逝,终年79岁。宋美龄得知后,立即赶到蒋经国的大直官邸。蒋经国亲家俞国华说:希望夫人有个指示。宋美龄便说: “办这种事秦孝仪有经验,让他多用点心。” 宋美龄在大直官邸仅停留20分钟,却决定了两件大事:一是治丧以及权力承转的“灵前会议”,由她委派的大直官邸大管家秦孝仪来主持。正是在秦孝仪主持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宋美龄为了抗战事业经常奔波于前线,武汉会战之际,有几次险些捐躯沙场。首次遇险,由于军官们的掩护宋美龄没有受伤1938年6月,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薛岳,命令第二○○师副师长邱清泉、第二十八军军长桂永清率部前往兰封县阻击日  相似文献   

4.
睢城 《党史纵横》2011,(1):29-32
宋美龄是出色的外交家,纵观她的一生,最流光溢彩的一页当属外交舞台。从挺身站出呼吁团结抗日,到在四巨头开罗会议上大显身手,宋美龄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光芒四射。她能讲一口流利英语,精通国际政治,外交手腕灵活,早年曾被评选为全美国最受景仰的十大女性之一。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宋美龄曾极力游说美国,试图通过美国施压英国归还香港。  相似文献   

5.
宋美龄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运用按摩的方法来保养身体。她最早接触按摩知识是因为她的母亲晚年经常患病,有位牧师建议宋美龄用按摩来减轻母亲的痛苦。这位牧师告诉她说,背部有许多可以有助于人体健康与养生的穴位,如果在生病时刺激一下这些穴位,肯定对疾病的痊愈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6.
正导语:西安事变发生后,正在上海的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接到南京来电,立即告诉了宋美龄。宋美龄听到蒋介石在西安被捉、生死不明的消息后,一时昏厥了过去。当她苏醒过来后,十分懊悔自己没有随同前往。随后,冷静下来的宋美龄立即与孔祥熙、端纳商议,决定先立即返回南京,再由端纳去西安。于是,宋美龄一行在事变当夜搭乘专车返回南京……  相似文献   

7.
1942年11月17日凌晨,几辆小轿车悄然驶向重庆郊外的白市驿机场。宋美龄女士在蒋介石及美国第十航空大队司令比塞尔准将等人的护送下秘密飞往纽约,代表蒋介石访美,寻求美对华军事援助。翌年2月17日,宋美龄到华盛顿拜会罗斯福总统。白宫椭圆形的办公室里,罗斯福坐在轮椅上,热情地向宋美龄问候。寒暄过后,宋美龄神态从容地从沙发上起身,递过一大本邮票:“尊敬的总统先生,我希望我亲自挑选的一点礼物,会令阁下满意。”罗斯福总统突然眼睛一亮,双手一撑,挺直了腰板,接过邮册,细细欣赏起来。当他看清是中国从清朝第一套…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宋美龄经常奔波于战斗前线慰问。武汉会战时,有几次在前线遇险的经历,让当年的这位"第一夫人"惊惧不已。首次遇险,军官们拼死掩护1938年6月,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  相似文献   

9.
宋美龄从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起至1948年,除抗日战争8年外,每年夏天,有时甚至春节,常在“美庐”度过。她对庐山情有独钟,在庐山她演绎了自己的一段人生轨迹——有政治上的失意,也有人生的温馨,令人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10.
《党史纵览》2002,(4):46
美庐别墅始建于1922年。原是英国人赫莉太太的私宅。赫莉太太和她的丈夫均是医生,曾在庐山开设“赫莉医院”。她和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私交甚深,于1934年将别墅赠送给宋美龄。蒋介石如获至宝,请来了神机妙算的“风水”先生察看,说这里是龙盘虎踞的宝地。 1959年6月29日,毛泽东到达庐山主持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就住在美庐。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宋美龄为了抗战事业经常奔波于前线,武汉会战之际,有几次险些捐躯沙场。  相似文献   

12.
曹元明 《党史文苑》2004,(11):44-46
1996年5月8日,专程为庐山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而来江西考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庐山“美庐别墅”。国际宗教建筑专家德·席尔瓦对第二展厅中宋美龄留存的三幅油画感叹不已。他离开“美庐”时欣然命笔:了解过去的历史,更好地认识未来的历史。后来,原国民党幕僚长陈布雷最小的儿子陈砾先生在参观“美庐”时,特别仔细地观看了老父陈布雷的照片和有关史料,一时百感交集。他在第二展厅宋美龄留下的三幅油画面前伫立良久,当时他很希望宋美龄能回大陆看看庐山“故乡”。两年前,章孝严先生及夫人黄美伦女士来江西省亲探旧,在庐…  相似文献   

13.
宋美龄,作为蒋介石夫人,在国共两党的对决中,偏倚可知。作为炎黄子孙,她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独立所作之努力,亦人所共见。 抗战爆发,国难当头,宋美龄的心随着民族的安危存亡而跳动。 她和二姐宋庆龄一道站出来,引领各界妇女,多方支援前线。 她以总裁夫人身份,亲临战场、出生入死、枪林弹雨、不为所惧。 她灵活的外交手腕和高雅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国际友邦的支持,筹组起中国空军“飞虎队”。 她以出色的讲演天才,征服了美国朝野,为抗战争取了大量“美援”。 那时节,她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是一个杰出的炎黄子孙。 人约黄昏,月上梢头。宋美龄的一生,有阴影,也有光明。  相似文献   

14.
<正>1984年2月16日,在台湾的宋美龄女士发表了《致邓颖超的公开信》。她在信中深情回忆了抗战时期,她与邓颖超聚首重庆、团结抗日的交往之事,赞扬邓颖超"见解超群,是女界人才"。1988年5月,时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席的邓颖超在《致宋美龄的信》中,满怀深情地回忆她们相识相交的往事:"庐山初识,忽忽五十年矣。山城之聚,犹历历如昨。别后音问阔绝四十余年,诚属憾事。幸友谊犹存,两心相通。"  相似文献   

15.
宋美龄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传奇女性,她生于1897年。于2003年在美国去世,奇迹般的跨越了三个世纪。与蒋介石的婚姻,使她成为当时中国的第一夫人。在很多人眼里,她不仅是蒋生活中的温柔伴侣,同时也是他事业上的有力助手。在蒋介石控制政府的时代,宋美龄参与了多项公益活动,广为人知的包括新生活运动、童子军运动、农村服务运动、妇女儿童保育工作等,并取得了相当程度的成果,可以说为蒋介石提供了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6.
明红 《党史文苑》2002,(4):44-45
1935年八九月间,蒋介石在四川峨眉山举办了两期“峨山军官训练团”。期间,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及部分随行官员登峨眉山金顶的一段颇具传奇性的轶事,至今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7.
冰心好人缘     
《福建党史月刊》2014,(11):32-32
正冰心曾赞美宋美龄是"集各种各样特点于一身的女人"。后来,冰心又赞美周恩来是"我国20世纪十亿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她左右逢源的处世方式和智慧,被忽略太久。冰心与宋美龄是美国马萨诸塞州威尔斯利学院的校友。由于这层关系,冰心、吴文藻夫妇抗战期间一度受到国民政府的提拔重用。  相似文献   

18.
何乐 《廉政瞭望》2003,(12):48-50
蒋介石遗孀宋美龄于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10月23日晚11时17分(北京时间24曰上午11时17分)在其居住的纽约寓所中逝世,享年106岁。  相似文献   

19.
宋美龄回忆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端纳奠了基,宋子文筑起墙,而我盖上了顶。”这番话就事变和平解决的整个过程来说,是言过其实;但就国民党当权派中亲英美一方在事变和平解决中所起的作用来说,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概括。当时宋美龄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1982年7月,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的儿子廖承志,发表了《致蒋经国先生信》,这封信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同时,《人民日报》也于7月25日全文刊登。1982年8月,台湾的国民党中央报纸登出宋美龄《给廖承志公开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