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篇的话     
有人说,“中国权力最大的官”是县委书记,这一说法玩笑中却照应着现实。如何“限制县委书记的权力”,是个极为敏感但又令人兴奋的话题。县委书记往往对当地的重大项目、人、事、财权有绝对的支配权,将这些权力进行限定,  相似文献   

2.
权力与道德     
官,是权力和利益的象征. 官有两重性,既可为民造福,也可为己谋私;既可积德行善,也可为非作歹. 某地一县委书记,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搞权钱交易,受贿卖官,东窗事发,锒铛入狱时,竟说"自己是栽倒在县委书记的位子上的".县委书记位子并非一定都要栽倒,原本是思想意识问题,他却怪县委书记这个位子.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县城的"一把手","县委书记"四个字不仅意味着权力,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群众满意……这个岗位上,县委书记考虑的事情多,需要承受的压力也大。在面对大大小小的具体事务时,县委书记心中感受到的各种滋味,恐怕只有他们自己能够体会。?压力抑或机遇县委书记对所在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要做到胸中有竹,长期积累的问题需要拿出解决之道。作为"一把手",  相似文献   

4.
张雨生 《唯实》2010,(3):94-95
有的人说,县委书记应该权力瘦身。又有人说,县委书记应该权力增肥。这些人往往是同一个部门的人,在这个场合说这种话,干这种事;在那个场合说那种话,干那种事。我是组织人事工作的外行,但也觉得瘦身与增肥是相对立的,相矛盾的。权力既然要瘦身,就不应该去增肥,既然去增肥,也就瘦不了身。这种矛盾现象正在为世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三关难把,岂在"县官"?"县官"就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就是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做一名人民的好公仆。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与200余名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谆谆告诫县委书记要经受考验,把好三关——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第一把好权力关。"县官"有多大权力?我听一位县委书记说过,他坐着火车从县里出发去北京,一路走下去越走越小,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己官最小。  相似文献   

6.
王巧捧 《廉政瞭望》2014,(20):18-21
“郡县治,天下安。”这一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让县委书记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也颇多非议。一方面是县委书记“白加黑”、“五加二”,一方面是质疑他们权力过大;一方面是县委书记责任重大,高度紧张像惊弓之鸟,一方面是质疑他们权力失控,成为腐败的“重灾区”。无论如何,他们都为一个县的发展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县委书记有权,也有责;有少数人腐败,但主流还是奉献。这个群体是中国治理的基石,他们和整个体制内所有的岗位一样,处在社会经济转型大潮中。对这个岗位,需要理性、客观地看待。  相似文献   

7.
县级政权的效率和稳定影响到全国政局的稳定与发展。作为中国政治生态中极为重要的群体,当前学术界对县委书记的关注与其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实际重要性并不相称。贵州瓮安、云南孟连、辽宁西丰等县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说明,优化县委书记权力运行机制已刻不容缓。准确把握县委书记这个特定群体的行为特征,剖析其权力运行逻辑,提炼县委书记的执政动机、目标预期、行为模式,有助于探索建构一种科学的县委书记权力运行机制理论,以期将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党内改革带动整体改革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各地在规范县委书记权力运行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县委书记权力运行机制仍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特别是权力腐败行为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要优化县委书记权力运行机制,就必须在县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县委书记权力运行逻辑,深入剖析县委书记腐败成因,健全县委书记权力运行预防和惩治体系,以期“选好”、“用好”、“管好”县委书记,积极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各地在规范县委书记权力运行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县委书记权力运行机制仍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特别是权力腐败行为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要优化县委书记权力运行机制,就必须在县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县委书记权力运行逻辑,深入剖析县委书记腐败成因,健全县委书记权力运行预防和惩治体系,以期“选好”“用好”“管好”县委书记,积极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郡县治则天下安。关注基层执政能力建设,必然关注县委权力运行,关注县委书记的权力运行。2009年3月,中央纪委、中组部确定了一批全国规范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日前,中央纪委到试点地进行调研、评估,进一步深化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改革。为何要规范县委权力?县委特别是县委书记权力有多大?权力怎样公开透明运行?县委书记们是如何用权的?对于用权,县委书记们自己怎么说?  相似文献   

11.
县委书记是一个县级执政团队中的“主心骨”,是党在当地各级组织的领导人,处于权力的“核心区”,手中权力很大。这使得县委书记这个岗位既是“最容易有作为的大舞台”,又是“最容易出问题的重灾区”。如何确保县委书记真正将手中的权力为民所用也成了公众所关注的话题。本期我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县委书记”。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2009,(12):8-10
县一级在我们党和国家组织结构中处于关键地位,县委书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的骨干力量,是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的重要来源。尽管县委书记总数不到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1%,但是在于部序列中,县委书记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群体,身处基层,贴近群众,守土一方,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权力大、责任大、影响大。因此,对县委书记的要求和管理,不能按一般的处级干部来对待,  相似文献   

13.
<正>俗语说,"从天堂到地狱只有一步之遥,滥用权力就是连接两者的通道"。在县委书记这支队伍里,既有像焦裕禄这样清正廉洁的标杆,也有不少触碰纪律"高压线"后锒铛入狱的惨痛教训。十八大以来,我省有多名官员被查,其中不乏县委书记的身影。所谓权力长成出笼猛虎,金钱沦为腐化之源,美色偏与权力相交,如双流县委原书记高志坚、蓬安县委原书记袁菱、萦经县委原书记蔡中等,他们在权力、金钱、美色"三关"面前,没能挡住重重诱惑,像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谈到"四有",即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四有",是对县委书记说的,也是对每一位共产党员说的,是对一名共产党员党性修养问题的通俗性表述,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应有的自我要求。"四有"不是外在规范,是一名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基本内容。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从入党宣誓的第一天起,就承诺"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当然,这个誓词是与革命时期严酷的斗争环  相似文献   

15.
<正>不搞"一言堂",是杜德清的原则。"在一个县里,县委书记的权力确实很大,有时候甚至会让你感觉良好,这时候一定不要独断专行。"丹巴县委书记杜德清办公室门口的墙壁上,挂有一副丹巴地图。地图不大,却清晰标出了该县181个行政村的位置,有的用红色实心圆,有的用红色空心圆。  相似文献   

16.
正黑龙江省纪委曾查处一名严重违纪违法的县委书记。在多年的敛财过程中,该县委书记的妻子知道这些赃款不能以家人的实名存入银行,便向二十多个"靠得住"的亲戚、朋友借来身份证,以他们的名义存入县城或乡镇的银行、信用社,累计2600多万元。这些借出身份证的人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名下竟有上百万甚至近千万元的银行存款。俗话说:"不是不报,时辰不到;时辰一到,必然来报。"终于有一天,这个贪赃枉法的县委书记被省纪委"两规"了。在大量证据面前,县委书记和其妻子不得不如实交代钱财的数量、存折的姓名、藏匿的地点。  相似文献   

17.
伊娜 《党史文苑》2014,(6):68-72
县委书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基层骨干力量。规范县委书记的权力行使、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尤显重要。文章对县委书记权力来源、权力结构、权力运行、权力腐败、权力勘界和权力制约监督等六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了现有研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县委书记权力制约监督研究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文化大观     
"四大文明古国"说法存争议许多年来,我国一直流传着"中国和埃及、巴比伦、印度并称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但我查阅了一些国外的权威世界历史著作,都找不到"四大文明古国"的正式说法,因为这个说法并不规范,缺乏科学论证和史料根据。  相似文献   

19.
选人、用人、管人的能力,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针对县委书记在用人上有哪些权力,对权力运作如何进行有效的监督,2007年,昆明市委组织部在石林县开展了"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工作试点,围绕县委书记用人权责,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规程,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县委书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的骨干力量,同时也存在着权力失控导致腐败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县委书记权力失控的现状和原因,并从纪检方面入手,对县委书记权力监督制度作出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