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访”是针对上访而言的。现在,有不少地方为了改善干群关系、稳定社会,实行了干部“下访”的办法,方便了群众反映问题,解决了不少“陈年老账”,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要想群众不上访,干部应该常“下访”。这是“下访”的目的。然而,有些地方的干部在“下访”过程中,还存在着“下访”没有下到“底”的现象,其实质  相似文献   

2.
《当代党员》2008,(2):80-80
蔡家岗镇党委以“百名干部大下访”活动为载体,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促进蔡家组团(同兴工业园区)开发建设。2007年,全镇干部下访1050人(次),解决群众疑难问题100余件,接待处理群众来访2560人(次),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了社会稳定,确保了一方平安。目前,全镇范围内26个重点建设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3.
眉山市东坡区纪委、监察局下访工作队成立一年多以来,心系百姓,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去年3月至12月开展下访活动36次,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26个热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党建动态     
玉门市实行三级干部下访制度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玉门市始终把开门搞教育,边议边改贯穿于教育活动始终,结合征求意见和整改工作,在全市实行了三级干部下访制度。一是市委每月安排一天为市级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接待来访群众,  相似文献   

5.
中央部署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以来,嘉陵区结合实际,构建了"书记、区长带头接访,乡镇、部门领导深入下访,机关干部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全面排查和调处社会矛盾,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区共接待群众2792批、47侣人次,解决群众诉求2753件;挂牌督办历史老案68件,化解68件;各级干部下访2791人次,解决群众诉求2265件.随着大接访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批社会矛盾得到化解,全区保持了总体平稳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党建》2008,(10)
编辑同志:当前,不少领导干部转变作风,变坐等群众"上访"为主动"下访",用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意见,满腔热忱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十分欢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一些地方"下访"却变了味:  相似文献   

7.
近日,邻水县民政局组织民政干部,组成了下访工作组,深入到乡镇,开展“察民意、暖民心、解民忧、办民事”的“下访”活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下访工作组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优抚对象等形式,开展广泛的社情民意调研,征求优抚对象和办事群众的意见与建议,记好《民情日记》,弄清村组经济发展和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下访工作组对重点人、重点事以及敏感问题及早介入;对各种矛盾纠纷疏理排队,分出轻重缓急,限期解决;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重点监控,积极做  相似文献   

8.
为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实现由堵到疏、由坐等接访向主动下访的根本性转变。近日,罗平县纪检监察干部在挂钩联系本县的曲靖市纪委领导带领下,进行了一次大下访,帮助群众解决合理诉求。图为纪检干部在大水井乡红箐村听取群众意  相似文献   

9.
是日,笔者从新闻中得知:某地方党委推出“干部‘下访’解民忧”活动。通过党员、干部“下访”深入基层,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逐一登记,然后给群众打个“欠条”,待问题解决后,再由群众给党委打个“收条”。这一欠一收让人回味……“欠与收”,本属于经济领域的称谓。通俗一  相似文献   

10.
2000年4月21日,在洛南县石门镇热闹的集市上,有一个挤满了人的摊位格外引人注意。一位群众激动地说:“毛主席、共产党的好干部又回来了,我们有了说话的地方。”原来这是中共洛南县纪委、监察局的巡回接待组正在“下访”接待群众。象这样的接待工作,他们已经坚持了8年。8年来累计“下访”83场次、接待群众4440余人。召开座谈会41场次、受理问题1370余条。发现和查处案件55件。群众称誉他们是人民的好公仆。 到群众中去,解百姓所难,架起党联系群众的桥梁。 洛南县是一个山区贫困县,过去一些群众上访常常要跑1…  相似文献   

11.
冉彪 《当代党员》2008,(1):63-64
2007年4月在全市启动“万名干部大下访”活动以来,我市各级领导干部用真情帮助群众解心结,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市委组织部长带头下访 2007年9月20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存根又一次打电话给北碚区的主要领导,要求处理好群众反映强烈的原重庆衡器厂职工安置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09年4月30日,市委常委会决定,在2008年下半年开展大下访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干部大走访攻坚行动,全市20万名干部,深入基层,走近群众——  相似文献   

13.
“下基层”,成为今夏重庆各级干部的流行语——目前全市正在组织一万名左右干部开展“以城带乡万名干部驻村”活动,组工干部正在开展下基层活动,区县正在深化党政领导干部从去年开始的大下访、大走访活动……一批又一批干部走进基层,对于宣传党的政策,排解基层矛盾。带领群众致富,促进城乡统筹等,将会发挥巨大作用;通过深入了解民情,亲身感受群众疾苦,在基层摸爬滚打过的一大批年轻干部,将成为更了解市情、更懂得民意的推进重庆科学发展的宝贵财富。因此,大规模组织干部下基层,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相似文献   

14.
信息扫描     
正泸州市"三级纪委"进村解难题近日,泸州市纪委联合纳溪区和天仙镇"三级纪委"走进农家院落,开展"纪检干部联合下访接访"活动。在"三级纪委"联合医保、扶贫、群工等部门召开的院坝会上,共受理群众关于精准扶贫、村道建设、危房改造、惠农政策等方面的来访和咨询120余人次,现场答疑释惑30多件,受理信访问题6个,发放信访宣传资料1200多份。这种"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的形式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周超文/纳溪区新闻中心  相似文献   

15.
一忌蜻蜓点水。干部下访一要经常,二要深入.不能仅满足于为完成上级布置安排的某一项工作任务而下访。要将下访当作一项长期联系群众、心贴群众的工作方法,沉到基层,访贫问苦,解决问题。二忌前呼后拥。下访一定要轻车简从,不打招呼,放下架子,降低身段,下到基层之后不仅要带着耳朵、眼睛,还要具有一颗与民沟通的心,真正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把下访的过程变成听取群众思想反映和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6.
通渭县自然条件差,群众生活困难,农村各种纠纷比较多,群众上访多,意见也较大."学教"活动中,通渭县各级干部主动下访,进百家门,访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受到群众的称赞.  相似文献   

17.
干部下访好     
干部下访,好处多多。变群众访我为我访群众,首先解除了群众的信访之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同时,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消除于萌芽状态,这就从源头上排掉了不安定因素,促进了社会稳定。另外,还有利于克服党政干部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作风,使其亲身感受到群众的冷暖与疾苦,强化了党政部门的队伍建设。应该看到,在对待群众信访上,我们一些地方的党政机关还存在不尽人意之处。对人民群众来信,有的只简单处理,大笔一挥草率转到下级部门办理就再也不管不问了,结果转来转去每每使问题不了了之,甚至转到了被反映有问题的单位…  相似文献   

18.
襄樊市樊城区参加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单位有84个行政村,92个基层党组织。为了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该区以柿铺街道办事处韩洼村为试点,采取试点先行、逐步铺开的办法,进行深入的探索,总结并推广出变群众上访为党员干部下访、变被动解决问题为主动排忧解难、变单向找出路为多向谋发展的“三变”工作方式和方法,拉近了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党群之间关系,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变群众上访为党员干部下访。从调查中了解到,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全区84个行政村的农村党员干部或多或少地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群众上…  相似文献   

19.
“大下访”活动,对于化解基层矛盾、转变干部作风、增进群众感情具有重要意义。要让“大下访”活动惠及所有老百姓,还得讲究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0.
郭双福 《实践》2010,(9):17-17
<正>为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干部讲群众听"为干群"双向交流",及时解决群众的"急事、难事、愁事",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制定并推行了以"作风在一线转变、感情在一线融合、矛盾在一线化解、经验在一线总结、创新在一线体现、成效在一线检验"为主要内容的一线工作法,为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