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产品物流是指农产品脱离农业生产领域之后,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和价值增值,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物流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一直以来,在研究农产品物流问题时,绝大多数学者都将其纳入工商管理学科、经济学领域,很少有学者从公共管理学科、公共服务的视角对农产品物流进行剖析。农产品物流除了与生俱来的商业特性外,还具有显著的公共特性。本文将从公共服务的视角对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王根泉农产品流通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本文拟对我省农产品市场的发育情况作一些分析,以寻求搞活农产品流通的有效途径。一、农产品流通不畅,依然是现阶段我省农产品流通的基本现状经过多年的市...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宏华 《唯实》2008,(6):91-94
农产品物流是社会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物流技术及物流设施手段相对落后、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服务薄弱、农产品标准化体系落后等制约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应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培育与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加快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加强农产品物流的绿色管理。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粮棉等多数农产品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价格低迷,农业增产不增收,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广辟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任务,也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需求向多样化、优质化发展,而生产供给结构相对滞后,所以,出现了农产品卖出难,产品价格下跌,农民增收趋减。要解决这个问题,首要的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农业生产对路,农产品能卖出好价,才能缓和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的矛盾,提高农业自身的效益;才能发挥我国…  相似文献   

5.
绿色贸易壁垒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新疆塔城地处我国西北边陲,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发展外向型经济起步较晚,绿色贸易壁垒对塔城农产品出口存在潜在性威胁。为有效避免这一贸易壁垒。推动塔城地区外向型经济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建立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强化技术服务、加快实施标准化生产,从而有效防范绿色贸易壁垒,提高塔城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推动兵团跨境农产品发展,是深度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实现兵团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兵团跨境农产品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跨境农产品商品率低、跨境农产品市场主体合作不稳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发展成效等主要问题,需要加强跨境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优化跨境农产品对外贸易结构、培育壮大跨境农产品市场主体、强化跨境农产品质量提升、选好跨境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强化供应链战略协作、推进跨境农产品数字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二是“黄箱”措施。指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包括对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投入品的补贴,对农产品营销贷款的补贴等。这些措施对农产品贸易产生扭曲,成员方须承担约束和削减义务。三是“蓝箱”措施。指按固定面积和产量给予的补贴(如休耕补贴),按基期生产水平的85%或85%以下给予的补贴,按固定牲畜头数给予的补贴。这些补贴与农产品限产计划有关,成员方不须承担削减义务。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经济危机暴发及“二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下,今年欧美市场对我国部分产品严格控制进口,但对乳山农产品首先敞开大门。在全省整体出口形势不佳的情况下,乳山农产品出口逆势上扬,前5个月同比增长21%。这一切,源自乳山市大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尹云 《支部生活》2004,(7):41-41
今年我省以蔬菜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各地对蔬菜农残的快速检测总合格率达到95%以上。对畜产品的抽检中,瘦肉精、抗生素等有毒有害物质检出很少,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得到较快推广,生产面积已达1100万亩。全省农产品质量总体安全,人民群众可以放心消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立足于振兴吉林经济,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机遇,紧紧抓住市场对加工农产品需求旺盛的机遇,努力做大做强以玉米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业,走出了一条农业资源大省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1.
乔壮 《新长征》2006,(2):24-25
一、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是农业发展新阶段和农产品面临开放的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 我国许多农产品的质量标准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是短缺型自然经济状况下的农业,农业生产的目标是解决十多亿人的温饱问题,追求的是农产品数量,质量问题被长期忽视,农产品安全问题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新的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过于强调科技对生产的正向贡献作用,忽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的形成,昌吉州农产品加工企业主导型农产品物流组织模式也逐步发展起来。该物流组织模式具有主体多元化和利益联结模式多样化等特征。其主体主要包括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农产品合作组织、农产品经销商、农产品批发商、超市和酒店等,各主体在物流组织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能。该物流组织模式存在着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缺乏物流专业人员,仓储设施简陋等问题。完善该物流组织模式,就要创造适合农产品物流组织发展的宏观环境,加强物流组织主体市场信息化建设,提升农产品物流组织物流管理水平等。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强调对鲜活农产品市场要减免租金、摊位费、管理费等费用,落实和完善“绿色通道”,依法查处违规收费行为。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提高大中城市鲜活农产品自给率。(据《新京报》)  相似文献   

14.
《党的建设》2011,(2):28-29
2011年我国农业农村工作重点任务 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 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相似文献   

15.
为民 《支部生活》2008,(3):42-42
关于农产品的包装和标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五章明确规定:(1)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的农产品,按照规定应当包装或者附加标识的,须经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方可销售。  相似文献   

16.
小宗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原因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以来,我国很多小宗农产品的价格出现了异常波动,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消费,社会反响强烈。对农民来说,价格暴涨时并没有从中获利,而价格暴跌时却深受其害。小宗农产品价格的暴涨具有示范效应,加剧了社会的通胀预期,已经威胁到整体的物价稳定。因此,关注和研究小宗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01,(3):1-1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省委确定的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既是新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又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长期增产不增收,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农产品供求形势就可能发生逆转;农民收入和农村购买力上不去,不仅工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将受到严重制约,也会影响农民对农产品的消费支出,加剧农产品的卖难,  相似文献   

18.
何飞 《学习月刊》2014,(14):128-128
枣阳市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的要求,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力建设农产品加工强市,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缺定》提出,要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这对于我国农业的商品化,对于农业的持久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与市场经济要求极不适应。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棉花、蚕茧等主要农产品流通长期处于垄断经营状态,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平等竞争的农产品流通新体制和新运行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棉花、蚕茧等主要农产品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中处于重要地位,其流通体制改革的进展程度直接决定着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水平。由于政策上的禁锡及农产品经营的…  相似文献   

20.
农产品市场体系,是流通领域内农产品经营、交易、管理、服务等组织系统与结构形式的总和,是沟通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之一。福建农产品市场化交易的基础已经建立,基本形成了国有商业流通企业,合伙、合作经济组织,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