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是毛泽东亲自提名,中共中央任命的惟一一任中央驻藏代表;他,是西藏地区唯一获得三枚共和国一级勋章的将军;他,是西藏地区的第一位中央委员;他,是西藏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奠基者、组织者、开拓者,在他担任西藏党、政最高领导的15个年头,西藏实现了从封建农奴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跨越。  相似文献   

2.
<正>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由于长期身居要职,他的举动便常常对党的历史进程产生很大影响。他在长征途中另立中央的企图,以及后来从延安叛逃,去替敌人效命的行径,都证明了这一点。鲜为人知的是,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胡耀邦诞辰90周年,为了缅怀他,特就我了解的情况作一些回顾。走马上任邓小平高瞻远瞩,在拨乱反正初期领导全党从理论上批判“两个凡是”,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在端正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认识的同时,他多次强调“正确的组织路线是实现正确的政治路线的保证”。为了在组织路线上实现拨乱反正,他和中央在各条战线上启用了一批优异的领导干部和人才。当时,为了尽快地平反冤假错案,解放干部,还必须遴选一位坚决贯彻执行中央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解放的中央组织部长。胡耀邦是最适当人选。(1)他久经考验,对党忠心耿耿;(2)坚持…  相似文献   

4.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刘少奇,在长征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长征中主要是做思想政治工作,对从政治上保证红军长征的胜利进行竭尽绵薄;在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遵义会议上,坚定支持毛泽东所代表的正确路线,同时提出六届四中全会后临时中央所犯政治路线错误的问题;坚决支持中央提出的北上抗日战略方针。经过长征的锻炼和考验,刘少奇开始进入中央核心领导层的视域,从而才有了他在抗日战争中开创华北、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等方面的出色表现,最终奠定了他在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刘少奇,在长征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长征中主要是做思想政治工作,对从政治上保证红军长征的胜利进行竭尽绵薄;在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遵义会议上,坚定支持毛泽东所代表的正确路线,同时提出六届四中全会后临时中央所犯政治路线错误的问题;坚决支持中央提出的北上抗日战略方针。经过长征的锻炼和考验,刘少奇开始进入中央核心领导层的视域,从而才有了他在抗日战争中开创华北、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等方面的出色表现,最终奠定了他在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黄海 《世纪桥》2010,(10):43-46
<正>从中央档案馆近两年解密的部分中央高层领导档案中获悉:1959年11月,61岁的刘少奇在海南岛住了近一个月。当时,他患了严重的肩周炎,党中央特意安排他去那里休假疗养。然而,刘少奇没有休息一天,他在海南留下了读书学习、理论探索、深入调研、关心民生、关注海防和华侨工作等许多鲜为人知的轶事。  相似文献   

7.
《党的文献》2005,(4):126-127
1972年,王洪文奉调从上海到中央工作.开始时没有让他担任中央的重要职务,而是委托周恩来培养他,考察他. 有一次,王洪文回到上海搞调查研究,同时为召开党的十大作准备.一到市委康平路办公室,他就急着要找市委写作组的负责人朱永嘉.  相似文献   

8.
三青团中央干校是蒋经国其成就功业的关键一站。蒋经国对三青团中央干校的经营,不仅形成了蒋经国嫡系的另一大派系——干校系,使他从偏于一隅的地方专员摇身一变成为中央大员,而且为他跨入军界创造了条件。干校系是蒋经国系的中坚力量,是后来台湾蒋经国政权的一个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许俊 《党史纵横》2007,(1):50-53
他从华工领袖到中共特科主力;他历尽艰险,传送情报,确保红军突围长征;他联名写信上书中央直言反对“毛、江”联姻;他于十年浩劫中,父子同遭磨难——在白区隐蔽战线的斗争中,我们党内有许多优秀同志长期隐蔽在城市里,或潜入敌人心脏从事情报工作。他们常常更名换姓,不断改变身份  相似文献   

10.
霞飞 《湘潮》2010,(8):8-10
<正>傅连暲1933年正式加入红军,在中央苏区从事医务工作。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参加了长征。到延安后,他曾经担任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兼中央医院院长;新中国建立后,他担任卫生部副部长。他是人民军队和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李朝阳 《求实》2012,(8):17-20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党的形象的论述,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直面历史,他认为正确评价毛泽东有利于党的形象;立足现实,他主张在改革开放中塑造党的优良形象;面向未来,他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具体的形象要求。这些论述,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自1958年8月,我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班调到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至1968年3月4日陈伯达把我投进监狱,这十年间,我一直都在陈伯达麾下当一名小卒。可是,在“文化大革命”前,我很少能见到这位大首长,更谈不上同他直接接触,因此我一直把他看成高不可攀的大人物。他当时的职务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红旗杂志社总编辑,1964年后任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院长,还兼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中央的意识形态专家、理论家、头号笔杆子,人称“老夫子”。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曾见过他几面,从外貌上看,他并不出众,深度近视,不讲穿着,不修边幅,也不端架子,人看起来还算随和。这是我当年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李红梅  张龙秀 《党史文苑》2007,(4):35-36,45
三青团中央干校是蒋经国其成就功业的关键一站.蒋经国对三青团中央干校的经营,不仅形成了蒋经国嫡系的另一大派系--干校系,使他从偏于一隅的地方专员摇身一变成为中央大员,而且为他跨入军界创造了条件.干校系是蒋经国系的中坚力量,是后来台湾蒋经国政权的一个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唐学锋 《红岩春秋》2014,(12):27-31
<正>曾经,在四川省奉节县(今属重庆)有这样一位青年,他少年时乘船经夔门、过三峡,外出求学。从中央航空军官学校毕业后,加入中国空军部队,参加了上海、昆明等多地的空战,最后又回到了生养他的那片热土,驾机飞翔在家乡的上空,与来犯的日机英勇地战斗。这位青年名叫姚杰。出击吴淞口姚杰,四川省奉节县白帝乡  相似文献   

15.
一、风尘仆仆赴天津 1949年4月10日,七届二中全会结束不久,刘少奇奉中央之命风尘仆仆赴天津。这距他随同中央从河北省平山县进驻北京(当时叫北平)只有半个月。什么事情使他席不暇暖,匆匆离开北京直驱天津呢?  相似文献   

16.
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庄严时刻,在万众瞩目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汪洋湖从中央领导手中接过了沉甸甸的获奖证书。此刻,他站在了荣誉的顶峰。在他身后,留下的是一串闪光的足迹:他从政40余年,工作变动16次,两地生活30年,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信念坚定,党性坚强,是优秀的领导干部;面对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他甘于清贫,淡泊名利,是廉洁从政的典范;不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他都恪尽职守,忘我工作,是勤奋敬业的楷模;在改革的  相似文献   

17.
新论荟萃     
中央目前关心的三大问题 上海市府顾问汪道涵教授在一次理论研讨会上谈了中央目前关心的三大问题,并发表他对这三个问题的个人看法。 从整体战略上考虑通货膨胀问题,是中央正在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对这个问题的主要观点是:要有一定程度的膨胀,但同时也要能控制通货膨胀,汪道涵认为,我们不必害怕通货膨胀,关键是我们要对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做到心中有数。对通胀,不承认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18.
傅连暲(1894——1968),是最早为红军服务的"红色医生",他从一九二七年起就为人民革命工作,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是中央红色医院、中央红色护士学校、中央红色医务学校、陕甘宁边区医院的创建人和领导者.建国后他为新中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尽心竭力,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从一个基督教徒,转变为我党一个坚贞不渝的  相似文献   

19.
一 1945年8月的一天,我冀鲁豫军区回民支队刚从黄河返回驻地甘泉县王庄沟,就接到教一旅旅长杨得志的通知:要我跟他赶紧去延安。几天后,彭真同志在窑洞里会见我们。他说,东北已经解放了,急需干部,中央决定从回民支队抽调百名干部,由我带队  相似文献   

20.
择善而从     
<正>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法学家边沁认为,一个人给予别人的幸福和快乐越多,他自己得到的幸福和快乐也就越多;反之,就越少。电影《中央车站》开拍之前,电影导演沃尔特需要从全国各地的小孩儿中选择一位男主角。这天,他因事来到城市的一个车站,一个小男孩要为他擦皮鞋。他当时拒绝了这个孩子,于是,这个孩子问他能不能借给自己一些钱,好让他买个面包,等他擦鞋挣了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