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辛 《党史文汇》2008,(1):49-52
左联的文学 左联作家们置身文化围剿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仍然毫不气馁,短短6年间,在各种报刊发表了大约1500篇各类作品,出版小说集、散文集、诗集、戏剧集、电影文学剧本、文论集和翻译文学作品488种(部),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抨击黑暗、讴歌光明的文学作品,给人民灌注力量与信心,激励他们去改造生活、争取祖国解放,其中鲁迅的《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茅盾的《子夜》,夏衍的《包身工》等早已成为我国新文学的经典,为人们所熟知;鲁迅的许多杂文名篇和其他作家的一些作品.人们百读不厌.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11,(4):67-67
周恩来在南开大学读书期间,精读和涉猎了中外思想家,如顾炎武、王夫之、梁启超以及欧洲卢梭、赫胥黎、亚当·斯密等人的著作。他在博览的同时,以审慎求真的态度“对于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周恩来在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后,将其与孟子的思想进行对比,于1915年秋天在《子舆氏不言利,司密氏好言利,二说孰是?能折衷言之与?》一文中写道:国家适值存亡之秋,如何拯救中国,有的主张“必自正人心始”。有的则主张“国富则民必强。  相似文献   

3.
焦裕禄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穆青与冯健、周原同志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990年,李雪健主演的电影《焦裕禄》正式上映。一篇通讯和一部电影,已经把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的形象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用长篇小说的形式再次书写焦裕禄,还有没有必要?这是我在面对长篇小说《焦裕禄》时,不由自主产生的疑问。  相似文献   

4.
《廉政瞭望》2009,(7):8-11
也许你恰巧看过那部横扫8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也许你很熟悉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问题与选择是这部电影和这档节目的核心精髓。其实,对于一个基层政府来说,接待工作就像这个游戏,随时都有下一道题,正确的答案在无数选择中若隐若现。是呈现实情还是选择性失忆?是扎实做好工作本身还是同样要准备好接待中的“必修课”?基层政府公务员的工作有相当时间和精力都在作这个并不快乐的游戏。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08,(8):52-52
据王湘江、曾虎在6月30目的《北京青年报》上介绍:去年,刚刚履新半年的潘基文在为美国《新闻周刊》撰写的一篇文章中透露,多年来,在他的钱包里一直放着一张特殊纸片,上面摘录了《论语》中有关年龄与人生阶段的名句。不久前,记者来到位于联合国大楼的秘书长办公室,对即将于7月初访华的潘基文进行专访。这位年逾花甲的韩国前外长说起《论语》来如数家珍,展现出了鲜为人知的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在受到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影响,”潘基文说,“目前,孔子的很多教诲仍在为我指引方向。”他说,他一直在努力从《论语》等中华文化经典中汲取智慧、经验和为人处事的原则,无论是履行公务,还是处理个人私事,  相似文献   

6.
王建堂 《学习月刊》2009,(1):51-51,56
传统的《论语》解读,大都停留在政治、思想、教育、伦理层面,由于其总体上的复古、保守、教化倾向,似乎与科学风马牛不相及。殊不知.这是一种定势化的历史误读。《论语》中虽不会有现代意义上的、系统的科学思想,但其处于萌芽状态的科学元素,还是值得发掘、肯定与张扬的.  相似文献   

7.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的第一次批判运动。它对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活跃,许多著述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反思和探讨了这场批判运动.并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研究特点和成果。这些成果主要精中在对武训和武训精神、电影《武训传》的评价,对《武训传》批判的原因及其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越剧这个剧种擅长表现古典题材,所以我们演古装戏比较多,也考虑编些现代戏。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编剧徐进就选了《红楼梦》这个题材。记得第一次演出是在共舞台,那是1958年的2月18日,正好春节期间,连演了54场,场场爆满,据说观众有8万6千多。到了1959年,我们团带了《红楼梦》《追鱼》和一台小戏到了北京,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夏衍、周扬和孙维世请我们吃饭时,夏衍说:“这次献礼的节目中,就你们的越剧和红线女的粤剧最受欢迎,好多人来问我要票子,我只能躲起来了。”孙维世说她看戏是很理性的,一般不会哭,但看了我们的《红楼梦》,还是禁不住眼泪盈眶。  相似文献   

9.
杨俊 《党建文汇》2006,(4):47-47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简称《馒头》)“恶搞”了一把陈凯歌的电影《无极》,在全国引起了巨大轰动。陈凯歌历时三年,耗资巨大的《无极》到底成就了谁?  相似文献   

10.
“保民”思想是孟子王道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寿在写作《三国志》时,充分利用并发展了这一理论,主要体现在陆凯等人的传纪中,其主要思想有二:(1)要保昊国,必先保昊民;(2)提出了“以贤为本”的主张和“保民”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Iiianyi 《党课》2012,(2):120-120
第一次聆听这首作品是30多年前从罗马尼亚故事片《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中。这是我国上世纪70年代引进的~部描写作曲家生平的电影。依稀记得好像和阿尔巴尼亚故事片《小贝尼》还有罗马尼亚故事片《爆炸》以及《沸腾的生活》等差不多同时间引进的。时隔多年,渐渐地对当时很多电影的情节都忘记了,但两部电影的主题音牙;却始终忘不了,一部是《沸腾的生活》中浪漫的主题曲,另一部就是《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中的小提琴曲《叙事曲》。在那个年代。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完全正确的,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宣言》1872年德文版所写的序言中强调说:"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那么,这些完全正确的原理指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石刻 《党建文汇》2011,(4):45-45
电影版《武林外传》的热乎劲儿还没过,《将爱情进行到底》的电影版续集又在众人的期盼中上映了。两部电影都沿用了电视剧的原班人马,还未上映就已让观众惦记了好久,都希望到电影院去重温过去的美好回忆。即将面世的还有电影版《奋斗》,据说《潜伏》《士兵突击》的电影套拍项目也在推进中。热门电视剧套拍电影形成了一股新潮流,这也算是中周电影市场空前繁荣的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14.
江青给林彪照相是毛泽东有意安排。还是林彪请江青搭桥求见毛泽东? 1971年6月9日.江青在钓鱼台亲自给林彪拍摄了一张手捧《毛泽东选集》的免冠照片,起名叫《孜孜不倦》,并发表在1971年8月1日出版的第七、八期《人民画报》合刊和《解放军画报》合刊上,署名“峻岭”。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11,(12):F0004-F0004
长影集团的前身长春电影制片厂从1945年10月1日成立至今,作为我党最早创建的电影生产基地,拍摄了大量的革命优秀电影,如《白毛女》、《甲午风云》、《刘三姐》、《董存瑞》、《五朵金花》等。其中《保密局的枪声》创造了六亿人观影的历史记录。长影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聚集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业务骨干,被誉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党报研究》2006,(4):32-32
新时期晚报的社会新闻应关注哪些热点?怎样在与都市报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如何进一步加强与读者的互动?2006年全国晚报社会新闻年会在拉萨召开。会上,《今晚报》《扬子晚报》《钱江晚报》《西安晚报》《齐鲁晚报》等全国各地30家晚报的代表,就新时期社会新闻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拒绝堕落     
夏康达 《党课》2011,(22):122-123
不知道为什么,我写这篇文章时,立即想到了王蒙先生1993年发在《读书》杂志上的《躲避崇高》。早年写了《青春万岁》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王蒙,怎么会主张“躲避崇高”呢?不过在当时的语境下,听到这句话,并不很吃惊。  相似文献   

18.
王树人 《党史纵横》2009,(10):40-42
人民出版社于1952年7月1日出版发行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载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在此文页一正文的下面,印有编辑者的这样一句简单的注释:“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通信,是为批判当时党内的一种悲观思想而写的。”谁都知道,写信应该是写收信入的称呼的,但这封信却没有,正文中也没有提及收信人的姓名。那么,毛泽东这封信是写给谁的呢?“批判党内的一种悲观思想”为何要给一个人写信呢?编辑者又因何不把收信人的姓名告诉读者、而把一封信以一篇文章的形式发表呢?  相似文献   

19.
周益  李诚 《廉政瞭望》2008,(3):24-25
近日,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张平当选为山西省副省长。张平以系列“反腐”巨著知名于世,获奖无数,而据其作品改编的电影《生死抉择》,当年振奋全国。然而,他亦因《法撼汾西》《天网》而坐上被告席,十年官司缠身。 无论是作家张平,还是高官张平,他永远保持着与名气不相符合的低调。从作家到副省长,张平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20.
张结海 《奋斗》2006,(7):60-62
一部电影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力?看了《罗马假日》你还无法回答,因为罗马本来就是一座伟大的城市。但是奥地利毗邻德国边境的小城、莫扎特的故乡萨尔斯堡则主要是因为《音乐之声》而出名的。至少在中国,知道《音乐之声》的人远远多于知道萨尔斯堡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