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5 毫秒
1.
尼采在西方哲学史上是一位极富争议,却又影响重大的哲学家,他在道德哲学上也有其独到的见解,不过尼采的道德哲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德哲学或伦理学,而是一种生存意义上的强力意志伦理学。他一方面要打破传统的道德价值判断,反对基督教道德;另一方面又要建立一种新的道德价值谱系,即强力意志伦理学。对尼采伦理思想的探析,不仅对新时代伦理思想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我们更深层次了解尼采的哲学思想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学术界一些学者认为形而上学思想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研究意义了,并且认为形而上学思想给人们的研究往往带来反面效果。其实不然,我们应该用一种研究的态度而非拒斥的态度来对待形而上学,因为形而上学问题一直是哲学探讨的重中之重,对形而上学思想的不同理解和认识也体现了中西哲学精神的差异。笔者试图从形而上学概念的源起出发,梳理形而上学思想的发展脉络,探讨形而上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康德法哲学视野下的“动物权利论”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拴林 《时代法学》2010,8(4):33-39
当代动物权利运动的主将汤姆·雷根提出的动物权利论遮蔽了道德共同体成员的理性和道德义务这两个道德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忽视了理性、义务在构建道德共同体中的必要性,也不能在逻辑上全面地说明动物与人类之间以及动物之间的关系。康德主义的道德哲学则仅通过“实践理性”这一标准,即可合理说明人与动物在道德上的不同地位,也能更好地解释和指导人类利用和保护动物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正> 康德于1797年发表了《道德形而上学》。此书分上下册,上册为"法的形而上学原理",下册为"道德的形而上学原理"。1887年 W·黑斯蒂(Hastis)把上册译成英文,题名为《康德的法律哲学》。康德的法律哲学,十九世纪在欧洲有很大影响。"法的形而上学原理"被译成多种文字,就英文版而言,也有好几种译本。1965年纽约还出版了 J·拉迪(Ladd)的新译本。在德文中法(Recht)一词尚有权利和正当的含义,康德与黑格尔使用"法"时,主要  相似文献   

5.
社会理论中的惩罚:道德过程与权力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惩罚是法律与社会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论题。在惩罚问题上,涂尔干和福柯对于近代以来残酷惩罚的衰落,以及从酷刑到监禁的历史变迁都做了分析,并且都触及到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相互加强、螺旋上升的现代趋势。而在分析思路和认知态度上,二人却表现出明显不同。关于惩罚,涂尔干坚持一种道德观点,视惩罚为道德过程,而福柯则坚持一种政治观点,视惩罚为权力技术。由这两种不同的典型观点,可以洞察人和国家在现代社会所遭遇的道德和政治困境。就此困境而言,在现代进程中,维护和加强人和国家的道德向度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武阳 《政法学刊》2012,(1):21-24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第一卷第七章第六节中论述"中国的奢侈"问题时,认为中国各个皇帝们所实施的道德性措施实际上具有理性经济考量的特质。对于其中反映出的道德哲学要求与经济理性考量的应然关系问题,传统理论的论证虽然有合理之处,但严格来讲也具有极大的不足。法律哲学的历史恰就是以道德哲学为基础的法律观与以经济理性为标准的法律观的互动史,因而通过法哲学中介并证成道德哲学要求与经济理性考量之间的应然关系极为便利。从法律哲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来看,道德哲学要求与经济理性考量之间可以用一种新型关系来说明,当道德哲学要求与经济理性考量化约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时,作为论证中介的法律哲学可以证明,道德哲学要求与经济理性考量完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呈现亲和状态,共生于一定的制度性因素中。  相似文献   

7.
在道德哲学的视阈中,作为精神结构的社会心态,其和谐体现为在"道德世界"和"伦理世界"中预设着的一种精神本性的统一性,即个体自身、道德与自然、特殊与普遍、个体与实体之间的统一状态及其应然关系.如果把实体与个体关系中两者的位移与置换看作是伦理世界中"精神性"心态结构的第一次异化与裂变,那么,在道德世界中的自我同一性危机以及动力机制中道德自我意识执着于某种"自然性"则是伦理精神和社会主体心态精神结构的现实性异变.因此,现代性社会心态失序根源于以"自然规律"僭越"道德规律"、以个体本位理性取代"单一物与普遍物统一"的"精神".基于此,本文揭示了社会心态结构与当代道德哲学和道德建构中的一些现代性难题的内在相关性并为社会心态的调适提供某种可能的伦理路径.  相似文献   

8.
孙迪 《法制与社会》2010,(22):288-288
西方自然法思想导引着西方法律制度的方向与发展,成为西方法律与道德哲学之光彩夺目的思想瑰宝,其所引发的讨论涉及人权、正义、自由与道德等诸多方面,故对自然法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古典时代自然法的发展为着手点加以评论。  相似文献   

9.
王静婷 《法制与社会》2010,(25):163-164
公共性是政府的根本属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同时对公务员道德责任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公共性在新的时代有了新的要求,如公正性、回应性、伦理性。公务员的道德责任在公共性的特殊要求下也具有了新特点,同时对道德责任的实现路径也是一种考验。只有国家、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公务员道德责任的实现才能成为可能,我国的行政文化建设才能登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陈义平 《现代法学》2005,27(3):175-178
康德围绕解决“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如何可能”这一法哲学问题,通过权利的普遍原则论证了权利的道德哲学基础、权利对于道德的优先性以及一个公民社会的私人权利原则是如何可能的;通过法治的理想社会原则论证了人的两重性、法治国原则以及一个永久和平的伦理的世界共同体是如何可能的。康德法哲学的古典自由主义传统、自然法思想、宪政理念和法治理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