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3月5日,是敬爱的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他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统战、科技、教育和文艺等方面的许多重要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不懈追求和奋斗的一生。学习周恩来同志的崇高精神,对于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在全省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鼓舞全省人民为“搞好二次创业,实现富民强省”的跨世纪战略目标而奋斗具有重大的意义。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的海     
周恩来生前十分关注祖国的统一大业。早在大革命时期,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就特别注意吸收台湾青年入校学习。当时在周恩来所领导的中共两广区委下面,专门设置了组织台籍同胞进行革命活动的台湾区委。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又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一道主持和筹划了我们党的对台工作。1975年底,周恩来以重病之躯,在体温高达39℃的情况下,仍然在病榻上吊着输液瓶,和对台领导小组负责人谈对台工作,询问台湾近况和在台老朋友的情况。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根据周恩来生前的意愿,将他的骨灰盒安放在台湾厅。周恩来为了台湾回归祖国,贡献了毕生的心力。  相似文献   

4.
陈慧  江涛 《党史文汇》2018,(3):34-36
正周恩来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并深受其影响。他既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也是情同常人的普通人,更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人。他有着普通人的亲情友情、乡情和师生情。他的人情味中既有与我们每个人相同的地方,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晚辈,  相似文献   

5.
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和红军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8月4日至6日,党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附近的沙窝召开会议之后,周恩来同志因疲劳过度,营养不足,再加上自然环境恶劣,终于病倒了。周恩来同志从8月初就开始腹泻,大使中有脓、血和粘液,体温从38℃上升至40℃,全身逐渐发黄,神智不清以至高烧昏迷,病情发展快、病势重。化验了大便,发现有阿米巴原虫。中央决定将我从长期患病的王稼祥同志身边调来,给周恩来同志治病。我给他做了身体检查,发现肝脏肿大,下缘竟达到右肠骨窝,右侧下胸及上股肿胀,胸围右侧比左侧大四…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1998,(1)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周恩来与基辛格进行了会谈。最后要草拟一个谈判声明。基辛格拿出的声明草案中写着:“中国政府向尼克松发出访华邀请,尼克松表示乐于接受。”我们不接受这个句子。我们希望改写:“尼克松愿意访华,我们就提出邀请。”美方不同意。双方谈了几个小时就僵在那儿。这时候,留下黄华和他谈。第二天早上,会谈再度进行,基辛格有点儿急了。因为他中午就得离开。在华期间又不能和美国通话。如果声明没谈成,就都吹了。这时,周恩来也急了,马上召章文晋去汇报。他一看草案,就说:“这问题很简单,在我方的字句…  相似文献   

7.
1960年4月28日晚上,周恩来出访尼泊尔在加德满都举行记者招待会,一位西方记者问他:“总理阁下,您作为一位60多岁的老人,身体、气质都这样好,比您的实际年龄看上去要年轻得多,请问您是按照什么样的生活习惯生  相似文献   

8.
从首都机场到北京市区的路上,有一条军用电缆,虽然没有埋入地下,但也隐藏在大树杈背后,一般不易发觉,却被周恩来看见了。有次送柬埔寨的宾努亲王去西北,飞机起飞后,周恩来叫北京市和民航局的几位负责人一起到二号楼开会。会前,周恩来对紧挨着他坐的吴德说:“来机场的路上,有一条裸露的军用电缆,你看见没有?”吴德不好意思地摇摇头,“没有看见。”周恩来侧转身,面对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你呢?你看见了吗?”吴忠也笑得不那么自然,晃晃脑袋:“我也没注意到。”  相似文献   

9.
1965年春节刚过,江苏省淮安县城郊公社闸口大队第五生产队收到一张从北京寄来的汇款单,金额70元。汇款人是周恩来。周总理为啥要向俺生产队汇款?会计王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看央视"艺术人生"节目,看到对周恩来的扮演者王铁成的现场采访。王铁成扮演的周恩来与生活中的周恩来一样逼真,人们都感到神奇,王铁成现场揭示了这个秘密。他首先谈到了周恩来的"修养",王铁成就是掌握了这一点,才出神入化。人们常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一个人走路,慢了就显琐碎,快了就显得忙迫,周恩来从小就深得家传,步子是有节拍标准的,王铁成现场给观众演示了一  相似文献   

11.
张波 《党员文摘》2008,(1):10-11
周恩来一生克已奉公、清廉无私,堪为后世楷模。他身为一国总理,在世时竟清廉得经常是囊中羞涩。  相似文献   

12.
有一次看央视“艺术人生”节目,看到对周恩来的扮演者王铁成的现场采访。王铁成扮演的周恩来与生活中的周恩来一样逼真,人们都感到神奇,王铁成现场揭示了这个秘密。他首先谈到了周恩来的“修养”,王铁成就是掌握了这一点,才出神入化。人们常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一个人走路,慢了就显琐碎,快了就显得忙迫,周恩来从小就深得家传,步子是有节拍标准的,王铁成现场给观众演示了一下——那就是周恩来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秦九凤 《党史博览》2001,(2):16-21,50
看了标题,也许人们会哑然失笑,周恩来哪来的子女? 1952年秋天,周恩来、邓颖超到上海检查工作期间,会见了在华东幼儿园当保育员的表姐龚志茹。周恩来称赞了幼儿工作者的辛勤劳动,鼓励他这位表姐为之献身。可是,一说到孩子,龚志茹不无惋惜地说:“美中不足的是,你们没有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的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纪念日。 一提起周恩来的名字和风范,人们都会肃然起敬、心向往之。为什么在周恩来身上具备如此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如此非凡的人格魅力?我想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四次比喻,从中不仅可以领略他的伟大风范,而且可以学习他的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生前曾明确提出,死后将他的尸体火化,把骨灰撒向祖国的江河大地。但谁也未曾想到,在他的骨灰盒问题上会出现争议。 人们觉得,周恩来对中华民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骨灰应该放在一个既庄重又高贵的骨灰盒里,只有这样,才能表达亿万人民对周恩来的崇敬心情。但与周恩来朝夕相处的邓颖超同志不同意。她认为,恩来生前一向反对奢侈,死后用普通骨灰盒就可以,  相似文献   

16.
父亲(沈苏儒)说,在他的一生中,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是处境最为复杂困难的时期。那个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年代,每次政治运动的主要对象,总是知识分子,因为在知识分子的档案里,总能找到材料,可以作为整肃的根据。  相似文献   

17.
《党史纵览》2013,(11):55-55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字翔宇。1910年春,随伯父离开淮安,先后在奉天省银州(今辽宁铁岭市)银岗书院和奉天(今沈阳市)东关模范学校读书。1913年6月至1917年6月,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1917年9月,赴日本留学。由于叔父逝世,经济上困难.国内反段祺瑞卖国运动兴起等原因,周恩来在日本没有考上大学,后又回到天津,报考了南开学校大学部。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的诗     
《党史博采》2001,(12):24
在周恩来的一生中,他不仅爱诗,还写过不少诗,他的诗人气质、诗人风范,使人折服。 1914年,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时,写成两首五言绝句《春日偶成》:“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这是我们所见到  相似文献   

19.
茫茫人海中,有些人去世后不久便被人忘记;有些人活着时便被人忘记,甚至被人厌恶。然而,还有一些人,他们永远不会被人忘记,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周恩来便是其中之一。我心中的周恩来 周恩来这个名字进入我的心里,最早是通过老农民的议论。1948年4月、5月,周恩来随中共中央机关曾到过我的家乡河北省阜平县,村里的农民经常怀着崇敬的心情议论他。这些议论,在我幼小的心灵扎了根。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严于律己,在公私分明方面堪称楷模。近日读书,就读到了他有关这方面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