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省档案馆、黑龙江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日本ABC企画委员会合作编纂的《“七三一”部队罪行铁证——关东宪兵队“特殊输送”档案》一书日文版、中文版先后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首次采用电子扫描分色制版技术,真实再现了“特殊输送”档案的原貌,公布了一批鲜为人知的秘密档案,为揭露侵华日军关东宪兵队向“七三一”细茵部队“特殊输送”活人,供“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试验的罪行提供了铁证,对日本右翼势力抵赖、否认“七三一”部队犯下的罪行是一记响亮的耳光。该书中档案原件加盖的各式各样深红色、浅红色和兰色、紫色的印记特别引人注目,将这些印记进行归类梳理和分析,对研究“特殊输送”秘密档案的价值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所述是继"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活人细菌试验"等罪行后,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又一大令人发指的罪行。此事发生在日伪统治时期的滨江省阿城县。  相似文献   

3.
<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我国东北期间,曾秘密建立细菌战部队,研制细菌武器并直接用于侵华战场,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其中,我们较为熟悉的就是日军在哈尔滨建立的"满洲七三一部队"。事实上,日军在辽宁也建立了这样一支细菌战部队——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初,万卷出版公司再版了我和孙建业合著的长篇小说《闯关东》。万卷出版公司与我有多年的合作渊源,十多年前就出版过我的作品《大工匠》《家有九凤》《北风那个吹》等。《闯关东》纸质书上市后,电子书也在微信读书APP上线了。今年下半年,  相似文献   

5.
"王平"是<伦敦晚报>记者维克托·路易斯的化名.所谓"王平档案",也就是曾任台湾"新闻局"局长的魏景蒙关于和"王平"接触及密谈的日记.1995年,"王平档案"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就是这篇日记,揭开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与苏联秘密会谈的内幕.  相似文献   

6.
金士成 《世纪桥》2020,(2):48-53
七三一部队是侵华日军策划、准备和实施细菌战的核心机构。现阶段关于七三一问题的历史研究,主要是从"罪证史挖掘"的角度,对部队人员构成、具体暴行、战时犯罪和战后责任进行揭露,而对七三一部队所在地哈尔滨"平房特别军事区域"的来龙去脉却少有论述。本文根据新发现的档案,重点梳理日军为警戒保卫七三一部队本部营区专门设立的"平房特别军事区域"的批准文件、区域范围和战时管控等问题,打破以罪证史挖掘的单一视角,尝试将这一问题作为独立历史事件进行论述分析,以寻求研究视角创新和深度扩展。  相似文献   

7.
我是山东掖县人,1935年14岁时,为生计所迫,告别妈妈和奶奶,弃书辍学与一个亲戚结伴搭船闯关东。到奉天,进了印刷厂当徒工。1940年,经人介绍到奉天省城内关东印书馆干起排字工。工友杜亨善见我诚实肯干,就以进步思想影响我。他与我秘密起草了“向美国芝加哥工人学习”的宣传材料,然  相似文献   

8.
正他虽然衣衫褴褛,靠吃树皮、饮雪水维持生命,却屡建抗日奇功,打得日伪闻风丧胆,被民众誉为"镜泊英雄",令日伪惊为"满洲之虎";他创造的战例,是东北抗日联军史上唯一一个被载入《中国共产党历史》,又被收录在日本《关于满洲用兵观察》一书中的战例;他遭日军杀害后,被割下头颅,用福尔马林浸泡,秘密存放在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医务课,直到73年后才身首合葬……他,就是与杨靖宇齐名的抗联战  相似文献   

9.
<正>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出版4个月后,由上海秘密出版机构——复社翻译成中文,并改名为《西行漫记》,于1938年2月出版。当时上海华界虽已被日军占领,但各界爱国人士不屈不挠,在租界内有一个文化界人士参与的“星二座谈会”,经常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地下室餐厅聚会,讨论抗日宣传问题。胡愈之在座谈会上介绍了《西行漫记》一书,提出翻译出版问题,得到大家的一致赞成。  相似文献   

10.
<正>跨越时代的训练和装备,加上抗联留下的百战老兵,这支部队的战斗力特别是单兵战斗力,远胜日本关东军最好的部队。丰富的战斗经验和精良的装备相得益彰,使他们的战斗力十分强劲,日军在档案中称其为"伏罗希洛夫部队",描述其战斗力可以"一骑当千"。1940年,在日本关东军的疯狂围剿下,东北抗日联军被迫退入苏联境内,驻扎在维亚茨克、乌苏里斯克等地。在苏联的帮助下,1942年8月1日,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在苏联远东边疆州的维亚茨克正式成立,周保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的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近年来,档案数字化工作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快速推进。然而,在对涉及国家秘密的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由于保密管理不到位,已造成了国家秘密的泄露。因此,必须加强对涉及国家秘密的档案数字化的保密管理工作,确保档案数字化和保密管理协调共进。  相似文献   

12.
最近,美国出版了《硅谷成功的秘密》一书.书中概括了硅谷成功的主要秘密:一、商业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不是战场.许多人认为商业是存在于公司、商店、群体和个人之间的一系列矛盾.而在硅谷,商业则被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最为与众不同的公司最可能繁荣.  相似文献   

13.
《力量》     
《力量》一书作为《秘密》的续集,在中国正式上市前,已经被读者和媒体视为2011年最重要的出版事件之一。《秘密》让全世界数千万人以难以置信的方式改变生命,而《力量》则集结了自《秘密》上市之后,作者朗达·拜恩所领悟到的全部精华。  相似文献   

14.
正5月18日,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以"铭记历史,牢记使命"为主题的参观侵华日军七三一罪证陈列馆主题党日活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馆内大量的文物、文献、照片、图表、地图、场景复原和视频展示等,那些铁证如山的图文影像资料、历史场景的模拟再现和控诉了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的细菌战和人体实验罪行,深刻揭露了侵华日军残害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将侵华日军犯下的反人类暴  相似文献   

15.
陈春阳 《党史文苑》2012,(13):18-21
随着毛主席警卫员、已故红军长征老干部吴吉清著的《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里》一书的出版,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秘密金库呈现于世人面前。书中记载的中央苏区国家银行秘密金库真实地反映了当年中央苏区的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三兄弟如何保护、管理打土豪筹得的金银等物资,以保障中央苏区机关正常运转及支援红军前线打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石城县横江乡张坑村烂泥坑等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秘密金库,对红军队伍的生存、发展和壮大所起的巨  相似文献   

16.
《当代党员》2020,(2):53-53
杨慜,88岁,市公安局办公室档案科原科长。作为首任科长,他对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档案非常熟悉,被称为重庆公安工作的"活档案"。离休后,在视力和听力严重受限的情况下,杨慜倾力记录公安历史、讲述公安故事,受聘担任《重庆史志·公安志(1986~2005)》总纂,历时9年、编纂120余万字,撰写出版《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纪实》一书,共30万字。  相似文献   

17.
由福建省档案馆编纂,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出版的《福建事变档案资料》一书,最近荣获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优秀成果评定委员会颁发的档案汇编类三等奖证书和奖金。该书共收入反映1933年福建事变的档案史料73分,照片15张,共21万1千字,其中有近年发现征集的陈铭枢、李济深、蒋光鼎、蔡廷锴、何公敢、林植夫等十九路军将领和各方面社会知名人士共27人亲笔签名名单;有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一份福建人民政府出版的《人民晚报》;有《生产人民党党员花名册》;有闽变当事人生前写的未曾发表的林植夫的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15,(7)
<正>"灯下我翻阅旧报,细读松宝对关东军之秘密报告,日本因工业之发达,原料之缺乏,世界关税之高垒,逼其向华侵略,……使中国民众屈服,而后再向世界宣战,日本最怕为民众之觉醒及硬干。尔后我更看毛泽东《论中日战争》,其坚决自信,努力抗日之精神,令人钦佩不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台湾方面解密抗战时期国民党方面情报作战内容和戴笠部分档案,以及10月8日三卷本《戴笠与抗战》的出版,一段抗战时期不为人知的秘密大白于天下:周佛海早在1943年就已加入军统为国民党政府服务,另一个出名  相似文献   

20.
<正>经典红色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让有胆有识的主人公李侠,深深地印在观众的心里。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大连,也有李侠式的中共地下党员,与日特斗智斗勇,将搜集到的秘密情报,通过一道道电波载体,传向远在莫斯科的苏军总参谋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在与苏联接壤的边境不断挑衅,制造事端,使原本紧张的日苏关系雪上加霜,随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和扩大,苏联认识到必须支持中国抗战,打击日本。1938年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