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9年7月25日苏维埃俄国副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签署了一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又称《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它是苏俄政府公开发表的一份对华外交文件,也是早期苏俄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方针。中国北洋政府  相似文献   

2.
列宁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俄国人民具有伟大而深刻的创造力的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千百万劳动群众组织起来"是俄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最深的源泉。列宁提出,俄国人民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俄国人民必须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发挥革命创造力、俄国人民在革命过程中创造了苏维埃等观点。二是"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俄国人民自己创立的。列宁提出,"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是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源泉、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人民的创造力、人民的创造力受到苏维埃俄国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善于激发苏维埃人民的创造力等观点。上述列宁的思想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加拉罕,1889年2月2日生于俄国高加索地区的第比利斯。父亲米哈伊尔·加拉罕尼扬是高加索地区的著名律师。1905年,他们举家从高加索移居哈尔滨,后来又搬到海参崴。1910-1915年,加拉罕中学毕业后进入彼得格勒大学法学系学习。加拉罕很早就积极参加俄国革命运动。15岁时他投身于反对沙皇的斗争,1904年加入俄  相似文献   

4.
<正>一、目的宗旨: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形势任务出发,突出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他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责任",就是"为  相似文献   

5.
正"乡苏维埃(与市苏维埃)是苏维埃的基本组织,是苏维埃最接近群众的一级,是直接领导群众执行苏维埃各种革命任务的机关。"①因此,"我们要建立坚固的苏维埃,也要打下坚固的苏维埃塔脚,这就是城乡苏维埃。"②土地革命时期,在创建苏维埃  相似文献   

6.
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打江山就是顺应民心,为人民守江山就是守住民心。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时,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坚定答道:"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相似文献   

7.
《求是》2014,(19)
<正>85年前,邓小平领导和发动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今天,我们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秉承伟人的优良传统,学习邓小平的群众观,就是对邓小平110周年诞辰最好的纪念。群众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邓小平一贯坚持的群众立场、群众观点和一切为了人民的崇高风范。党的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邓小平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曾总结概括:"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当我们庆祝建党百年华诞,回首十月革命的历史时,有一个中国人的名字不能忘记,他就是任辅臣.任辅臣率领的中国红鹰团为捍卫十月革命的红色政权而战斗,是苏维埃红军中最大的国际主义者...  相似文献   

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一项基本原则和要求。四十多年的历史证明,这一制度符合我国的国情,是体现人民民主专政国体要求的、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永保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最根本的和最主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首先,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来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领导人民建立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政权学说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人民民主制度。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就十分清楚地看到、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把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党在它的第一个纲领中明确宣布:“我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要把工  相似文献   

10.
<正>背景:5月8日,在对白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白俄罗斯《苏维埃白俄罗斯报》发表题为《让中白友好合作的乐章激越昂扬》的署名文章。文章的结尾总结写道,白俄罗斯人民常说:"牢固的友谊利斧难破。"中国人民也有句名言:"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奏响中白友好合作的乐章,使之更加激越昂扬,这是我对  相似文献   

11.
近日,笔者在文物普查中发现武夷山星村镇巨口村古墙上书写有大量苏维埃时期红军标语。内容分别是: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苏维埃、新中国;打倒帝国主义列强;拥护中国共产党;庆祝红军胜利;拥护红军收回赤色崇城。约20余幅,落款为"建阳县委"、"建阳县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9,(7)
<正>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重要论述,彰显了我们党永远不变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担当精神。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  相似文献   

13.
《学习导报》2013,(9):22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历史告诉我们:当人民群众处在一盘散沙时,是没有力量的,只能任人宰割与奴役;只有人民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才有力量,才能在争取自身利益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有如《团结就是力量》所唱的那样:"团结就是  相似文献   

14.
"苏维埃"符号在中国建构过程中受苏联影响严重,过度强调阶级斗争与政权对抗,战争环境下拘泥于国家形态,局限了斗争基础和斗争策略,导致"苏维埃"符号因中共中央及红军撤离苏区而受到削弱;来自共产国际"统战"政策的调整,再加上中国民族矛盾的上升,促使中共最终放弃了作为国家形态的"苏维埃"政治符号。"苏维埃"符号的运用体现着中共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思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坚持群众路线,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首要的是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群众观。坚持人民的地位至上,心中装着人民。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  相似文献   

16.
<正>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就是让惠民举措落地实施,就是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不断改善民生,才是"不忘初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就是我们  相似文献   

17.
张兴亮 《学习导报》2011,(22):57-58
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偕而来的还有令中国人耳目一新的外来词,"苏维埃"就是其中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常见外来词。在中国革命实践中,"苏维埃"一词的引入与退出,反映了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进程。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5,(4)
<正>在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即将到来前夕,我采访了原哈尔滨市文化局局长王洪彬,也就是以创作哈尔滨抗战文学而蜚声中外的著名作家雪墨同志。阳光透过飞扬的雪幕,从欧式的窗口流进来,斑斑驳驳地洒在哈尔滨市文管会的会议室,雪墨手捧一杯清茶,缓缓地向我讲述他创作哈尔滨抗战文学的历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迄今,雪墨在工作之余特别是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潜心研究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哈尔滨抗战的历史,由此扩展到对于近  相似文献   

19.
为人民服务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7,(10)
<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的形势任务,需要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理论优势的重要,需要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保持和发扬党的理论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这段论述向全党全国人民传递出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