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思想库对社会思潮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美国的对外政策是美国社会思潮的集中体现。被称为第五种权力的美国思想库在美国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们对美国社会思潮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尝试建立美国思想库流派对社会思潮影响力的分析框架 ,并运用这一框架分析和预测美国社会思潮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一、“9·11”事件与美国情报改革的启动 2001年9月11日,恐怖组织对美国进行了袭击。这场悲剧造成3000多美国民众遇难,使美国公众遭受了史无前例且异常深刻的心理冲击和精神震撼;表明美国情报界在新形势下根本无力将威胁阻于国门之外确保美国的国家安全,并将美国情报界推到美国舆论谴责的风口浪尖之上。  相似文献   

3.
试析十月革命对美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美国的工人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推动了美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并促成了美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了支援俄国革命,美国工人阶级还开展了“不许干涉苏维埃俄国运动”。尽管列宁对美国工人运动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美国工人阶级的特点和复杂性使美国的工人运动明显落后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4.
后阿富汗战争时期的美国中亚外交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13年里,阿富汗战争主导了美国的中亚政策。在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中亚利益的结构将发生变化,阿富汗战争不再是美国中亚政策的主导因素,这将导致美国中亚政策的变化。中亚在美国外交中的地位将下降,美国对中亚的关注将减少。与此同时,美国在中亚的地位也将下降,但美国政策选择的自由度将提高。俄罗斯和中国的影响将上升,地缘政治将重回美国中亚政策的中心,大国力量对比将呈现新形态。美国将继续推进"新丝绸之路战略",继续参与中亚的"大游戏",但它将以俄罗斯还是中国为主要对手,存在不同判断。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 其全球战略目标的调整对于国际政治的走向和国际格 局的变动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冷战后, 美国处于国家战略调整时期, 对外战略调整频繁。9 .11 后, 美国将反恐战略放在第一位, 极力打压恐怖主义。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是为美国全球战略的总目 标服务的, 即保持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 维护和加强美国对世界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6.
浅谈墨西哥同美国关系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墨西哥同美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历来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两国以三千二百公里不设防的边界为邻,每年有数百万墨西哥劳工进入美国寻找工作;美国是墨西哥最大的贸易伙伴,墨西哥进出口贸易的70%是同美国进行的;墨西哥是美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其石油出口的一半以上销往美国,截至1982年底,墨西哥所欠的八百三十亿美元外债中,美国占三百三十亿;在墨西哥的外国投资中,美国资本占68%。由此可见,墨西哥同美国之间的关系是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7.
外资大规模流入美国,既是美国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结果,也与美国各级政府在微观政策上力求改善投资环境有关。外资可促进美国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给美国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美国智库的当代中国研究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影响深刻。近年来,美国智库兴起当代中国研究的直接动力在于当代中国的迅速发展。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激发了美国智库高度关注中国崛起问题;而中国对于国际问题解决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也使得美国智库更加关注当代中国。美国智库关注当代中国问题的根本动力在于维护和扩大美国国家利益。这既是美国智库开始当代中国研究的原始动力,而且美国智库在当代中国研究中也明确提出了如何维护和扩大美国国家利益的问题。利益的需求,实际上又与美国公众并不真正了解中国构成了矛盾,这就决定了今后美国智库将会更加关注当代中国研究。  相似文献   

9.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最重要的外交思想库,其政策设想一贯秉持服务于美国政府、美国国家利益的目的,并与政府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本文拟简要梳理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历史流变,考察外交关系委员会影响美国外交的方式,探讨外交关系委员会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冷战前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前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是后来的基础。18世纪末到二战结束,南中国海越来越多地涉及美国利益。二战前,美国在南中国海的利益有限,承担责任亦有限;二战期间,美国已深深地介入南中国海事务,南中国海对美国利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而决定了整个冷战时期乃至如今美国南中国海政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负责为美国决策层提供信息情报资源,在美国制定琉球政策与认识钓鱼岛问题的过程中,都离不开CIA所提供的报告与备忘录。通过已解密的CIA文献,可以审视战后美国琉球政策的形成、美国琉球返还政策的演变以及美国对钓鱼岛问题的早期认识。根据对美国情报文献的分析,美国决定长期管制琉球基于对立面的前景判断和琉球群岛的战略价值;美国返还琉球是主动行为和被动过程;美国对钓鱼岛问题的早期认识深刻,但前景判断不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布什政府对美国的贸易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确保美国在全球的经济、政治和安全利益,巩固和加强美国的霸权地位。然而,贸易政策的调整在有利于美国获得各种利益的同时,也将使美国付出更大的代价,最终将削弱美国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3.
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 美国政党就是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美 国民主、共和两党通过政党的标签和认同作用, 划定了两党总统候选人特定的选民群;再利用其历 史形成的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强大的筹资能力, 强力支持他们感兴趣的总统候选人, 对美国总统选举 产生很大的影响。了解美国政党对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 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总统选举, 有助于预 见美国总统选举, 从而有利于把握美国政治的脉搏。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际组织外交是美国对外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复杂而微妙。作为大多数重要国际组织的主要推动者和缔造者,美国对国际组织的认知却模棱两可,在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上犹豫不决。文章以国际刑事法院为例对美国国际组织外交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美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奇特模式是美国外交思想观念中的固有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奥巴马竞选连任获胜,体现了美国民众对其过去四年执政成绩的肯定。未来四年,奥巴马会基本延续其第一任期内的外交方针政策,并在一些问题上力图有所突破。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不会变,亚太地区仍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美国将完成从阿富汗撤军。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将继续下去。美国将进一步支持叙利亚反对派的斗争,推进阿拉伯世界的"民主化"进程。美国将全面推动美俄关系的发展,并始终关注朝核问题。然而,目前美国的国内、国际局势并不乐观,奥巴马在其第二任期内的外交政策将受到诸多挑战。美国的政治"极化"和社会分化造成了大量矛盾,对奥巴马第二任期的施政将造成不利影响。北约内部矛盾重重,美国希望利用北约主导全球事务的构想很难实现。西亚北非地区的不稳定局势牵制美国战略重心转移。未来阿富汗的局势将不容乐观。鉴于国际形势和美国实力的变化,奥巴马在其新任期内的外交目标很难完全实现,美国外交战略的实施将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华商是美国华侨华人的一个重要群体。近几十年来,美国华商经济取得飞跃式的发展。本文在详细介绍美国华商企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美国华商的投资特点:投资行业集中化、投资地域扩散化及投资领域以传统与前沿并重。而就未来发展的趋势而言,美国华商不仅有望成为美国少数族裔经济的翘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亦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 历届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宣扬美国民主, 并试图使美国民主成为世 界的仰慕对象。然而无论从历届美国总统就职演说文本来看, 还是从美国国内发展史、美国外交史看, 美国式民主 都具有片面性, 那种认为只有美国有人权的观点是狭隘的, 此外, 推行所谓人权外交, 将其价值观强加于别国, 是单 边主义的表现, 不是人权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8.
"再工业化"是奥巴马竞选时要"变革"美国的重要战略,但5年多过去了,统计数据表明美国制造业仍然外移,制造业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比重在加大;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没有增加,GDP中制造业的产值在相对下降;制造业带来的就业在美国总就业中的比重没有增加,相对有所下滑;美国制造业的进出口的逆差仍在扩大,美国制造业的出口在美国总出口和在世界制成品出口中的比重变化都不大等等。因此,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从目前看,成效不彰。  相似文献   

19.
拉丁美洲同美国的经济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拉丁美洲地区与美国保持着十分密切的经济联系。拉美国家接受美国投资已有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历史,美国在相当程度上控制了许多拉美国家的重要经济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一直是拉美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和拉美是近邻,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美国实力的质疑,"美国衰落论"开始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美国衰落论"具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从国家实力的构成看美国并未衰落。之所以产生"美国衰落论",一是美国确实存在某些实力受损的方面;二是源于美国国内的危机与忧患意识;三是国际关系经验和理论的误导。此外,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倾向也是"美国衰落论"一定程度上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