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周恩来与胡志明,一位是中国党和政府的卓越领导人,一位是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他们相交近50年,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周恩来视胡志明为自己的兄长,胡志明把周恩来当作亲弟弟.他们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在中越友谊史上谱写了动人心弦的乐章.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与胡志明,一位是中国党和政府的卓越领导人,一位是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他们相交近五十年,结下了浓厚的革命情谊。周恩来视胡志明为自己的兄长,胡志明把周恩来当作亲弟弟。他们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在中越友谊史上留下了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 20世纪20年代,周恩来和胡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与胡志明,一位是中国党和政府的卓越领导人,一位是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他们相交近50年,周恩来视胡志明为自己的兄长,胡志明把周恩来当作亲弟弟。他们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在中越友谊史上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一 周恩来是于20世纪20年代初,在法国巴黎与胡志明相识的。  相似文献   

4.
晓音 《党史文汇》2000,(2):14-16
1950年初,法国陆海空三军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战火烧到中越边界。越南劳动党领袖胡志明在危难之中,决定到中国来找老朋友毛泽东、周恩来求援。胡志明一行穿越了原始雨林,昼夜兼程17天赶到北京时,得知毛泽东、周恩来已于此前先后去了苏联。于是,胡志明当即决定前往莫斯科,去见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2月2日,胡志明一行在沈阳火车站下车后,在站台上见到了前来迎接他的周恩来总理。两位朋友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早在30年前,他们在法国巴黎相识相交。此刻,胡志明说:“恩兄,多年没有见到你,我心里十分想念。”“老朋友,我也…  相似文献   

5.
张太雷曾经与多位外国革命家共事合作,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越南劳动党创始人胡志明就是其中之一。胡志明(1890- 1969),幼名阮必成,参加革命后取名阮爱国,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期改名胡志明。张太雷与胡志明都是1920年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成员,只是胡志明不是在本国,而是在法国加入法国共产党。1923年,他们相识于莫斯科,随后在中国广州共事,结下了亲密的战友情谊。赤都相识建友情1923年8月,张太雷与蒋介  相似文献   

6.
洪水:1908年10月1日生,越南河内人。原名武元博、阮山。曾就读于河内师范学校,毕业后,追随胡志明去法国,从事革命活动。在巴黎,他认识了周恩来、陈延年、李富春等中国战友。1925年初到达广州并经蔡畅介绍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广州也处于白色恐怖之中。  相似文献   

7.
李家忠 《湘潮》2014,(9):26-28
在1955年授衔的i000多位开国将帅中,有一位越南籍的将军,他就是洪水少将。洪水早年即投身革命,曾三次来到中国。洪水原名武元伯,1908年10月1日出生于越南河内市郊嘉林县。1924年底,武元伯同一些越南爱国青年一道追随胡志明,来到了广州,很快就参加了胡志明创办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武元伯改名为李英嗣。那时反动派常常攻击共产党为“洪水猛兽”,李英嗣便索性改名为“洪水”,以表示自己同反动派针锋相对斗争到底的决心。  相似文献   

8.
1956年11月18日上午10点。越南河内机场。 周恩来总理受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的邀请,率副总理贺龙、外交部部长助理乔冠华等一行,开始了对越南的友好访问。 为欢迎周恩来总理一行,越南方面特意在河内巴亭广场举行了有10万市民参加的群众大会。当汽车进入主席府的院子时,周恩来从车窗里看见,胡志明主席已等候在台阶上迎接。两双巨手紧握的一刹那,多少往事涌上了两位伟人的心头。  相似文献   

9.
《湘潮》2016,(10)
正习近平主席2015年11月5日在越南《人民报》发表文章指出:"洪水响应胡志明主席号召,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参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成为新中国开国将领中唯一的外籍将军和世界上少有的‘两国将军’。""两国将军"洪水,在中、越两国演绎他的传奇人生。★把青春年华献给了中国革命洪水原名武元博,又名阮山,1908年10月1日出生于越南河内市。1923年夏天,年仅15岁的洪水就远赴法国,追寻革命真理。在那里,他结识了越南革命家胡志明和中国革命家周  相似文献   

10.
越南“八月革命“胜利并宣告越南独立之前,胡志明曾多次来到中国,其中,胡志明在桂林约1年的革命活动,无论在越南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史还是在中越关系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彭苏 《党史博采》2020,(3):64-67
越南的洪水将军是我军1955年首次授衔时唯一一位拥有双国籍的将军,他曾三次到中国参加革命,时间长达25年之久。历经广州起义、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参加了长征和抗日战争。他从15岁起就追随越南"国父"胡志明,在漫长的中越两国革命斗争中,与胡志明结下一生的革命友情。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是第一个与越南建交的国家 1945年,越南人民在胡志明领导下发动了“八月革命”,推翻了阮氏封建王朝,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胡志明当选为国家主席.不久,越南又投入了长达八年之久的抗法斗争.1950年1月14日,胡志明发表声明,表示越南民主共和国随时准备同任何愿意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独立与领土完整的基础上与越南进行合作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13.
1941年“皖南事变”后,冯玉样认为蒋介石的倒行逆施为国人所难容,他以头痛为由,请假一月,表示不参加国民党任何会议,上了青城山,以示抗议。不久,越共主席胡志明率越南慰问团要到重庆慰问,途经广西被捕。周恩来闻悉,很快找到冯玉祥,请他设法营救。冯先拜访了苏联顾问团团长朱可夫,还请他到巴县中学他的寓所吃饭,研究胡志明主席被捕一事,一天,冯玉祥又约李宗仁晋见蒋介石,冯玉祥说:“胡志明是否共产党姑且不论,即使是,也是越南共产党。我们有必要和有权逮捕外国共产党吗?苏联顾问团成员不也是共产党吗?怎么就不逮捕他们呢…  相似文献   

14.
一、援外作战: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援越抗法战争。1950年1月,印度支那共产党(次年改称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访问苏联,与斯大林和当时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商讨有关越南革命的重大问题。2月,胡志明向中  相似文献   

15.
胡志明在长达60年的革命活动中,曾多次到过中国,在担任越南国家主席后又多次到中国访问或度假。即使在越南首都河内,他也仍同中国大使馆保持密切联系。同大使馆的联系不拘形式1965年春,我到中国驻越大使馆工作。使馆的老同志曾向我讲过不少关于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和中国大使馆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李家忠 《党史博览》2017,(12):39-42
正胡志明是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他于1969年9月3日逝世,享年79岁。中共中央在致越南劳动党中央的唁电中高度评价了胡志明的一生,其中提到"在中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的岁月里,他几次来到中国,同中国人民患难与共、并肩战斗,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本文讲述的是胡志明在广州从事革命活动的一段重要经历。当时他的名字叫阮爱国。  相似文献   

17.
1969年 9月11日 ,周恩来和柯西金在首都机场会晤。对其来龙去脉,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一)“ 1969年9月11口,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从越南河内参加胡志明主席的葬礼后,突然直飞北京,在首都机场同周恩来就中苏关系的紧迫问题,尤其是缓和边界冲突问题进行了坦率的会晤。”(杨明伟、陈扬勇:《周恩来外交风云》,解放军文艺出版  相似文献   

18.
胡志明一张纸条调动中国8万大军 1954年法国退出越南,美国开始介入越南战争。1955年1月以后,美国向南越派遣大量军事人员,逐步取代了法国在南越的地位,并竭力扶植西贡傀儡政权。  相似文献   

19.
洪水(1906~195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唯一一位被授衔的外籍将军。他原名武元博,又名武鸿秀,越南河内人,在赴法留学期间和胡志明是同学。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聘请苏联专家鲍罗廷当顾问,而胡志明正是鲍罗廷的秘书。胡志明在熟识孙中山后,向他求情道:“孙先生,借您黄埔之宝炉,为我越南锻造几粒火种吧!”这样,洪水等20多名越南青年成了黄埔军校的第四批学员。广州起义后,胡志明让洪水  相似文献   

20.
胡志明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是马列主义,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其重要补充。胡志明对新三民主义的认识有一个逐渐升华和提高的过程。1924年11月前,他认为新三民主义是"一个改革的纲领",之后把新三民主义概括为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三个原则,并以此作为越南的民主革命纲领。1927年前,他对新三民主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层面。1927年至1945年间,他将新三民主义运用到越南民族解放革命运动中,并发展成为具有越南民族特点的三民主义,即民族独立、人民自由、改善人民生活,其核心是民族独立。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后,他在治国纲领中运用三个原则,争取越南民族统一,扩大民权,发展民生。随着越南历史发生巨大变化,胡志明对外来理论的研究和吸收逐渐从新三民主义转到毛泽东思想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