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联合国在中国的外交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提升联合国的地位、加强联合国的作用 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 存在着两种方向之争, 涉及到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2005年是推进联合国改革的重要年头, 国际社会围绕联合国改革的纷争异常激烈。中国在联合国 改革问题上发挥了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中国为把握联合国改革大方向, 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维护 联合国的权威和团结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论联合国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扼要回顾了联合国改革的艰难历程,认为联合国改革之所以步履维艰,主要原因在于它难以克服五大矛盾。文章认为,联合国改革的核心是民主化问题,只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铲除,在联合国内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化,也不可能进行真正的改革。只有在联合国全体会员国特别是大国有了共同政治意愿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克服五大矛盾,进而使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制裁制度是《联合国宪章》集体安全条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和平受到威胁、外交努力失败的情况下,安理会强制执行其决定的重要手段。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大国的操纵和利用以及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尽快改进和完善联合国制裁制度已成为联合国改革中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联合国维和行动正在发生重大改变,一是将"联合国维和行动"改称为"联合国和平行动",行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了"维持和平"、"预防冲突"和"建设和平"等诸多环节;二是重视发挥地区组织在维和行动中的作用;三是坚持性别平等,增加妇女参与维和的力度。这与联合国改革的大方向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从1990年起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主动作为,表现出大国担当,受到广泛国际赞誉。  相似文献   

5.
经济大国的实力和“政治大国”的目标,使日本对它在联合国中的现有地位和作用不满。日本外交转为大国外交,并同美欧一起建立国际新秩序是90年代日本外交的新构图,也是日本的联合国外交的核心。日本的联合国外交的主要做法是:为出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大造舆论;删除“敌国”条款;派遣自卫队参加联合国的维持和平活动;加强联合国的人员合作。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大国一致原则始终存在,这就证明这一原则具有极大的生命力。否决权既是大国的权利,也是它们赖以承担的义务。 对否决权采取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的态度都是片面的。 安理会改革的难点在于常任理事国的扩大,而常任理事国扩大的关键,又在于否决权问题。 无论从历史或现实角度看,否决权是完全必要的。它的确立不仅对联合国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自联合国建立以来以至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日本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目标,日本进行了多方努力,积极参加联合国名义下的各种活动,推动联合国改革,积极做各成员国的工作,但困难和阻力仍不小.日本能否实现其既定目标,既取决于自身的条件,更取决于他国特别是亚洲国家的信任程度和世界形势尤其是大国关系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8.
安理会的大国否决权是联合国成功的主要保障之一,这与安理会的形成、功能和组织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尽管大国否决权遭到了攻击,但它有着一定的事实和法理依据。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在联合国机制下,完全摒弃大国否决权的主张是不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9.
世界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联合国--纪念联合国创建6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的建立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创造.<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始终是规范国际关系的基本法典.面临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联合国改革势在必行.联合国改革主要涉及发展问题、安理会改革和秘书处改革,三者缺一不可,而发展是联合国改革的"重中之重".世界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联合国.联合国改革关乎联合国的前途和国际关系全局,必须坚持协商一致原则,慎之又慎,循序渐进,以策成功.  相似文献   

10.
2003年3月,美国绕过联合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不仅损害了联合国的权威,更动摇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世界集体安全机制。这促使联合国加快改革进程。不久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名人小组所提方案的基础上,提出联合国改革计划,正式启动了联合国改革工作。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积极推动联合国改革。美国的有关立场和政策,将对联合国改革和联合国的前途有着关键性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