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这一部分,要着重把握改革的性质、目的、任务及判断标准。要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它方面的体制,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改革是为了人民,改革要依靠人民群众;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是“三个有利于”标准。  相似文献   

2.
杨启先指出,目前我国的改革进入了一个艰巨和复杂的阶段,其突出表现是存在着四个方面的不平衡,即:在市场建设方面,商品市场建立较快,要素市场的建立较慢;在企业改革发展方面,非国有企业的进展较快,国有企业则较慢;在宏观体制方面,宏观调控手段的改革进程较快,而宏观管理体系、特别是政府职能改革较慢;在分配方面,初次分配领域的改革推进较快,再分配包括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推进较慢。这四种不平衡导致经济运行中往往两种体制、两种机制并存,在客观上引发诸多矛盾、漏洞甚至冲突。 中国的改革是渐进式改革,因此一些难度较大的改革势必被推到后面,而要真正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些难点最终非突破不可。当前,要素市场的规范  相似文献   

3.
百家言     
《求是》2012,(12):59-60
张维为:中国的改革模式最为成功过去二三十年,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大致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古巴的"保守改革模式",即政治体制完全不动,只对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进行有限的改革;第二种是苏联和东欧的"激进改革模式",即对政治体制、社会  相似文献   

4.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阐述的改革思想主要围绕为什么要改革,以及如何进一步实行改革等两个方面的问题.这些思想最深刻地揭示了当代中国改革的规律和发展趋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今天,重温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深入领会其改革思想,对于我们贯彻好<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做好深化改革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求是》2014,(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这是一个具有深刻理论内涵和重要政治意义的观点。当代中国的改革是前无古人的社会变革。改革和革命都是表征社会变革的概念,但二者所指的社会变革的性质又不同。如果说革命是为了解决社会制度问题,把生产力从束缚它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那么,改革则是为了解决社会体制问题,即在维护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体制以及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进行变革,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莫翔 《探索》2011,(2):159-164
社会主义是中国改革不能突破的制度边界,制度边界的确立,既确定了中国改革的方向,也形成了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原体制资源的保护线;通过在中国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为中国经济改革建立了社会稳定与安全的防线;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说取得了成就,其实质在于作为个人、家庭和企业的"经济人"有了最基本的经济自由;迟滞的政治改革是中国改革的难题所在;在社会全面转型趋势中的中国改革,却面临着改革的选择——"改革"与"变革"。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十二大以后全面展开。它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迄今为止,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1984年。  相似文献   

8.
"改革从农村开始"论在1984年前后逐步流传开。从事实层面来讨论改革是否从农村开始,很难说得清楚,它很大程度上只是对"改革主要在农村进行"的极而言之。更值得探讨的是,"改革从农村开始"论为什么会被广为接受和流传。这大致可从社会体制结构、农村改革效应以及政治舆论宣导方面找寻到缘由。反之,这一论述的流行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中国体制、历史和政治方面的特质。  相似文献   

9.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以改革为其鲜明特征的时代,当今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大潮涌动奔流的中国。在中国20年来的改革浪潮中,最引人注目的深刻变化,莫过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萌发、建立和不断发展。在建立、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0.
对改革经验的总结与思考可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但是对改革策略的考察则能反映出既往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方法,是我们回顾中国改革的有益路径之一。体制改革可以理解为事物发生的"质的变化",它是内在的、决定性的、根本性的变革;而机制改革则类似于"量的变化",它是外在的、可累积的、表面性的变化。从改革的结构特点看,中国改革本身的结构性矛盾加大了改革的难度,在"改什么与如何改"的艰难推进中,体制与机制的区分成为释放压力的阀门。从改革的过程特点看,中国改革的渐进性延长了改革进程,在求稳的政治心态下,体制改革与机制改革的适当区分具有合理性。从改革的方法特点看,中国改革的试错性增加了改革的风险成本,在"哪些能动、哪些不能动"的取舍中,体制和机制的区分成为必要。机制改革在"量"上的积累,并不一定会带来体制改革"质"的飞跃。如何让改革不单纯地停留在机制上,而向体制纵深推进是个难题。机制改革的边际效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将其转化为体制改革的时机不易掌握,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改革是当代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把改革界定为革命,既表明它是建设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一场事关管理和运行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必将给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观念带来广泛深刻的变化;又意在强调它的系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求党和人民一方面勇于大胆地破旧立新,开拓奋进,一方面善于谨慎行事,稳步推进。如果说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如此,那末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2.
张永坚 《探索》2000,(1):50-52
本文认为,始于1998年、将持续三年的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实际上是一次行政体制的创新和革命。这次机构改革的行政体制创新内涵丰富,其核心是实现政企分开、彻底转换政府职能。这次机构改革的行政体制创新有其理论、现实和历史的原因,它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等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的必然要求。这次机构改革在行政体制创新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这是它区别于以往历次机构改革,获得成功的根基所在。  相似文献   

13.
当前,改革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一是改革的中心和重点已由以往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转变为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和文化体制的全方位、多领域的综合配套改革;二是更加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关系,真正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三是  相似文献   

14.
改革是邓小平时代的最为重要的政治议题。在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鲜明的邓小平改革的政治学。而在邓小平改革的政治学中,包含着如下范畴:中国改革的政治主体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革的政治客体是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僵化体制和阻碍改革的僵化思想观念;改革的政治过程主要是指改革的方式方法问题,其中,发展与稳定是其核心内容;改革的政治绩效主要是指有效性,并在取得有效性的基础上巩固合法性。总之,邓小平改革的政治学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5.
《建议》在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和部署中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就需要全面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反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制度。首先它是一种企业制度;其次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第三,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6.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经成功地推进了价格、农业、财税、银行等体制的改革。现在正在进行的国企和银行的根本改革,是最关键的也是最困难的改革。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危害到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国际竞争力增强。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前途和12亿中国人民的命...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工业30年改革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是市场化改革,即从传统的计划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30年的改革,工业体制和运行机制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业改革之所以成果丰硕,主要是由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的关系;体制外改革与体制内改革相结合,以体制外创新促进体制内改革;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相结合,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正确处理借鉴外国经验与从我国国情出发的关系;坚持改革时序的循序渐进.迄今为止我国工业的市场化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一些阻碍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待克服.未来推动我国工业的市场化改革应该进一步推进价格改革,完善价格传导机制;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进一步理顺工业宏观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杰  唐若兰 《学习论坛》2009,25(11):42-44
中国行政改革走过了艰难历程,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功,有许多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仔细研究。中国行政改革最值得总结的基本经验有三个,即坚持执政党的领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经验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行政改革相比,虽然不能称为最完美,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着力解决,越是留到后面的难题越是需要“破冰”,但是,这三个重要经验尤其适合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中国家参考。因此,中国行政改革经验作为世界行政改革运动的组成部分,不仅属于中国人自己,而且属于全世界。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执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已见端倪。改革执政体制必须贯彻四个原则:党的领导放在首位;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依靠法律,规范改革;渐次改革,戒急戒躁。改革执政体制的路径主要是理顺党与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全党全国都在进行领导体制、行政体制和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今天,我想就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谈一些看法。题目是“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准备讲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农业体制改革的回顾,第二,新任务对体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第三,改革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