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中心主义并不是一种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随着历史的演进,人类中心主义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有古希腊抽象的人类中心主义、中世纪神学目的论人类中心主义、近代盲目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现代理性反思的人类中心主义.其中,前三种属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范畴.深入理解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困境和现实困境,不管是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评价,还是合理人类中心主义的构建都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容易引导出模糊的认识论一种是传统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观;一种是以人类生存为最高目标的新人类中心主义观.我国经济政策的不断更新正是人类的认识从狭隘的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到"以人为本"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化的演进过程.我们应引导和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扬弃狭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万资姿 《唯实》2009,(2):26-29
符号的使用使人类具有了自由处理自身文化经验、事物关系的能力。人类符号能力既取决于人类的为我性,又是人类实践功能在自身精神领域中的积淀与凝缩,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动力和目标追求上的不确定性;基于这种不确定性,人类文化及其符号体系才永远处于不停息的进化过程之中;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才能感受到自身的自由创造本性。可以说,人类符号能力的不确定性就是人的自由创造本性的外显,或者说,人类符号能力的不确定性正是根源于人类的自由创造本性。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要解决当代全球问题,走出人类困境,寻求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途径,必然要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审视、思考。本文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表现形态及其对人类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和研究,以阐明我们对人类中心主义应该采取的态度——扬弃,其结果使我们必然走进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理性的人类中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仁平  彭坚 《求实》2004,2(12):43-45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虽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等方面存在诸多误区 ,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是不可否定的。在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的今天 ,清算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消极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不应抛弃人类中心主义 ,而是应该继续高扬人类主体性的旗帜 ,扬弃传统人类中心主义 ,走向以坚持人的尺度与自然的尺度相统一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理性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6.
《湘潮》2007,(6)
人类影响气候,气候也影响人类。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以及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引领、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和谐世界的法治理念为基础的,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国际法治观的具体体现和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关系法治化的结晶,国际法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法治保障。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内涵包括规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价值体系,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繁荣的目标,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基础。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举措是加强对国际法前沿问题的研究,完善全球公正的数据安全规则,提升中国全球化治理能力,构建中国国际治理的法律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8.
天灾人祸,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无论人类社会怎样进步,也无法完全逃避各种灾难。从总体上看,人类的力量似乎有了巨大的发展:抬头凝视遥远的星空,人类的足  相似文献   

9.
文化创造主体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等特点决定了人类文化创造反映在自身主体性上就是一种主体能动行为的实现与被规定.而且,作为人类符号能力之重要表征的符号化思维及其抽象表达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并规定着人类的文化创造.因此,在人类主体性下,借助于人类符号能力,特别是作为人类符号能力之重要内容的符号化思维及其抽象表达,文化创造体现为一种人类主体性的实现与被规定,同时在本质上也表现为一种人类符号能力的实现与被规定.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深层原因在于人类过度迷信理性力量,即人类持有的理性过度或理性至上的观念.要化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应当破除人类的理性过度观念:树立或恢复有限理性的观念,消除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盲目乐观主义的态度,消除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类至上主义或者人类中心主义,消除人类在和自然界的赛跑中人类以及理性可以无限延续的信念.  相似文献   

11.
人地关系是长期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无限制的掠夺自然,会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人类需求的增长必须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人类的生产和消费必须以最小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来进行。在维护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应当倡导人地关系的和谐共处,以保证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2.
李晓华  邓晓明 《奋斗》2006,(4):19-21
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创新的历史。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与发展,不是大自然的正常进化。而是人类自身不断谋求进取、打破现状、发明新技术、制造新产品、创造新生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儒家是一种仁爱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道家是一种超人类中心主义的无为主义生态伦理观,佛家是一种破妄型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这三种生态伦理观对全面深刻地认识当代持三种不同立场的生态伦理学说,即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反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和超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生态伦理学说,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供借鉴的、极有价值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三星公司旗下的"智能事物"物联网公司写出的一份《未来生活智能事物报告》,对2116年人类的生活做了这样的大胆预测。半人半机械的"超人类"计算处理、分子纳米技术、生物科技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升级创新,将人类大脑与全球信息资源库建立连接,日益增强人类智力和认知能力。同时,人体与辅助机械装置结合在一起,将使人类变得更加强壮,未来人类将进入"超人类时代"。人类的生理和智力都将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盛瑾 《党史文苑》2006,(6):59-62
随着人类从远古一步一步走向新世纪,人类的视野逐步开阔,前景日益光明,但是与此同时,人类又陷入了深深的困顿--全球环境的恶化,人类生于斯、长于斯的地球似乎不愿再承担生养人类的职责--怎么办?人类不得不沉思.本文试从着名的"囚徒困境"出发讨论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并由此探讨可行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从远古一步一步走向新世纪,人类的视野逐步开阔,前景日益光明,但是与此同时,人类又陷入了深深的困顿——全球环境的恶化,人类生于斯、长于斯的地球似乎不愿再承担生养人类的职责——怎么办?人类不得不沉思。本文试从著名的“囚徒困境”出发讨论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并由此探讨可行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共存理念。在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方面,人类战天斗地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要摧毁大自然,而是要努力追求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在社会方面,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不该是人类自身的相互欺压与仇恨,而是共同建设公平、和谐的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18.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破解人类发展难题的出路,是世界各国走向美好未来的途径和选择。习近平同志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中华民族历史经验、人与自然现实关系、世界各国未来发展三个层面出发的。人类命运共体思想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传承了中华文化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理论特性,为人类未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人类中心主义作为生态伦理学的一个重要主张,不同于"人是宇宙中心"的古代人类中心说,也不同于"人定胜天"的近代人类中心说,而是以人类整体利益为核心,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人类中心说。人类中心主义不是非人类中心主义者所认为的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也不是生态正义的反对者,现代人类社会的生态危机反而是人们没有正确践行人类中心主义的结果。人类中心主义不仅是人类保护自然环境的理论基础和强大动力,也是生态正义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丁元竹 《前线》2022,(10):49-5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所作出的积极回应。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社会组织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全球化新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的高度概括。发挥强大的思想力量,实现人心相通,形成人类的共同意识,是书写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丽篇章、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