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936年秋诞生于西安的著名抗战歌曲《松花江上》,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一经面世便唱响古城西安,并迅速传至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风靡中华大地.它如诉如泣、悲壮低回的情韵,激励着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相似文献   

2.
《松花江上》这首优秀的革命歌曲曾激起千万人的爱国热情,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抗日救国的呼声和号角,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作者是张寒晖。他是河北定县人,1929年从北京艺专戏剧系毕业后,在北京、西安等地从事教育工作。1941年8月奔赴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等职务。《松花江上》原  相似文献   

3.
刘佳声 《党建文汇》2007,(12):45-45
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于1931年在沈阳爆发,随之产生的著名歌曲《松花江上》也被人传唱至今。《松花江上》叙说了1931年沈阳爆发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同胞苦难的生活情景。然而,歌曲产生的年代并不是1931年,创作地也不在沈阳。  相似文献   

4.
<正>我在抗日战争中度过童年,但家乡安顺只是西南大后方的一座小城,没有听见过日寇的枪声,没有挨过日本飞机的轰炸;有关抗战的记忆,与沦陷区同胞相比,非常非常之"小儿科"。主要内容不过是:蜂拥而来的难民、悲怆动地的歌声和沉默过境的军队。在我记忆中,抗日战争与歌声交织一起。甚至两者就是一回事。我没有亲见抗日战场,只饱听了抗日歌曲。是抗日歌曲使我这个混沌小孩有了家国、民族、战争、灾难这些人生的重要观念。第一次受歌声震撼,是进入黔中附小一年级,在师生同乐会上,一个女生独唱《松花江上》。她是随家长逃难来的外省人,也就是三、四年级的年龄罢。开始唱得很动听,随即  相似文献   

5.
《党建》2015,(6)
<正>抗战歌曲产生于国家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最集中地体现了全中国人民的爱国意志,一经问世便迅疾在民众中产生出无比巨大的震憾力和感召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当我们再一次回顾那段历史,再一次唱响那一首首打动人心的歌声时,一腔爱国情怀便油然而生。《松花江上》:最断肠的抗战歌曲这首歌由张寒晖谱曲、填词。1936年,张寒晖在河北定县做地下工作,这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一位在东北军中做地下工作的同乡  相似文献   

6.
《党建》2005,(8)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向基层单位赠送抗日战争歌曲集歌曲集共两册,分别是《爱我中华———抗战歌曲六十首》和《爱我中华———百首爱国主义教育歌曲》。《爱我中华———抗战歌曲六十首》一书所选歌曲,大都产生于抗战年代,包括《松花江上》、《长城谣》、《大刀进行曲》等曲目。  相似文献   

7.
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东三省,一首《松花江上》的抗日歌曲迅速唱遍祖国大江南北。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歌曲《嘉陵江上》同样唱响全国各地。《嘉陵江上》创作于重庆北碚的嘉陵江边,由端木蕻良作词,贺绿汀作曲。1939年的一天,诗人方殷来到北碚探望当时在复旦大学(1938年2月,复旦大学内迁到重庆北  相似文献   

8.
沈向阳 《党史纵横》2009,(5):50-50,64
在中国音乐史上,杭战歌曲最具感染力、号召力,流行地域最广,传唱人数最多,并且经久不衰当年,无数中华儿女正是唱着《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松花江上》等抗战歌曲,义无返硕地奔赴前线英勇杀敌:今天.当我们每次听到这些耳热能详的激昂之声时,一腔爱国情怀便会油然而生,激动不已,为什么抗战歌曲能给人这样的力量和情感呢?  相似文献   

9.
午后的阳光执著地挤开窗帘的缝隙,倾泻在地板上,将病房照得透亮。93岁的白晶泉,这位与党同龄的革命老人,又唱起了《四季歌》。这首创作于全面抗战爆发之年的歌曲,她数不清自己已经唱了多少年,唱了多少遍。"春季到来绿满窗,大姑娘窗下绣鸳鸯……"歌声苍劲、有力。身旁的护理人员没有提词,白晶泉老人将《四季歌》完整清晰、一字不差地唱了下来。  相似文献   

10.
有一首在中国人民中广泛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抗日歌曲,名为《松花江上》,歌中唱道:“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这伴随着血和泪的歌  相似文献   

11.
<正>抗日战争时期,大量优秀的抗战歌曲以其独有的方式激励着广大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英勇抗战。特别是在延安,虽物质财富极度匮乏却遍地歌声,人们保持着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其中,有几首诞生于延安、内容集中表现那场轰轰烈烈大生产运动的歌曲,更是别致新颖、打动人心,奏响了那个时代共产党领导广大军民进行伟大创造的时代强音。它们就是《生产运动大合唱》《南泥湾》《军民大生产》(也叫《边区十唱》)等。  相似文献   

12.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国迅速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一当时我在平和县城九峰念私立雍睦小学中年级,学校也积极开展了这方面的活动。首先是教学生大唱抗日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救亡进行曲》、《松花江上》等。学校规定中高年级学生每天都要到校参加早操,上街呼喊抗日口号和唱歌。每当天蒙蒙亮的时候,我们就到学校集合,由老师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以摄影为武器的战士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一首《在松花江上》的歌曲,迅速传遍中国大江南北。广东省汕头市电报局的职员沙飞(原名司徒传)和王辉(原名王秀荔),顿时热血沸腾,他们思考着如何报效祖国。在他们的推动下,电台成立了一个救国会,他们都被选  相似文献   

14.
“彭丽媛”三个字,无须再加任何修饰词,这名字够响亮的了!《在希望的田野上》、《谁不说俺家乡好》、《父老乡亲》等这些男女老幼耳熟能详的歌曲,都出自她那亮丽高亢的“金嗓子”。她多次担纲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压轴戏,她的歌声也成为中国歌坛的一座高峰。因其端庄、高贵  相似文献   

15.
"你用一腔热血守卫着国门,五十年瀚海桑田荒原焕发生机。老军垦,老军垦,你的一生平凡又壮丽充满了传奇……"深情悠扬的歌声回荡在石河子市工人文化宫演出大厅,近千名观众,被旋律婉转优美的歌曲——《老军垦》深深感动着。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孙卫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看到福州解放后出版的第一本革命歌曲集。这本歌曲集历尽沧桑,纸张已开始泛黄脆化,能保存至今实属不易。这本歌曲集名为《解放歌声》,32开50页,共收入33首脸炙人口的革命歌曲,其中有《扭向新中国》、(蒋匪帮一团糟》、《打得好》、《南泥湾》等,后面的6首是临时加上去的,内育  相似文献   

17.
<正>1938年七八月间的一天,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在松花江北岸的老等山密营举行了一个通宵达旦的篝火晚会,为即将西征的一支部队送行。只见密营丛林间的一片空地上燃起熊熊篝火,战士们分坐在篝火周围,相互拉歌。大家高唱《抗日救国歌》《送西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歌曲,表演京剧、快板、双簧,还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晚会开得十分热烈,篝火上的柴火添了又添,噼噼啪啪地燃烧着,人们眼前是一片通红、一片光明、一片欢乐。  相似文献   

18.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夫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历史应该记住张寒晖,松花江应该记住张寒晖。尽管他不是东北人,也不曾出关,更没有见过松花江,却写下了这已被传唱了68年的不朽乐章。当年的他,在西安街头目睹大批东北官兵和流亡者流离失所的惨痛情景,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便将东北流亡者的诉说改编成歌词,把河北家乡妇女哭丧的声调  相似文献   

19.
清贫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提出的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要求,中央纪委、监察部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反腐倡廉歌曲创作评选和演唱活动。在67000多首优秀廉政歌曲精选的基础上,中央纪委、监察部与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唱响正气歌"全国新创廉政歌曲文艺晚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廉政歌曲承传统,扬正气,赞清廉,斥腐恶,应当在全社会唱起来,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本期我们选登优秀廉政歌曲《清贫》颂,并在《大家》栏目同时刊发方志敏烈士《清贫》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正该手抄本长33.5厘米、宽23.5厘米,共58页。汇集了张寒晖1941年创作和抄录的中外优秀歌曲50余首,其中在1936年秋创作的著名抗日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人们对家乡的怀恋和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成为鼓舞人民英勇抗日的战斗号角。张寒晖是河北定州市西建阳村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带领剧团在农村宣传抗日。1941年赴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等职。1946年3月11日在延安病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