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流动人口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并在90年代发生了一次流动结构模式的迁移,即是由分散的"单身外出"转变为集中的"举家迁徙",呈现出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本文指出流动人口其社会属性的天然出身隐含了在这个"家庭化"的趋势中,流动人口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在面临已为规制的以定居者子女为客体的教育政策时会不自觉的产生许多冲突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流动人口规模控制目标屡设屡破的历史事实已经说明了历史上目标设置的不合理和不科学。这种目标设置的不合理根本上在于人口预测方式的不合理。用于人口预测的数据的失真与人口预测模型本身的缺陷导致了人口预测方式的不合理。北京市流动人口规模调控目标的设定必须以流动人口调控的定位变迁为前提,主动放弃设定单一的、静止的数据指标作为目标,转向以人口规模、结构、分布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和谐关系作为制定调控目标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开始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与此同时,在现代风险社会中,独生子女死亡风险也随之提高,由之产生的失独家庭成为了当代中国社会关注的热点,他们由于丧失唯一的子女而处在社会的边缘,面临多重困境,因此本文在总结我国失独家庭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尝试从情感依附理论的视角出发,依次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失独家庭面对子女死亡的情感依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总体呈现"双增"特点,即适龄流动人口子女数量逐渐增加,初中后教育的需求意愿日益增强。流动人口子女在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在城市接受初中后教育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调控困境的宏观调控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煌 《法制与社会》2010,(1):108-109
随着国内房价高企的现状,越来越多的人呼吁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政策调控过高的房价。本文试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以及采取何种调控手段以解决目前房地产业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北方法学》2018,(1):26-36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孝"由祭祀、对祖先的追思,演变为子女对在世父母的"养亲""敬亲",直到后来的"顺亲"。孝在中国传统社会具有一定历史合理性。从成本收益视角看,它是将子女视为一种私有的投资,通过"孝"的伦理观和制度体系的强调来实现自身投资的风险控制和收益的最大化。"孝"在当下中国社会依然有诸多体现,很多人也试图将其视为解决当前家庭及社会关系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良方或良方之一,并进行大力倡导。然而"孝"本身所蕴含的单向度的义务性强调以及隐藏其中的成本收益依据,使得孝在解决当前诸问题时面临诸多困境,甚至因其与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不符而对现代家庭社会关系的长远解决带来风险和阻力。或许寻求当下中国家庭社会关系的新纽带会能更有利于解决当前乃至今后中国家庭社会关系诸问题,那或许是法和爱。  相似文献   

7.
应金龙 《法治研究》2009,(6):100-104
流动人口犯罪已成为当前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探索流动人口这一庞大而又特殊群体犯罪的司法有效性,笔者另辟蹊径,以实证的方法,分析了我国的人口结构、流动人口犯罪状况和犯罪的本质原因,认为人口红利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妥善处理人口红利期所带来的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是正确把握人口红利期挑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人口红利因素.是解决流动人口犯罪的策略基础。以人口红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流动人口犯罪的归罪、量刑、诉讼权利保护和预防犯罪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现代刑事政策是国家和社会整体以合理而有效地组织对犯罪的反应为目标而提出的有组织地反犯罪斗争的战略、方针、策略、方法以及行动的艺术、谋略和智慧的系统整体。"构建和谐社会"的元政策、"综合治理"的根本刑事政策、"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刑事政策、"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方针以及"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构成当代中国少年犯罪的刑事政策基础。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位一体"的少年犯罪防治体系,则构成当代中国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本体。只有在刑事政策基础与刑事政策本体的互动与一体的考察中,才能真正把握当代中国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全貌与本相。  相似文献   

9.
现代刑事政策是国家和社会整体以合理而有效地组织对犯罪的反应为目标而提出的有组织地反犯罪斗争的战略、方针、策略、方法以及行动的艺术、谋略和智慧的系统整体。"构建和谐社会"的元政策、"综合治理"的根本刑事政策、"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刑事政策、"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方针以及"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构成当代中国少年犯罪的刑事政策基础。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位一体"的少年犯罪防治体系,则构成当代中国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本体。只有在刑事政策基础与刑事政策本体的互动与一体的考察中,才能真正把握当代中国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全貌与本相。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频繁,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的犯罪现象亦凸显出来。因此,如何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过程中,发挥刑事司法惩治和预防流动人口犯罪的职能作用,成为刑事法学界和社会各界思考的重大问题。4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研中心和北京市怀柔区检察院联合主办学术研讨会,共同探讨"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下流动人口犯罪司法应对"问题,来自高等院校、检察系统的专家学者等分别对流动人口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