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韩非子·说林上》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典故:商纣王使用象牙筷子,其叔父箕子见到之后十分担忧和害怕。箕子认为,商纣王既然已使用了象牙筷子,那么必然不会用陶土烧制的器皿盛汤,一定会用犀牛角或玉石做的杯子,而玉石杯子盛的、象牙筷子夹的,一定不会是豆类、野菜这样  相似文献   

2.
见奢思箕子     
见奢思箕子杨春蕖箕子者,何许人也?《上古史演义》中讲: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纣王登位之初,天下人都认为在这位精明国君的治理下,商朝的江山一定会坚如磐石。一天,纣王命人用象牙做了一双筷子,箕子见了,劝其收藏起来,而纣王却十分高兴地使用这双象牙筷子就餐。这...  相似文献   

3.
正"以小见大",即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有的时候,细微的东西往往反映事物的发展本质,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忽视不得的。箕子发现商纣王的生活越来越奢侈腐化,他问宫中侍从:"现在,纣王吃饭时还用筷子吗?"侍从说:"不再用竹筷子,已经改用象牙筷子了。"箕子说:"用象牙筷子,必须要配玉器啊。用象牙筷、玉器皿,还会吃一般的饭菜吗?必须要吃山珍海味啊。吃山珍海味,还会住苇草屋子吗?必然要盖楼阁啊。"侍从说:"你分析得很对,  相似文献   

4.
商纣王得到妲己后,两人形影不离,如胶似漆。一天,宫里病死了一头大象。纣王便命令能工巧匠将象牙做成一副象牙筷子,供妲己使用。匠人把象牙筷子做完献给纣王时,恰值诸大臣退朝。一时间大家争相观看,纷纷赞扬。唯有大臣箕子站在一旁一言不发,摇头叹息。众人不解其意,箕子捋须道:  相似文献   

5.
殷 朝末代君主纣王 ,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由于他的奢侈残暴 ,导致了殷朝的灭亡。纣王初即位时还未暴露出他的荒淫暴虐。有一次 ,他让工匠做了一双象牙筷子。大臣箕子看到以后 ,就害怕起来 ,因为他预见到 :拿象牙筷子绝不会在泥土制造的器皿中去夹食 ,势必要用犀牛的角、精美的玉来制作杯盘 ,象牙筷子、角杯玉盘又怎能盛一般的羹汤呢 ?肯定要吃牛、虎、豹胎熊掌之类的珍贵食品 ,而吃了这类食品 ,又怎能穿着粗劣的衣裳 ,住在茅屋土舍里呢 ?必定要穿锦衣住金殿才匹配呀……箕子一边叹息一边自言自语地说 :“唉 ,纣王用上了象牙筷子 ,这仅…  相似文献   

6.
从“纣王象牙筷子”说起……山东孟韬《韩非子》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纣王让人用名贵的象牙做了一双筷子,丞相箕子知道后表现出深深的忧虑,他说:"用了象牙筷子,就不会再用陶土碗碟来盛菜饭,必须用玉杯五盆才相称;用了王盆和王杯,也就不能再盛那些粗菜粗饭了,...  相似文献   

7.
《韩非子·喻老》中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贵为一国之君的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就让身为三贤之一的太师箕子感到恐怖,原因在于,箕子害怕的不是象牙筷子本身,而是由象牙筷子引发的一系列后果。  相似文献   

8.
正国人就食,传统用筷。然于其使用,却有天壤之别。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王公贵族多用精美绝伦的金银筷、象牙筷,平民百姓只能使用普通的竹、木筷。《韩非子·说林上》中就曾讲述过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纣王请人为自己精制了一双名贵的象牙筷子,箕子见了十分担忧。他认为,一旦有了象牙筷子,纣王就再也不会用陶罐土碗盛饭菜了,一定要用明犀碧玉做的碗盘来相配;用了玉杯和象牙筷子,就绝不会用来盛小米蔬菜,势必要  相似文献   

9.
正近来读到的一篇文章中提起已经很少使用的一个概念——"滑坡谬误",泛指各种未有充分证据,便轻率断定因果关系的不当推论。有趣的是,文章中还拿成语"象箸之忧"举例。起初心生疑窦,最终豁然有悟。"滑坡谬误"是夸大每个环节的因果强度,而得到不合理的结论。背后的思路却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大概是中国传统一直教导对坏事情要防微杜渐。如同"象箸之忧"的缘由,从筷子逐渐过渡到杯子、饮食、衣服、住所……故而,"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最终推演出,一双象牙筷子毁掉一个泱泱大国。  相似文献   

10.
桑林峰 《学习月刊》2014,(17):14-14
保持定力,终无败事,当“慎”。我们常说,要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慎好。除此之外,还应慎染。 《墨子·所染》记载一段故事,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日:“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相似文献   

11.
1931年11月7日,是个很值得纪念的日子,所以就选择了这个时间作为故事的题目。一瑞金叶坪毛泽东居室里,桌上的小闹钟指到凌晨两点了。毛泽东仍然容光焕发,毫无倦意地就着马灯翻开记事本,用毛笔郑重的写下1931年11月7日几个字。贺子珍将毛泽东白天穿的那套灰色红军服铺在门板上,用盛着开水的铜壶在衣服上熨烫了好几个来回。见毛泽东仍在专心挥毫,关心地说:“润之,现在都两点了,早些睡吧。明天,嗬,不是,今天早上七点钟你还要和朱老总一起检阅呢。”毛泽东从烟盒里抽出一枝烟,继上火,重重地吸了一口,笑着对贺子珍说:“你不也跟我一样没休息嘛。我睡不着呀。子珍,你知道我在想什么?11月7日,是个吉祥的日子,14年前的这一天,在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隆隆炮声,迎来了世界上第一个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世界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我没有去过俄国,没有见过列宁,但我十分钦佩列宁的创造与胆识,十分赞赏俄国人民的选择。我在十多年前就说主义是一面旗帜。我立志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全副精力去寻找与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的结合点,在罗霄山脉我当过革命的‘山大王’,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1927年在汉口‘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