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丽 《公安教育》2013,(1):64-67
<正>公安院校招录体制改革是受到党和国家、公安部及各级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的公安人才培养工程。如何构建以培养公安复合型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体系,是当前公安院校关注的热点。要培养和造就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公安专门人才,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实训教学作为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的结合点,这是公安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与关键。各公安院校已经开始了积极  相似文献   

2.
金诚 《公安教育》2023,(5):45-49
<正>实战是连接公安院校和公安机关、公安工作的桥梁,是检验公安院校教育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公安实战化教学是由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培养资源决定的,是有效达成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路径。离开了公安实战化教学,公安院校办学就没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中共中央对加强新时代公安教育工作提出:“坚持战斗力标准,立足实战化要求,加强专业化训练,完善公安教育训练体系”,要求公安教育要贴近实战,注重实战、实用、实效。2021年,公安部要求强力推进部、省两级35所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健全校局协同育人机制,推进公安院校与同城公安机关深度共建、与警种部门“结对”共建。这些都为公安院校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4.
正公安院校是培养公安专门人才的主阵地,是提升公安队伍整体素质的源头。近年来,不少地方公安院校采取多种形式与公安机关开展合作,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与警务实战创新融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缩短了院校教育与公安实战需求之间的差距,在深化公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校局合作尚处于自发、松散型阶段,存在思想认识不统一,目标定位不清晰,体制机制不健全、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在  相似文献   

5.
正公安院校作为行业院校,是培养公安后备人才的主要源头。以公安机关人才需求为导向,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是公安院校的办学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也是公安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实践"进行综合改革的迫切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必须实战化。基于此,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载体和平台,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公安执法人才是公安法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为此,许多公安院校对此做了积极  相似文献   

6.
于群 《公安教育》2008,(10):45-46,56
公安院校的实习工作,是通过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的协商与合作,组织公安院校学生以参加和体验公安实践为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它既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中教学工作的延伸和拓展,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和主要渠道,对于培养应用型公安专门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年的实践证明,注重调动和发挥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的双重积极性和实现双方的优势互助、合作双赢,以在公安机关建立实习基地的方式为基础和纽带组织开展实习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7.
郝宏奎 《公安教育》2012,(10):48-52
<正>公安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一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重要职能。其中,专业人才培养是公安院校四大职能中首当其冲的职能。公安院校向公安机关输出的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在人才的多元素质和能力结构中,公安专业技能备受培养单位(公安院校)、用人单位(公安实战部门)和广大公安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公安教育发展“九五”计划》提出“公安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公安工作、公安队伍建设实际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需施教,学以致用,注重实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较高政治业务素质、执法水平和实战本领的公安民警”。为了提高人民警察的执法水平和查缉犯罪活动的能力,强化人民警察战术意识和业务技能训练,公安部于1996年下达的公安院校教学计划中增设了《警察查缉战术》课程,并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安业务教学训练有关问题的通知》(公政教[1997]28号),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公安院校要面向公安实战,突出实战教…  相似文献   

9.
赵颖 《公安教育》2009,(6):62-64
当前,以提升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实战能力为目标的警察教育训练改革与探索,在各级公安机关、公安院校的努力下,得到了不断地推进与深化,特别是“大教育、大培养”观念的提出和确立,进一步促进了公安教育训练水平的提高,也取得了比较好的培训效果。作为公安教育训练主渠道和生力军的公安院校,如何适应社会发展与公安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正>培养优秀的具有实战能力的公安专业人才是公安院校存在的价值和使命。公安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素质优良,这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是否符合"需求端"要求的重要衡量标准,检验的途径在于实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作环境与形势的变化,对公安人才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标准与要求不断提高,不仅对现役警察执法行为与履职能力产生压力与挑战,更是公安人才培养"供给侧"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正>实践证明,推进公安校局合作是实现公安教育与公安实战深度融合、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与公安工作需求精确对接的桥梁,也是培养应用型警务人才、攻克公安工作疑难复杂问题、孵化创新警务理论成果的必要途径。而校局合作的深度决定着校局合作的成效。因此,如何突破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构建"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以解决当前公安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言“教、学、研、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代公安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创新,具有鲜明公安教育特色,在推动公安学科建设、提升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实战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网络+’‘智能+’公安高等教育新形态”是公安部提升新时代公安院校协同育人能力的重要部署。  相似文献   

13.
智慧警务对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公安院校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警务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主要由情报分析、电子侦查和取证、数字图像处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开发以及持续学习等方面综合构成。当前,公安院校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存在信息实战化训练滞后、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不完整、教学评价和技能考核体系不完善、与实战单位合作不深入等现实问题。对此,应从科学构建信息技术理论与实战课程体系,逐步完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考评体系,持续加强与实战单位的深入合作等方面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全面培养适应新时代智慧警务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警务人才。  相似文献   

14.
招录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公安民警培养范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文升 《公安教育》2009,(11):56-58
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和造就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公安专门人才。为适应这一要求,公安院校必须适时调整人才培养范式,尽快适应新要求,实现培养目标与培养手段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公安院校作为行业类院校,其学科建设应当坚持应用型定位.但当前公安学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应用型方向,警务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和警务科研等方面不能很好地契合警务实战.警务调研搭建了警务理论与警务实战之间的桥梁,有助于警务人才的培养符合警务实战的需要,有助于"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也有助于警务科研切实地服务于警务实战.为充分发挥警务调研在公安学科建设中的效用,应当争取公安机关的政策支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王婷  殷建国 《公安教育》2014,(12):54-59
<正>"硅谷之父"特曼认为,大学应通过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通过产学研合作,在高新技术成果方面为社会提供服务,成为"研究型大学"。1公安院校职能在于培养公安专门人才、开展公安科学研究、服务公安实战。2而科学研究又是提升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建设发展的基础。公安院校充分发挥自身科研优势,积极面向公安实战,瞄准公安工作  相似文献   

17.
适应公安教育改革需要探索公安教育的职业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探索构建符合公安工作实际、适应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需要的公安专门人才培养体系,是在中央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公安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课题。公安院校如何培养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政法专门人才,如何主动融入公安工作改革发展的大局,在“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中找准目标、明确定位是公安教育人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笔者认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警学合作、走职业化之路是公安院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钱家松 《公安教育》2010,(10):68-72
2010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再次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加强政法工作和政法干部卧伍建设的大局,以造就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政法人才为目标”,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随着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步伐逐步推进,公安院校基本职能主要是服从并服务于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实战需求,  相似文献   

19.
公安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它所培养的学生必须符合公安机关的实战需要。治安业务课作为公安院校培养预备警官的必修课目,在公安院校乃至公安实践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功能,其强烈的实用特色受到学生的普遍重视。笔者从事治安行政管理教学多年,形成诸多想法,现将若干思考付诸文字,借以和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公安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强的现象较为普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公安院校的发展。公安院校应通过加强教师的培训,改善实践场地(基地)建设条件,鼓励教师参与公安实践,强化与公安实践部门、其他院校以及国际的交流合作,建立健全相关机制等路径,提升公安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为公安机关培养合格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