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粪瘘是腹壁和胃肠受机械损伤而发炎、坏死,形成向外溢粪的瘘管。笔者曾收治粪瘘病畜10例(骡2例,驴1例,猪7例),经剖腹施肠管吻合术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2.
应用填充粘固剂方法治疗大家畜13例齿瘘病,其中驴8例,均收到较好效果。 将病畜牵入六柱栏内保定,头部高低应以看清楚口瘘管齿的对侧口角外。借手电之光查清瘘齿位置,以探针从外探测瘘管的方向、大小、深度,然后用0.1%锰酸钾充分冲洗管内的食物、脓血等导物,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并用药棉或纱布擦净瘘管。然后配制粘固剂(采用上海牙科材料厂生产的磷酸锌粘固剂1克和  相似文献   

3.
大家畜瘘管临床较多见。笔者自1974年以来,试用蛇血治疗大家畜各种瘘管52例,获得了令人满意结果。 治疗方法 患畜行六柱栏保定,确定瘘管部位,探明瘘管大小、深度及方向,查明瘘管发生的原因,采取治疗措施。首先扩大创口或作反对孔,清除瘘管内异物及坏死组织,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瘘管。抓无毒蛇1~2条(身长2尺左右),置于消毒过的玻璃板上,并将四条1尺长的纱布条(消毒过的)平铺在玻璃板上,用消毒的外科刀杀活蛇,使蛇血均匀的流滴在纱布条上(约10~15毫升),然后再将青霉素(80万单位)1~2支均匀地撒在蛇血浸透的纱布条上,用消毒镊子将纱布条纵向折叠后填塞于瘘管内,直达瘘底,余者引流。每隔2~3日按上法再处置1次。一般5~7天痊愈。  相似文献   

4.
马下颌骨瘘多因牙齿疾患或齿槽骨膜受伤时,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受感染或失治所得,是一种发病少、难医治的顽症。原用消毒防腐剂外科处理,每天换药,药棉填塞腔洞,疗效甚微。几年来我们改用3%甲紫液注入法治疗5例,均获良效,证明是一种花钱少、见效快、容易掌握的好方法。 症状 多发于下颌嚼牙部,患牙牙床周围肿胀,牙根与牙床相接处有瘘孔,穿透下颌皮肤与外界相通,创口小瘘管深。探针插入瘘孔可触及牙根或穿通下颌骨而常向外滴落脓水。轻者影响咀嚼,表现咀嚼缓慢,  相似文献   

5.
一匹3.5岁的公马,于1985年股部被钢叉刺伤,经使用各种抗菌、抑菌药物疗效均不明显。1986年曾进行扩创、烧烙等法理疗,瘘管口直径仍在1.5cm左右,不能愈合。1988年元月来我站就诊,经用金属探针探查,瘘管沿股部向下深达25~27cm,瘘管壁已形成瘢痕,底部有少而粘稠的脓汁。窦道口周围被毛脱落,  相似文献   

6.
牛放线菌病,是一种慢性脓性疫病,以局部发生硬肿为特征。本病零散发生,常不引人注意,较难治愈,对生产有一定影响。 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使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侵害骨组织、软组织,热毒注滞,发生硬肿。粗糙的草料,常刺破口腔,易于诱发本病。病菌常侵害牛上、下颌骨及喉头下部肉垂,结块肿硬,大小不一;初期按之坚硬,日久局部成脓变软,破溃流白色稠脓,长时间不愈;少数形成瘘管,经久不愈。病程可延至数月或数年。  相似文献   

7.
笔者读《中国兽医科技》1989年第8期刊登的方田仔的《生肌散治疗家畜顽固性恶疮》一文(下称方文)后,根据自己治疗家畜瘘管的体会,觉方文有欠妥之处,故借贵刊一角,与方文作者商榷。错误之处,望同道指正。(一)疮疡经久不愈,并向深处腐烂化脓,形成管道,称之为瘘管。不论西兽医还是中兽医治疗瘘管的原则都是去腐烂、增生组织,促进新的肉芽组织生长。坚硬的管壁和管底不去,瘘管难以愈合。但方文介绍,将生肌散撒于伤口处,进行包扎  相似文献   

8.
瘘管常见于气衰体弱或使役不当之役用牛,因外伤细菌感染而成疮疡。疮疡经久不愈,患部化脓,向深肌发展而形成瘘管。多见于髻甲、颊部、肩、背等处。病变部位大小不一,深度一般为二、三寸至六、七寸,有单一管道,有向数个不同方向伸展之管道。治疗时,如浅肌形成瘘管者可将肌肉或管底开一切口,以排出腐脓毒血。深肌者则行冲洗,除净脓汁、腐肉、败血,直见新肉、鲜血为治则,再以大叶桉、野菊花、艾叶  相似文献   

9.
我们应用苍耳叶治疗家畜化脓性疮症255例,其中包括脓肿、溃疡、压脓性创伤、瘘管等,结果痊愈242例,好转5例,无效9例,有效率达96%。 配制方法 夏秋季节采集苍耳叶,以墨绿色、大片、厚实的为佳。除去泥沙阴干。干后碾细,过细罗,装于有色玻璃瓶中备用。  相似文献   

10.
犬瞬膜腺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眼病。该病的发生一般认为是由于瞬膜血管分布丰富,腺体分泌过剩而致腺体肥大,或因瞬膜腺管或管口被炎性产物或异物阻塞而致腺体增大,继而越过瞬膜游离缘突出于眼内角所致。临床特征为眼内角出现粉红色或深红色黄豆大的软组织块,并逐渐增大。由于腺体长期暴露在外引起,结膜和瞬膜充血、水肿,患眼有多量浆液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随着病程延长,常继发角膜浑浊或溃疡而影响视力。关于此病的治疗方法,常采用手术切除瞬膜腺以除去刺激因素,然后应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消炎。下面就目前临床上采用的几种治疗瞬膜腺突…  相似文献   

11.
瘘管创除由于组织内进入异物与手术消毒不严而引起之外,一般还常见于因对创伤治疗不及时和不合理所造成。如对创伤长时间进行不必要的引流,或过多地擦拭刺激创  相似文献   

12.
我院实验农场一岁乳牛一头,于1975年元月初发病。据饲养员说,乳牛近月来,食欲减退,日渐消瘦,发现左侧下颌骨肿大。 检查所见:患牛消瘦,肋骨外露,左侧下颌有明显的肿大,触摸起来坚硬,无热稍有痛感。在下颌一结脓痂的伤口,剥掉脓痂,现患部组织有黄色小颗粒状的脓块,嘴里有粘液带泡沫的口水流出,舌有肿大现象,不灵活,变硬,采食有困难。  相似文献   

13.
我校教学实验农场荷兰乳牛群,1984年5月~1989年6月有4头发生放线菌病,全部治愈。临床表现 病初在颊部下缘或咬肌的下后部位出现界线分明的骨性硬肿,触诊不热,但按压敏感。硬肿缓慢增大,致患侧面部变形,重者影响采食、吞咽、咀嚼。病畜逐渐消瘦,奶量剧降。有的病例患部皮下出现脓肿。有的病例皮肤破溃,排出粘稠、黄色脓汁,并形成瘘管。探针检查,瘘管直通下颌骨髓隙。手术切开见患部下颌骨坏疽溃烂,形成蜂窝状腔洞,腔洞内充满肉芽组织,肉芽组织中夹杂着黄色粘稠脓汁。骨疡的周围有骨质增生,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治疗1只因犬齿横断而引起牙髓炎及下颌脓瘘的东北棕熊,病势虽较重,但治疗效果却比较满意。1基本情况讷河市雨亭公园饲养的3岁雄性东北棕熊,发育良好,近2月来常表现采食缓慢,食欲减少,不采食硬食,精神萎靡,体况逐渐消瘦,喜爬卧缩头,下颌排出大量脓汁。...  相似文献   

15.
水牛膈疝少见,笔者曾遇一例,简介于后。吴集公社东布大队第十一生产队购买一岁半母水牛一头,膘情上等。赶运回家,日行80华里,途中喂熟黄豆半脸盆,当晚即现气胀,被迫行瘤胃切开放气,仍未能解除瘤胃臌气。20天后来诊。见患牛极度消瘦,两眼凹陷,明显脱水,卧地起立困难。放气孔四周粘瘤胃内容物甚多,已形成瘤胃瘘,创口及瘘管均呈黑色。瘤胃膨气仍较严重,不断从瘤胃瘘向外冒出泡沫性瘤胃内容物,并夹有少许气体,口色还好。听诊瘤胃蠕动音低而弱,每3分钟一次,脉搏每分钟60次,心音在左侧不能闻及,能听到网胃蠕动音,右侧可清晰听到心音。呼吸每分钟30次,呼吸音粗糙,未见气喘。  相似文献   

16.
男人也有难言之隐男科病是一系列危害男子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的统称,诸如男子不育、性功能减退、阳瘘早泄、急性和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淋性和非淋性尿道炎(支原体和衣原体)等,是成年男子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几年来,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势头,成为男子不育的原因之一。前列腺旧称“摄护腺”,是男子最大的附属腺,呈现粟子状,有10个小腺体,位于督脉和任脉的交接处。10个腺体围绕在尿道口的上端,膀胱的下方,腺体排出管口于尿道内。主要功能是分泌前列腺液。睾丸生成的精子是靠前列腺素和果糖合成的精液…  相似文献   

17.
鼻卡他、上颌窦蓄脓、喉囊蓄脓三种疾病在临床上都有鼻漏,如不仔细检查和认真分析很容易混淆和误诊。现将笔者对这三种病的鉴别体会报告如下: (一)病因 1.鼻卡他多为受寒感冒,使用胃管不当,有毒气体刺激或继发于上颌窦蓄脓,咽喉炎,喉囊蓄脓等,使鼻粘膜的防卫功能和完整性受到破坏,引起鼻粘膜发炎。 2.上颌窦蓄脓多继发于慢性鼻卡他、齿牙疾病、齿槽骨膜炎等。 3.喉囊蓄脓多继发于鼻炎、咽炎、喉炎,因为喉囊与鼻咽相通,在吞咽机能障碍的情况下,动物吞咽时耳咽管开放,部分饲料与细菌通过耳咽管侵入喉囊而发病。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动物人造胃瘘采取胃内的样品或置入仪器来检测、分析其消化道及机体内有关的生化、微生物、营养等情况,对兽医学、生理学、生物学以及营养学等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牛、羊瘤胃瘘手术国内外均有报道,但对野生动物梅花鹿的瘤胃瘘手术尚未见到有关资料。为了研究鹿消化道内的消化及吸收情况,我们于1985年6月对4例梅花鹿进行了瘤胃造瘘手术,均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材料 1.套管制备:瘤胃瘘套管是利用建筑材料的塑料制品(下水线活接)加工而成。结构  相似文献   

19.
笔者本着消炎、防腐、消肿和破坏管腔的治疗原则,采用红矾、河豚鱼油治疗家畜瘘管,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治疗方法 患畜站立或横卧保定均可,首先要确定瘘管的部位,探明瘘管的深度、大小及方向,用河豚鱼油(俗称亭巴固鱼油)100毫升加红矾细末15克混合均匀后即可,如创口大,可将纱布或绷带蘸上药油直接  相似文献   

20.
我应用白芨粉治疗瘘管创两例,均系鬐甲部深部瘘管创,均获痊愈。方法是:白芨适量,研成细末,装瓶待用。患畜妥善保定于六柱栏内,每次均须用药棉或纱布捻子将瘘管内脓汁擦拭干净,然后将白芨粉送入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