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家训家规被视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古被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产生了无数的名门望族,也孕育了无比厚重且各具特色的家风家训家规文化。这些家风家训家规,是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也是历代江西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全面梳理江西家风家训家规文化的特点,挖掘其背后蕴含的社会价值,然后对其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换,让古老的家风家训能够从历史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2.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国家解决城乡发展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乡村振兴,文化为魂,源于文化具有其它因素难以比拟的强大渗透性、催生性和导引性,牵引作用和带动价值极强。有别于单纯经济角度的文化本位,乡村振兴应该以文化再生产思维为统摄,审视其重大意义和文化价值,剖析其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探寻其有效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和单元,既是人类生命孕育、传承的场所,也是文化传递、品行锤炼的摇篮。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庭、尊崇伦理的传统。"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家训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  相似文献   

4.
基层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一条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是古代家庭育德教子实践的理论升华和经验总结,其中育德教子的价值取向、励志勉学的劝导方法、敦行践履的弼教思想等至今仍具有宝贵的价值。挖掘传统家训文化中严谨自律、崇德向上的家风精髓,可以为当代家风建设陶铸丰厚文化底蕴,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结晶,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文章拟从以下几方面探寻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弘扬路径:一是厘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所处的地位;二是揭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包涵的时代价值;三是探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路径。通过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挖掘及其弘扬,对于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传娟 《当代贵州》2023,(43):22-23
阳光洒在黔西市大关镇丘林村祥和农家乐里,远道而来的游客们采摘完果子后,围坐在院子里,享受着快乐时光。袅袅炊烟中,厨房里饭菜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你们要是春天来,我们村更漂亮,房前屋后尽是花香,看花的人排成队!”正在厨房备菜的老板刘勤军笑呵呵地和客人们闲聊。今年51岁的刘勤军是丘林村远近闻名的农家乐经营者,从外出务工谋生到回乡开农家乐致富,他的生活改变得益于村里乡村旅游的兴起。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其蕴含的独特智慧不仅为治国理政提供了借鉴参考,还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一)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实力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说:"五千多年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夯实了中国人的底气、增强了中国人的骨气,  相似文献   

9.
吕培亮 《当代贵州》2022,(52):48-49
<正>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走乡村内涵式发展路子,充分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激活农民群众自我发展、自我造血能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成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围绕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一些改革试点和重大行动计划积极推进。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当前,正值村级"两委"班子换届选举,选出好带头人,治理好乡村、致富好百姓,是县级党委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进入新时代,农村全面振兴转型升级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过去的"威望型"村党支部书记,已经不适应农村发展的新要求,培育"好人+能人"的新型带头人成为新方向。这个"好人+能人"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  相似文献   

11.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必须牢牢抓住组织振兴这一关键,在健全组织体系、打造过硬队伍、强化基础保障上下功夫,着力把基层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激发推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2.
优秀农耕文化积淀了我国上千年乡土社会的智慧和经验,对当前乡村社会治理仍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及社会效益。把优秀农耕文化嵌入乡村社会治理,不仅能凝聚乡民情感、指导农业生产、丰富乡村精神生活、塑造文明乡风、推进乡村社会德治,还有利于巩固乡村社会治理的心理基础,塑造社会价值共同体,聚合多元社会力量,达成乡村社会善治目标。为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以城乡融合为视角,以治理有效为目标,以"三治"融合为框架,厘清农耕文化嵌入乡村社会治理的理论逻辑,勾画深度嵌入的图景,化解有机嵌入的障碍,构建高效嵌入路径,这既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建设的需要,也是乡村社会德治能力提升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乡村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仍存在思想道德迷失,传统文化秩序面临分解和冲击;主体意识淡化,本土文化根基遭受否定和质疑;服务体系滞后,公共文化消费相对陈旧和单一;价值认同缺失,历史文化遗产难以传承和发展;后备力量薄弱,乡村文化人才存在不足和短板等种种困境和问题。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加快乡村现代化转型,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要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构乡村文化文明秩序;坚定传统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主体意识;健全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乡村文化消费升级;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凝聚乡村文化价值认同;建设人才队伍梯队,培育乡村文化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4.
<正>十三五期间,贵州的主战场之一是工业化。调结构、谋发展、求升级,加快推进工业供给侧改革,发展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能,进行贵州整体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将成为贵州谋求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型工业化相对于传统工业化更凸显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其自主创新的动力和实现机制将  相似文献   

15.
传统孝文化在社会公德建设中仍具有重要价值。“养”,有利于培养公民的赡养老人的思想道德。“敬”,有利于培养公民尊老敬老的思想道德。传统孝道不仅提倡“亲亲”,也要求培养社会成员的博爱之心,这有助于养成公民互爱互助的品德。“忠”,有利于培养人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16.
齐鲁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价值刘蔚华我们说的齐鲁文化,是指先秦时期,以周文化与东夷文化为渊源,以齐国与鲁国的文化为主体,秦统一后以齐地与鲁地的文化风习为余续的地域性传统文化。齐鲁文化对华夏文明的昌盛曾做出过特殊的贡献,如今仍然是中国文化向前发展的源头活...  相似文献   

17.
培育内生机制与新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农村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农村整体文明腾飞的综合工程。当前农村文化消费现状不容乐观。立足广大农村丰富的乡土资源,建立农村文化内生机制,生产健康向上的精神产品,让农村文化成为推动乡风文明的重要手段十分可行。而要实现培育新农村文化建设内生机制的目标,迫切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培育。  相似文献   

18.
《探索》2014,(3)
廉洁文化既是政治伦理文化,又是道德诚信文化,还是社会价值文化。弘扬和发展廉洁文化可以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政治伦理支撑、道德诚信基础和积极价值牵引。在当代,以廉洁文化为依托,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需辩证分析传统廉洁文化,继承中华廉洁文化精华;深刻洞察国际反腐倡廉新趋势,借鉴世界反腐倡廉新成果;大力弘扬共产党人清廉品质,保持共产党人清廉本色;把廉洁奉公提升为时代精神新要素,扎实开展廉洁文化"六进"活动。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乡村文化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因此,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向与动力基础,要置于乡村文化振兴的语境中去理解。国家利益、市场需求、创新、竞争与交流等多重因素构成的动力基础,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现实驱动力与可能性。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其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农耕文化传承、文明乡风培育、乡村文化产业市场化等方面仍面临现实挑战。为此,要从乡村文化生活、乡村文化内容、乡村文化观念、乡村文化产业等角度出发,探索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的基础不断瓦解、结构不断解体,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进程加速引发的乡村衰落不可逆转。乡村文明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载体,乡村兴,国家兴,乡村衰败,则国家一定衰败。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都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必须以民族文化为根基,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其根脉就在广大的乡村。因此,创新和谐、生态、文明、科学、现代的乡村文化和乡村文化形态,重建新的乡村精神和乡村理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