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坚定正确的信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信仰是同人类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一起发展起来的精神现象,表现为社会成员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和遵行。信仰的思想内容一般以观念形态出现,却非一般的观念文化,它是统摄其它一切意识形式乃至社会心理的最高意识形式。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和人生指南。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不仅会对个人的生存意义茫然失措,而且会在社会生活中无所适从,生活在空虚和迷茫当中。一个人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信仰,但不会没有任何信仰。信仰是时代文明的核心。人类历史上各时代的文明成就…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2,(21):23-24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就政党的本质来说,信仰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曾几何时,西方社会将共产主义信仰视为洪水猛兽,欲除之而后快。为什么如此?绝不仅仅是因为共产主义信仰与他们的信仰相对立,更主要的是共产主义信仰有实现其追求的能力,堪比“精神的原子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国现时代信仰问题为视角,从哲学的理性层面上提出:信仰选择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必须面对的人生问题;人在选择并确立信仰的过程中,始终伴随有形成科学信仰和非科学信仰两种可能,信仰选择的不同,决定了人生追求的不同;信仰危机的出现,是中国社会生活中不可否认的社会现象,这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前途;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走出信仰的误区,对信仰选择及时作出正确的价值评析,重建科学信仰的权威,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4.
梁新 《学习月刊》2013,(10):1-1
近日,一位领导说:"相对于‘实’而言,虚就是信念空虚、能力虚华、工作虚浮、为民虚假、做人虚伪。针对这五‘虚’,我们提倡五‘实’。就是对信仰要忠实,对工作要扎实,对同志要诚实,对群众要朴实,对自己要老实。"也就是"踏踏实实干事,老老实实做人"。做一个对信仰忠实的人。信仰就是旗帜,信仰就是方向,信仰就是精神,信仰就是力量。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信仰。有信仰,才有理想、才有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人不能没有信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有了坚定正确的信仰,才能有高尚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有了坚定正确的信仰,才能做到遇难不退、遇险不惧、遇挫不馁,面对乌云飘来而静观云卷云舒,面对春暖乍寒而闲看花开花落。共产党人讲的信仰,—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科学理论的信仰,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相似文献   

6.
道德立法: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炳水 《新视野》2001,1(3):48-50
一、道德立法的理论依据 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密不可分,同样也与法律息息相关。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较易形成一种普遍的精神信仰,而转型期的社会恰恰破坏了人的普遍的精神信仰,冲击了人们正常的信用关系以及行为选择的预期。我国的社会转型是从经济到政治到思想的全方位转变,旧的信仰体系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与此相适应的新的信仰体系又尚未建立起来,导致目前的社会处在一个精神信仰较为混乱的价值失范阶段。社会转型是一个过程,同样,新的信仰体系的确立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如果对有些…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6,(7)
正坚定的信仰是一个人站稳立场、抵御诱惑的决定性因素。共同的理想是一个政党紧密团结的纽带。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坚定的信仰是一个人站稳立场、抵御诱惑的决定性因素。共同的理想是一个政党紧密团结的纽带。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8.
感悟信仰     
信仰是对某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尊崇,或是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推崇。每个人都有信仰,或明确或模糊,或恒久或短暂,但是,信仰始终是美好人生的寄托、追求和意义。纵观古今,为了信仰,许多仁人志士毕生为之求索,为之奋斗,为之牺牲。中国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从成立之日起就高扬共产主义旗帜,团结、凝聚和鼓舞了一批又一批的先进分子为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没有共产党人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就没有今天和平、繁荣、强盛的中国。因此,我崇尚信仰,更赞美信仰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法律信仰是法治建设的思想基础,是一个社会实现法治的标志。我们要实现法治现代化的目标。培育农民的法律信仰不可或缺,然而农民受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致使法律信仰在农村形成一种缺失的境遇。要培育农民对法律的崇敬和信仰之情,必须探寻农民法律信仰缺失的制约性因素,以期对推进农村的法治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论信仰教育     
信仰是人的最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它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外化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上。信仰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导向、鼓舞和激励作用。人的信仰世界怎样,不论对一个人,还是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正因如此,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对于人们的精神信仰都不会袖手旁观,都不能允许反政府、反社会、反人类的信仰追求得以存在和发  相似文献   

11.
徐志栋 《前线》2013,(7):37-39,47
信仰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一次突出强调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问题:“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在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柯利 《理论研究》2012,(6):17-21
互联网迅猛发展正在改变我国传统的舆论引导格局,如何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内涵,应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新挑战,寻求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信仰强有力的支撑,最大限度地去发挥新兴媒体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积极影响和主导作用,不断提高网络舆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引导能力和引导水平,保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的信仰到底有多大力量?当面对生死考验、利益诱惑等多种干扰时,一个人又如何坚守对心中那分信仰的忠贞?在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没有硝烟炮火的肆虐,没有动荡凄厉的恐慌,人们心中该如何为自己注入一个坚强的信念支柱,并虔诚地为之坚守与崇奉……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习总书记还强调"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深学细研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是无限的,正确的信仰是无底深海。纵观过去,因为信  相似文献   

15.
胡本亮 《党课》2012,(8):79-80
当好领导干部,必须有志向、有善心、有智慧、有情趣。有志向。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生要有志向,要有规划。志向包括两个方面:信仰、信心。首先是信仰,信仰是引导人生走向成功的航灯。人没有信仰,就没有目标,前进就没有动力。  相似文献   

16.
正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什么样的信仰,将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一个党、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电视剧《潜伏》就展示了信仰的伟大力量。在这部情节跌宕起伏的电视剧中,信仰成为决定人  相似文献   

17.
信仰的力量     
侃侃 《奋斗》2014,(7):63-64
正信仰是啥?信仰就是历史自觉,信仰就是心中的理想。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断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靠的就是信仰的力量。作为当代共产党人,坚守精神家园首要是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人有信仰虽陷艰难意志不摧,党有信仰必破险阻斩获光明。  相似文献   

18.
何冲龙 《学习导报》2014,(12):26-26
学习是提高个人能力与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党员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习总书记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深学细照笃行"的要求。学之思之,思之悟之,我有九悟。一悟:信仰信念信心——人生的"指挥棒"。人无信仰没有支柱,人无信念没有力量,人无信心不成事业。一个发展的国家,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这种支柱、精神和意志,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将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自觉行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坚定信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定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宁夏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相当程度的人数信仰佛教。对宁夏佛教研究的前景作一展望,不一定准确,就是对宁夏佛教的现状、未来的走向、趋势、特点以及新变化作出判断和预期,由此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佛教研究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同学: 你好! 谢谢你来听我关于信仰的讲座,并在课后跟我继续探讨。我作为一名“思修”课老师,作为一个从事信仰研究的学者,也作为一个有26年党龄的党员,确实也有些话要跟像你这样的同学们说。而且,我很乐意跟你们入党积极分子一起谈论信仰问题,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信仰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