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国际刑法学协会于1889年在奥地利维也纳成立,开始叫国际刑法学联合会,1924年改名为国际刑法学协会,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其创始人是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比利时法学家普兰和荷兰刑法学家哈默尔。协会从成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开过十四次代表大会。据最新统计,协会的国家分会有七十七个,会员有六十多人,是目前国际上很有影响的学术组织,在联合国享有咨询地位。  相似文献   

2.
<正>2004年9月12日-19日,第17届国际刑法学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这是国际刑法学协会成立100多年来首次在亚洲国家召开大会,也是国际刑法学界在本世纪召开的第一次盛会。国际刑法学协会(AIDP)的前身是国际刑法联盟,成立于1889年,1924年更名为国际刑法学协会,是现今国际刑事法学领域最重要的学术团体之一,在国际社  相似文献   

3.
2004年9月12日-19日,第17届国际刑法学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这是国际刑法学协会成立100多年来首次在亚洲国家召开大会,也是国际刑法学界在本世纪召开的第一次盛会。国际刑法学协会是在1889年成立的国际刑事科学协会基础上,于1924年重新组建而成的。其宗旨是促进各国立法及司法机权的发展,实行更人道更有效的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4.
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科由苏惠渔、朱华荣、张国全、陆世友等老一辈刑法学家创建,1981年获批设立刑法学专业硕士点,2003年获批设立刑法学专业博士点(系华东地区首家刑法学博士点),同年设立刑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学科2001年获批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2008年升格为上海市  相似文献   

5.
刑事法学,即研究有关刑事法律及其运用之科学,其内容可包括与犯罪有关的所有相关学科,如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刑事执行法学、刑事政策学、犯罪学等。本来,早在作为刑法学正式诞生标志的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利亚的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刑法思想和刑事诉讼法思想是合为一体的。后来意大利刑法学家龙勃罗梭引入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创立犯罪学,扩张了刑事法的研究领域。德国著名刑法学家李斯特更是首次提出全体刑法学的概念,确立了包括刑事政策学、犯罪学、刑罚学、行刑学在内的大刑法学研究体系。但是我国法学界基本上没有借鉴这种研…  相似文献   

6.
<正> 社会防卫问题,在世界刑法学界已经被系统地研究了半个多世纪,并且在西方现代刑事立法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马克·安塞尔(Mare Ancel 1902—1990)是法国著名刑法学家、犯罪学家,曾任国际社会防卫协会主席(国际四大刑事科学组织之一),法国比较法研究中心主任,著有《新社会防卫论》、《社会防卫思想》,是该协会两大对立派别中的一派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7.
贾宇  宣炳昭  舒洪水 《法律科学》2007,25(6):162-165
2007年10月12日-15日,第18届国际刑法学大会第四专题会议在中国西安西北政法大学召开.国际刑法学协会(AIDP)的前身是国际刑法联盟,成立于1889年,1924年更名为国际刑法学协会,是现今国际刑事法学领域最重要的学术团体之一,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影响,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询地位,在国际法院、前南法庭、国际刑事法院等国际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世界刑法学协会关于刑事诉讼法中人权问题的决议摘要世界刑法学协会第15届代表大会于1994年9月10日在里约热内卢通过关于刑事诉讼法中人权问题的决议。现摘发如下,供研究参阅。刑事诉讼法的第一项改革必须严格符合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相似文献   

9.
《法学杂志》2012,33(12)
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科由苏惠渔、朱华荣、张国全、陆世友等老一辈刑法学家创建,1981年获批设立刑法学专业硕士点,2003年获批设立刑法学专业博士点(系华东地区首家刑法学博士点),同年设立刑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刑法学科2001年获批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2008年升格为上海市重点学科。近年来,华政刑法学科一直走在全国同类学科的前列,致力于刑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令人瞩目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高质量的理论研究与教学人才、司法人才。  相似文献   

10.
国际刑法学会成立于1924年,该会前身是1889年由李斯特、哈梅尔、普林斯等人创立的“新派”(主要是刑事社会学派)刑  相似文献   

11.
<正> 第15届国际刑法学协会代表大由于1994年9月4日至10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以中国法学会顾问、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主席余叔通为团长,马克昌、杨敦先、丁慕英、单长宗和樊凤林为团员的中国分会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在本届会议上,余叔通教授当选为国际刑法学协会副主席,任期五年。 这次会议讨论的主题是:危害环境罪;刑事诉讼程序与人权保护;计算机犯罪与其它信息犯罪;国际刑法的地区化。根据几年来分别在加拿大、西班牙、德国和芬兰举行的预备会所提的决议草案,大会分题逐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一社会科学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与社会历史的发展一样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对此 ,甘雨沛教授曾颇有感慨 :“19世纪的刑法学是合 ,融刑法学、犯罪学、诉讼法学、行刑学为一体 ;20世纪的刑法学是分 ,除上述学科相继独立外 ,还出现一些边缘学科 ;将来必走向统一、联合 ,成为一个熔刑事立法论、适用解释论、行刑与保安处分论以及刑事政策论等为一炉的全面规制的‘全体刑法学’。它不是过去各学科的简单相加 ,而是在新的观念指导下的升华。”① 此论中的“全体刑法学”的概念乃由19世纪德国著名刑法学家李斯特率先提出 ,它综合了刑事…  相似文献   

13.
2004年9月12日至19日,第十七届国际刑法学大会在中国北京举行,这是该协会成立以来第一次在亚洲召开。会议以“全球化时代刑事犯罪的挑战与对策”为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并就四个专题形成了决议,《国内法与国际法原则下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决议》是其中之一。国际刑法学协会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很高的地位,在国际刑事司法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协会副主席、法国教授瑞纳尔德·奥登霍夫先生称赞这次大会是国际刑法学协会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会议,他认为,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能够在推动全球刑事立法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笔者参加…  相似文献   

14.
高铭暄  王秀梅 《法学家》2002,(4):126-128
一、前言2002年4月21日,由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主办并由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深圳市法官协会承办的“国际刑法问题研讨会”在深圳市召开。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孙在雍先生主持开幕式,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深圳市法官协会会长邓基联先生暨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王顺生先生致开幕词,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国际刑法学协会副主席暨中国分会主席高铭暄教授代表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致词。高铭暄教授在致词……  相似文献   

15.
国际刑法学协会理事会日前决定 ,同意中国法学会以及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的申请 ,国际刑法学协会第 1 7届大会将于 2 0 0 4年 1 0月在北京举行。理事会同时确定了2 0 0 4年大会的六项主要议题 ,分别是 :(1 )“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 ;(2 )“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腐败犯罪” ;(3)“刑事诉讼原则在纪律程序中的实施” ;(4 )“一罪不二审原则在国际范围的应用” ;(5)“网络犯罪” ;(6)“国际性贩卖妇女儿童犯罪”。国际刑法学大会每 5年举行一次 ,是各国及国际刑事司法和法学领域的重大集会 ,规模大 ,层次高 ,影响广。国际刑法学协会第 1 7届大会…  相似文献   

16.
<正> 国际刑法学协会第十五届大会,于1994年9月4日至10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中国分会派出了以中国法学会顾问、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主席余叔通为团长、马克昌、杨敦先、丁慕英、单长宗和樊凤林为团员的代表团出席了大会。参加这次大会共有62个国家的代表,计1100多人。 按照协会惯例,每届大会期间都举行学术讨论会,就刑事实体法、刑事诉讼法、刑事技术法和国际刑法等方面事先确定的选题,举行地区性预备会议,提出决议草案,在大会上对决议草案逐条进行讨论,然后通过对各国没有约束力的学术决议(属于建议性质)。大会另一项重要议程是进行换届选举,选出新的理事会。  相似文献   

17.
王凌皞 《法学研究》2013,(1):107-122
《四库全书总目》政书类法令目按语说:"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刑(法)如此,刑法学如何?刑法学家又如何?如果说"国家不幸诗家幸",那么刑法学家则相反,国家不幸,刑法学家亦必不幸;而盛世虽不尚刑,但刑法学家却有幸扶翼社稷,  相似文献   

18.
贾宇,1963年2月生,青海省贵德县人。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西北政法大学校长。1979年—1986年在西北政法学院学习,先后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1992年考取武汉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刑法学家马克昌教授,1995年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1986年起  相似文献   

19.
《中国法律》2009,(6):2-32,62-90
马克昌 马克昌,1926年生,河南西华县人。1946年秋人武汉大学法律系学习,1950年毕业留校后即被送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班,师从前苏联刑法学家贝斯特洛娃教授专门从事刑法学研究,1952年返回武汉大学任教。  相似文献   

20.
陈明华教授 ,男 ,1 944年生 ,陕西铜川市人 ,1 968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法律系 ,1 982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获法学硕士学位。1 985年至 1 986年在前苏联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研修刑法学与犯罪学。 1 993年在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法律系作高级访问学者 ,先后师从著名刑法学家、功勋科学家H·A·别利西耶夫和H··库兹涅佐娃教授。现任西北政法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系省部级重点学科刑法学学术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法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