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潮》2015,(4)
<正>彭绍辉与毛泽东都是湖南湘潭韶山冲人。1933年3月,时任红三军团五军一师师长的彭绍辉指挥部队担任草台岗(江西境内)主攻任务,在抢占霹雳山战斗中,为抢救战士,自己被敌人重机枪子弹打中左臂,臂骨被打成粉碎性骨折。他被送进红三军团医院后,在没有麻醉药、医疗条件相当简陋的情况下,截去了左臂,成为我军历史上第一位独臂将军。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八旅旅长,在山西抗日前线屡立  相似文献   

2.
正1933年失去左臂的彭绍辉上将彭绍辉(1906—1978),湖南省湘潭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3月,时任红五军第一师师长的彭绍辉,接到军团长彭德怀下达的"一师担任草台岗主攻任务"命令,与敌军短兵相接。经过20多分钟的激烈战斗,彭绍辉率一师占领了敌人主阵地。战斗中,两颗子弹击中了彭绍辉的左臂。彭绍辉咬紧牙关,用绷带紧紧扎住伤口,继续指挥部队向敌人防线冲击。直到后续部队第三师赶上来接替  相似文献   

3.
彭绍辉是我军著名的“独臂上将”。在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无论是作基层指挥工作时,还是在担任高级将领以后,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因而他曾六次负伤,其中四次伤势严重,并最终因左臂负伤而截肢。但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克服了伤残之躯带来的诸多不便,在战场上导演了一幕幕健全人都难以完成的战争活剧。炉洞作战伤右腿赵家冲养伤历三险1928年7月,平江起义以后,彭绍辉正式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红五军十三师第七团任班长。同年底,彭绍辉所在部队与平、测自卫军编为第二纵队,留在湘赣及湘鄂赣…  相似文献   

4.
彭绍辉,湖南省湘潭县人,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5军第1师师长、少共国际师师长。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去左臂仍继续战斗,又任红30军参谋长、红六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中曾任晋西北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解放战争中任第一野战区第7军军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1978年逝世。  相似文献   

5.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彭绍辉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从一名雇农成长为一名高级指挥员。在战争年代,彭绍辉失去了左臂,被人称为“独臂将军”。  相似文献   

6.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彭绍辉上将,是一名从雇农成长起来的我军高级指挥员,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在战争年代,彭绍辉失去了左臂,被人称为"独臂将军".1955年9月,在共和国首次授衔的1000多名将军中,共有9位独臂将军,而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只有彭绍辉和贺炳炎.  相似文献   

7.
正彭绍辉,湖南省湘潭县上七都瓦子坪(今属湘潭韶山区)人,1906年9月6日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从22岁参加平江起义开始,他征战戎马,历经血雨腥风,由一个农民子弟逐步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并被授予上将军衔。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彭绍辉沙场驰骋,弹雨如沐,失去左臂,人称"独臂将军"。平江起义,革命生涯开启1926年,湖南的农民运动蓬勃开展,湘潭的农运更是轰轰烈烈,农民们贴标  相似文献   

8.
罗元生 《湘潮》2006,(9):28-31
今年是彭绍辉诞辰100周年,这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将星闪耀的天幕上,也算得上“特别”的开国上将,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为“真老乡”,从参加革命的第一天开始就紧紧跟随毛泽东,在毛泽东的关怀、指导下成长进步,毛泽东在谈到彭绍辉时曾说“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独特的人才”;彭绍辉毕生酷爱学习,从参加红军起,几十年如一日,留下了两百多本日记,摞起来足有两米多高;彭绍辉多次从事军队院校教育,又被人们称为“将军校长”……作为毛泽东信任的将军,彭绍辉一生充满传奇。  相似文献   

9.
战功赫赫,伤痕累累。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中有两位独臂将军——彭绍辉和贺炳炎。两个人都只有一只手臂,前者右,后者左。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人民解放军的首任军长,前者是第七军首任军长,后者是第一军首任军长。本文讲述的,是第七军首任军长彭绍辉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党建文汇》2011,(3):38-38
饿极了拽衣服上的棉花吃 1938年7月31日,时任东北抗联第五军政治部主任的宋一夫在西征途中携款叛变投敌,供出了东北抗联第二路军的西征地划,日本关东军随即调集大批部队对参加西征的各支抗联部队进行堵截。  相似文献   

11.
洛阳战役     
林木 《党史博览》2008,(2):F0002-F0002,F0003
1948年3月8日,陈赓、谢富治率领普冀鲁豫野战军第四、九纵队以及太岳军区第五军分区部队,与陈士榘、唐亮率领的华东野战军第三、八纵队共同发起了洛阳战役。  相似文献   

12.
姜廷玉  方玮 《湘潮》2010,(11):8-10
“彭绍辉是著名的独臂将军,总参谋部的不倒翁……唯有他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当了23年的副总长。”这是某海外报纸对独臂将军彭绍辉的评价。彭绍辉先后经历了6位总参谋长。他在我军历史上担任副总参谋长时间最长,为我军的教育训练、军事理论研究和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解放战争中后期,蒋介石为同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先后组成了20多个重兵集团。其中,廖耀湘兵团、邱清泉兵团和黄维兵团,全部美式装备,实力较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有五支战斗力较强的部队,号称“五大主力”,即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十八军(整编十一师)、七十四军(整编七十四师)。其中,新一军、新六军编入廖耀湘兵团,第五军和第七十四军编入邱清泉兵团,第十八军编入黄维兵团。在国共两军战略决战的关键时刻,这三大“王牌兵团”先后被投入东北和华东战场,并被蒋介石寄予厚望。然而,令蒋介石大失所望的是,在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中,这三大“…  相似文献   

14.
彭绍辉,湖南省湘潭县上七都瓦子坪(今属湘潭韶山区)人,1906年9月6日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从参加平江起义后,历任军职,由一个雇农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上将。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失去了左臂,人称“独臂将军”。参加平江起义彭绍辉的青少年时代,是在苦难的年月、贫寒的农家里度过的。父亲当了半辈子雇农,母亲生七男四女(绍辉排行第七),加上嫂、侄等,一家十七八口人,家境十分窘迫。10岁那年,彭绍辉在舅家的帮助下进了乡村私垫。两年半以后,由于经济拮据,辍学在家看牛。1926年,湖南的农民运动蓬勃开展,湘潭更是闹得轰轰烈烈。农民们到…  相似文献   

15.
姜廷玉 《湘潮》2008,(9):14-16
彭绍辉不仅是我军历史上著名的独臂将军,而且是我军参加过红军三个方面军长征的为数不多的高级将领。长征开始时,他担任中央红军红十五师(少共国际师)师长,率部掩护主力部队实行战略转移。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彭绍辉调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参谋长,红四方面军与红二、红六军团(后编为红二方面军)会师后,又调任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参谋长。在参加三个方面军长征的过程中,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独臂率部斩关夺隘、抢险飞渡、英勇作战,突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胜利地完成长征。  相似文献   

16.
正周保中是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杰出领导人。"九一八"事变后回国,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组织领导抗日武装斗争。1935年后,历任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中共吉东省委书记、东北抗联教导旅旅长,坚定不移地率领部队坚持抗日战斗。毛泽东曾称赞他说:"保中同志在东北十四年抗日救国斗争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诗篇。"在东北14年的抗日斗争中,周  相似文献   

17.
王效明(1909—1991),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七家子乡八里村人。 青年时代,王效明积极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1931年他在哈尔滨参加反日会,从事抗日救国工作。1932年他找到了中共满洲省委,走上了革命道路。同年,在哈尔滨组织抗日救国军,因内奸出卖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严守组织机密。1935年,出狱后参加了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任军部参谋。同年,加人中国共产党。王效明随部队在绥宁地区同日伪军进行了10数次战斗后,担任了第五军教导队大队长。  相似文献   

18.
彭绍辉:英勇善战的独臂虎将彭绍辉在47位荣获3枚一级勋章的开国上将中,是唯一与毛泽东同属湘潭县的老乡。他的家瓦子坪距离毛泽东家的韶山冲只有8公里。彭绍辉最初的革命萌动是在1926年夏参加家乡的农民运动,当时他是农民自卫军的一名战士。而他真正具有革命信念是从1927年夏追随毛泽东之旅开始。当时,正值长沙发生"马日事变"之后,农民运动处于低潮之际。茫然中,彭绍辉想到了自己崇拜的家乡英雄、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毛泽东。  相似文献   

19.
《党建》2012,(9):36-36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了湖南平江起义。不久,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红五军成立后,一方面受到湘鄂赣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被迫转移;另一方面,接到湖南省委指示信,要求红五军"避免与敌主力部队作战,并派一部向萍、安与朱毛联络"。在对部队进行思想、组织整顿的基础上,红五军采取了飘忽不定的游击战术,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110岁高龄的张力雄,是全国唯一健在的参加过长征的开国将军。他1913年生于福建省上杭县,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任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第三十四师第一〇〇团政委。1934年10月,张力雄率部从江西兴国出发,踏上二万五千里征程。1936年1月,红五军团与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合并为红四方面军第五军,张力雄任红五军第十五师第四十五团政委。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在会师前后进行的十多次战斗中,华家岭阻击战最为艰苦和激烈。张力雄率部参加了这场战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