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12月13日,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受贿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田凤山当庭承认了公诉机关对他的17笔受贿指控。65岁的田凤山历任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和国土资源部部长等要职。公诉机关指控他在1995年至2003年期间,涉嫌收受他人贿赂325万元人民币、17.4万美元、5万元加拿大元,总计折合人民币498.13万元。17笔涉嫌贿赂款大部分发生在田就任黑龙江领导期间,其中的一笔是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送的。2005年7月28日,马德因受贿卖官被北京市二中院一审判处死缓。审理田凤山的北京二中院三法庭也是马德受审的地方。■编辑:…  相似文献   

2.
2005年3月22日上午 9:30分,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准时开庭审理原黑龙江绥化市市委书记马德涉嫌卖官受贿案这起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最大卖官案,牵涉到原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原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等正省(部)级高官和绥化市一大批官员。  相似文献   

3.
卖官鬻爵,连封建社会的有识之士都为之痛心疾首。不知怎的,此腐朽之风在今日中国却又沉渣泛起,实在令人扼腕。报载,原中共黑龙江绥化市委书记马德,在“一把手”的位置上仅短短两年,靠批发官帽竞获利600万元之巨。马德一案涉及260多名官员,其中包括黑龙江绥化市下辖10个县市的众多处级干部,仅“一把手”就有50多人。加之田凤山、韩桂芝等众多省部级高官牵扯之中,  相似文献   

4.
丁咚  逸风 《检察风云》2005,(8):22-23
3月22日上午9:30,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卖官受贿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在这起号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卖官案”中,马德被检察机关指控在10年间共收受17人的贿赂603万余元。庭审中,法庭播放了马德的电子履历以及他每笔“买卖”的记录。马德对17项指控没有异议。为马德进行辩护的是“刘晓庆税案”四大辩护人之一的钱列阳律师。检察机关对马德提出了罪轻意见,认定其在案发后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并经查证属实,依据《刑法》,属重大立功表现。法庭将择日宣判。17项指控 开审马德@丁咚 @逸风…  相似文献   

5.
《法治与社会》2005,(2):50-50
继黑龙江原省长田凤山和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案之后,不久前。黑龙江省又有5位副省级和一批地市、厅局级干部纷纷落马。引发黑龙江省“政坛地震”。  相似文献   

6.
组织部长卖官到了省一级2004年,有两位省委组织部长"栽了"。一位是江苏省委原组织部长徐国健,一位是黑龙江省委原组织部长韩桂芝。虽然韩桂芝最后的公职是黑龙江省政协主席,但她涉嫌受贿是发生在担任省委组织部长的任上,所以也属于"组织部长卖官"之列。徐国健、韩桂芝"落马"后,国内外舆论开始关注"中国组织部长腐败现象"。因为以前涉及买官卖官的大都是党政"一把手",但现在随着中央对干部选拔问题的重视,特别是依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组织部门被赋予了  相似文献   

7.
卖官与卖身     
“新中国最大卖官案”——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受贿案开审了。闻听此讯,令人拍手称快。提起卖官,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妓女卖身。因为,二者都以卖为手段,以获取利益为目的,都为后世所诟病。据史料记载,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卖官不叫卖官,而是鬻爵。卖官始于汉武帝时代,其时卖官鬻爵才合二为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卖官鬻爵就变了味,成为搜刮民膏的一种手段。卖官鬻爵,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或明或暗地存在于我国的历朝历代,使政治风气腐败,世风日下。史书上关于妓女比较早的记载是春秋时齐国的管仲“置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充国用”,…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因大肆卖官受贿而落马的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在职时也并未公开否认制度的重要性,但在执行制度时,他却把自己划在“圈外”,结果是相关制度大都没能落到实处,成了“摆设”。由此笔者想到,在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过程中,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对号入座”,把自己真正摆进去,用《廉政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做廉洁从政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被媒体称作“中国最大的卖官案”——马德卖官索贿案近日在北京开庭,当庭审定原绥化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德卖官收贿600多万元,加上其他方面以权谋私总计2000多万元。引人深思的是马德在庭审时的惊人之语:“现行用人机制不变,谁来当书记都会有同样结果”,并提议“从纪检系统派出一名干部到绥化当书记,让他放手干一年,只会比自己收得更多。”这便是马德的所谓“破坏性试验”。马德的“破坏性试验”之说固然有其欲减罪责的企图,不能成立,但从反面也印证了地方官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缺乏监督的弊端。近些年来,相当一部分市、县机械套用…  相似文献   

10.
行贿受贿,都叫腐 败,但阅读贪官"事迹", 人们会发现,这二者是 一对孪生兄弟。贪官中, 没有一个是只行贿的, 也没有一个是只受贿 的,一般都是双管齐下, 二贿并举,哪只手也不让闲着,就是那 些只说了一个方面的,也必然存在另一 方面。比如黑龙江省绥化原市委书记马 德,受贿人民币520万元,却向原省政 协主席韩桂芝一次就行贿80万元,"作 为"之大,真称得上是"腐坛骄子"呢!  相似文献   

11.
韩桂芝,一位昔日红极一时、风光无限的省部级女干部,因涉嫌受贿800万元,2005年5月中旬被移送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审查起诉。  相似文献   

12.
常见报刊上登载一些罪犯算“帐”的忏悔录,其中有这样两例比较典型,一例是,江苏省某乡原党委书记冯某,因受贿、贪污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在检察人员提审他时,他算了一笔帐:“我今年49岁,工龄30年,如果不违法,退休前按每月工资1500元算,干到退休能得到19.8万元的正当工资;退休后,按每月1000元算,到70岁能得到12万元的退休费,这两项加起来就是31.8万元,可现在因受贿贪污12.9万元,丢了饭碗不算,还得坐牢十年,不值。”另一例是,某县原县委书记李某,因卖官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他在监狱中写了一份忏悔录,沉痛地算了一笔帐。他说:“我今年4…  相似文献   

13.
一月回望     
[要案] 卖工程又卖官, 原绥化市委书记马德被判死缓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7月28日对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受贿罪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马德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14.
石剑 《检察风云》2004,(10):24-25
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这个时下流行的歪经成了时任黑龙江省绥棱县原县委书记李刚的“做官要诀”。就是靠这个“要诀”,李刚在1996年至2000年6月期间,买官行贿人民币42万元、美元1万元;卖官收受131人贿赂款人民币219万余元。2003年11月,哈尔滨市检察院以涉嫌行贿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将这个买官卖官的“典型”——李刚提起公诉。年前,哈尔滨市中级法院判处李刚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买一顶县长的乌纱帽,他送了10.5万元1959年,李刚出生在黑龙江省海伦县。在海伦县师范学校读书时,18岁就入了党。1978年参加…  相似文献   

15.
贪污受贿的事,报章电视近年不断有披露,腐败分子大到陈希同、小到生产队长,“奇闻逸事”也不算少。 这里有两件事,不知可否列入腐败“奇闻”,某公安交警队警员周某,自认工作成绩不小,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因提级分房没挨上,而怀恨不满,直至“以权换钱”,来平衡自己的心态,由于受贿11万余元被捕后,周说了一段话,大意是:由于住房小,想改善又没钱,所以想到受贿,收到15万就不收了。为什么呢?15万可以买二室一厅了。  相似文献   

16.
从法律角度讲,“买官”是行贿行为,“卖官”是受贿行为。众所周知,行贿、受贿均属违法犯罪行为。那么,“买官”、“卖官”理所当然地也属于违法犯罪。与其他违法犯罪不同的是,“买官”、“卖官”现象产生于“官场”之内,而且往往是“一对一”,因而有较大的隐蔽性。《政府法制》1997年第10期刊登的《揭开廉洁书记的面纱》一文,写的就是一个素有“廉洁书记”美誉的地委书记因“卖官”受贿被处以刑罚的事,读来感触颇多。  相似文献   

17.
正2005年12月1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韩桂芝受贿案做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韩桂芝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经开庭审理查明,1993年至2003年期间,韩桂芝利用担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等职务便利,为马德等人在职务晋升、职务调整等方面谋取利益,先后多次非法收受款物共计人民币702万余元,已构成受贿罪,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破坏了国家机关正常工作秩序,严重侵害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情节特别严重,依法应  相似文献   

18.
地球人都知道中国东北有个黑龙江。自从马德卖官案见诸报端后,中国人又发现中国东北还有一条“官场黑龙江”,纪检监察部门在这条江上撒了一网,网住了马德这条“大黑鱼”,同时又带出了一串(265条)大大小小的“黑鱼”。反腐败取得的一系列的、阶段性的“巨大成果”,逼迫人们不得不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到底是官场“黑龙江”染黑了鱼,还是黑鱼弄黑了江!“马德时代”,买“乌纱”、保“乌纱”,价格不能低于十万元这条哺育了黑土地上人民大众的黑龙江,近年来水质严重污染,在我国七大水系污染程度排序中,黑龙江支流的松花江位居第五位,其水质常年以…  相似文献   

19.
《法治研究》2006,(4):59-59
法制早报报道:由法制早报,leaews法薪传媒主办的“蚁力}巾杯中国律师风云榜(2005)”在法制日报社举行隐重颁奖仪式,11年前为余祥林“杀妻”案作无罪辩护的何大林律师、代理新中国“最大卖官案”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受贿案的钱列阳律师、代理日本掳役中国劳工“穴居人”刘连仁对日索赔案的中日律师康健、傅强、高桥融等荣获“十大风云律师”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律师》2006,(5):94-94
2006年2月26日,由法制早报、lenews法薪传媒主办的“蚁力神杯中国律师·风云榜(2005)”在法制日报社举行隆重颁奖,11年前为佘祥林“杀妻”案作无罪辩护的何大林律师、代理新中国“最大卖官案”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受贿案的钱列阳律师、代理日本掳役中国劳工“穴居人”刘连仁对日索赔案的中日律师康健、傅强、高桥融等荣获“十大风云律师”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