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正1941年5月16日,敌后抗日根据地第一个大型日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博古任社长兼主笔。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件破天荒的大事。然而,由于缺乏办大型日报的经验,初创时期的《解放日报》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还未成为完全的党报。针对存在的问题,博古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率领年轻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开始了对大型党报的艰难探索之路。经过1942年的改版和不断的调试,到1944年2月出至1000  相似文献   

2.
李海文 《党史博览》2012,(10):18-22
博古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因飞机失事遇难。在21年的革命生涯中,有10年的时间是和周恩来共事。博古和周恩来的关系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周恩来是博古的领导。第二阶段,博古是周恩来的领导。第三阶段.周恩来与博古是并肩作战的战友。第四阶段.周恩来是博古的领导。  相似文献   

3.
年轻     
三宝 《党建文汇》2014,(6):62-62
我在美国丹维尔博物馆授课的时候,某日。一位老先生打量着我说:“你看起来相当年轻,不过25岁吧!”“不!我已经29岁。是快30岁的人了!”我回答。  相似文献   

4.
缺席受“审”突如其来的政治厄运落在邓小平身上,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当时的大背景与会、寻、安的现实相结合所引发的。时下的中央苏区,在刚从上海迁来的以博古为首的中央局领导下,正掀起一场颇具规模的反“罗明路线”的斗争热潮。以马列主义“理论家’咱居的博古等人,喊出“夺取中心城市,争取一省数省首先胜利”的口号,已经一年多了。这条左倾冒险的进攻路线,在中央苏区一开始就受到了毛泽东等人的抵制。博古等人不胜恼怒,举起“无情斗争”的法宝,剥夺了毛泽东的军权,将他从前方召回专做苏维埃政府工作。这还不够,他们认为还得彻…  相似文献   

5.
1933年1月,由于白色恐怖日益严重,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被迫由上海迁至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临时中央政治局负责人博古和共产国际军事代表李德相继来到瑞金。9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发起对根据地的第五次军事“围剿”。然而,就在这样危急的.时候,博古、李德剥夺了毛泽东、朱德的军事指挥权,使红军和根据地遭受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中央苏区时期,博古与毛泽东的关系,更大程度上是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与毛泽东的关系。博古作为年轻的临时中央负责人,周围聚集了一批从苏联归国的"留苏派",他们执行的是"左"倾的国际路线,这条"左"倾的国际路线与苏区的实际情况格格不入,这就与了解中国国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毛泽东时有矛盾发生。临时中央在苏区推行"左"倾的国际路线时遭到毛泽东的"抵制",本来支持毛泽东的博古转而开始"打击"毛泽东,毛泽东在这一时期也经历由"高峰"到"低谷"再到"高峰"的过程,最终在遵义会议后成为党中央的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7.
1934年10月,毛泽东被确诊为恶性疟疾,他在床上昏沉沉躺了整整8天。病中的毛泽东挣扎着给博古写了一封信,建议中央红军转移到外线作战。当调动敌人远离苏区之后,再返回中央苏区所在的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由于信件涉及了极端的军事机密,毛泽东派警卫员送信的时候要求带上火柴和汽油,以便在发现敌情的时候立即将信烧掉。  相似文献   

8.
从世界政党史上很难找到,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领导层像割韭菜一样,一批一批被对方屠杀。这就是中国革命和其他革命都无法类比的空前残酷性……毛泽东34岁上井冈山。周恩来29岁主持南昌暴动。朱德31岁参加护法战争。博古24岁出任中共中央临时总负责人……  相似文献   

9.
正1933年1月,由于白色恐怖日益严重,中共临时中央被迫由上海迁至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临时中央政治局负责人博古和共产国际军事代表李德相继来到瑞金。9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发起第五次"围剿"。就是在这个时候,博古、李德剥夺了毛泽东、朱德的军事指挥权,使红军和根据地遭受重大损失。翌年10月,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即长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批评博古、李德的军事路线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
《支部生活》2011,(8):52-52
1934年10月,毛泽东被确诊为恶性疟疾,他在床上昏沉沉躺了整整8天。病中的毛泽东挣扎着给博古写了一封信,建议中央红军转移到外线作战。当调动敌人远离苏区之后,再返回中央苏区所在的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由于信件涉及了极端的军事机密,毛泽东派警卫员送信的时候要求带上火柴和汽油,以便在发现敌情的时候立即将信烧掉。  相似文献   

11.
拜将之时,多少将军风华正茂1988年,贺老总的儿子贺鹏飞作为总参军务装备部部长,44周岁被授予少将,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将军,然而与曾横戈马上,东拼西杀的老将军授衔时比,已经不年轻了。1955年,第一次授衔时,最年轻的大将许光达只47岁,大将粟裕、谭政也只48岁。最年轻的上将肖华当时才39岁,这位被誉为“娃娃司令”的儒将,12岁在老家江西兴国参加革命。17岁,还未脱离稚气,便担任红军“少共国际师”政委,22岁便被任命为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除肖华外,上将年轻者依次为刘震、陈锡联,40岁,叶飞、李天佑、杨成…  相似文献   

12.
黎辛 《党史博览》2008,(11):23-25
一 1942年到1944年,延安整风时,我在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任副刊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秦邦宪(博占)兼任,他同时还兼任新华社社长与中央出版局局长。解放日报社与新华社合署办公,一个行政单位。1941年5月报纸创刊后,《解放日报》编委会由社长博古、总编辑杨松、副总编辑余光生、国内部主任吴敏、国际部主任曹若茗、采访部主任丁浩川及新华社副社长吴文臻组成,博古为编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13.
冯都 《党史纵横》2002,(1):16-19
博古24岁任团中央书记时还不是党中央委员,却一跃成为中共中央总负责人,是建党80年来最年轻的高级领导者.他在不到四十年的短暂生命中,曾有过辉煌的年华.然而他追随王明犯过严重的"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了重大损失.但他能幡然悔悟,修正错误,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充满活力,矢志不移地追求真理,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共历史上,王明和博古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教条主义的两个代表人物,在抗战初期又同样犯了右倾错误。因此,往往把他们相提并论。确实,他们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他们都很有才华,较早地接受了革命思想的影响,在很年轻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在青年中有影响的人物;都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理论水平很高;都以极"左"的态度积极参加了反对"立三路线"和中共六届三中全会"调和主义"的斗争;  相似文献   

15.
董伟 《党建文汇》2009,(2):43-43
林彪在延安抗大当校长时,看中了美丽的女学生张梅一这个外号叫“陕北一枝花”的姑娘嫁给林彪的时候只有18岁?不久,他们的第一个男孩子出生了,年轻幼稚的妈妈不会喂养,孩子很快夭折了.  相似文献   

16.
孟昭庚 《党史纵横》2011,(11):36-38,52
博古原名秦邦宪,1907年6月24日生于江苏无锡,是北宋著名词宗秦观的第三十二代孙。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被派赴苏联入莫斯科中lLj大学学习。留苏期间,按照当时苏联当局的要求,必须取一个俄文的名字,秦邦宪的俄文名字的中文译音是“博古诺夫”。于是,秦邦宪干脆就用“博古”作了笔名,以后便也以博古名世。  相似文献   

17.
王明、博古作为中共历史上以错误著称的领导人,近年来重新引起一些研究者的兴趣。本文拟对近年来关于王明、博古的研究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8.
冯都 《党史纵览》2001,(2):28-31
博古自1931年9月至1935年1月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总负责人.他24岁就主持中共中央的领导工作,是建党80年来最年轻的领导人.他在不到40年的短暂一生中,曾有过辉煌的年华.然而,他曾追随王明犯过严重的"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了重大损失,但他能幡然悔悟,修正错误,在尔后的革命斗争中充满活力,矢志不移地追求真理,为党所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0,(11):110-111
【求助邮件】我是年轻的孩妈妈,宝宝不到两岁,正是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时候。最近孩子越来越好动,对周围的事物越来越好奇,什么都想摸模弄弄,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总是怕这怕那,一切都包办代替。请问“三T公司”的育儿专家,对于两三岁的幼儿是否应给他们一些“自主权”?  相似文献   

20.
正"妈,快来看呀,我投递的稿件在《兵团工运》、《绿原工运》刊登了。""好事呀,以后没事的时候就多看书读报,再写写通讯稿件,这对提升你的写作能力会有很大帮助。"1月3日,我看到自己投递的稿件刊登后高兴地对婆婆说。在我眼里,婆婆爱看书,而且还上进。40岁的时候还上了兵团电大为自己充电。听爱人讲,婆婆读书看报的习惯从年轻的时候就养成了。她看的书没有类别限制,烹饪技巧、礼仪、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