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保 《农村青年》2013,(10):57-58
养名贵鱼捧金钵 湖南省沅江市洞庭湖畔的龙德亮,20多年来热心水产事业,大胆探索水产养殖技术,摸索出了一套名贵鱼网箱养殖的成功经验,并带动乡亲共同走上养鱼致富路。  相似文献   

2.
李保 《农村青年》2011,(11):4-6
“淡水鱼看益阳,水产加工看顺祥”。这是中国水产界的一个共识,折射出湖南顺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祥水产)在淡水水产品加工行业的龙头地位。从最初的一个作坊式企业,到一家集水产养殖、加工、贸易、科研于一体的出口型企业;从当初的几百万元资产,到总资产1.8亿元;从每年仅几百万元的销售收入,到年产值5亿元,顺祥水产的11年发展路堪称淡水鱼虾加工领域的一个传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发展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水产养殖用水的净化处理和重复利用已成为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而许多养殖者由于对水处理技术知之甚少,对水质处理不够重视,经常发生鱼、虾放苗即死和养殖过程中经常患病及死亡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李娟 《农村青年》2013,(11):61-62
冬季水温低,鱼类的病害和寄生虫害相对较轻,极易引起人们的忽视,如不加防治,也会造成很大损失,并会影响来年水产养殖的正常进行,入冬后常见以下病害:  相似文献   

5.
2002年10月,农民徐德龙租用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农场三大队106亩土地搞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6.
邓荣志:中共党员,2003年毕业于厂西大学水产养殖专业,2006年被授予“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科技种养能手”、“钦州市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钦州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等荣誉称号。现为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土地田村村委会主任、团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7.
《农村青年》2007,(9):54-54
于红雨今年28岁,是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去年暑假,他回山东潍坊老家时。突然萌生了养殖蝗虫创业的念头。趁着假期,他一边说服父母,一边征地、建房、打井,建起了面积40多亩的养殖基地。一开学,于红雨把养殖基地交给父母和姐夫打理,而他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参与基地的建设规划和蝗虫的销售。  相似文献   

8.
《时代风采》2012,(3):11
在瑞丽市姐相乡,有一处"乡土人才老蔡养殖基地",基地的主人就是蔡光前。现年57岁的蔡光前出生在保山市施甸县仁和乡,19岁时来到德宏州潞西(今芒市)遮放糖厂烤酒,两年后又到瑞丽市弄岛糖厂供销社烤酒,1980年,他落户  相似文献   

9.
王道祥,一个名不经传、白手起家的农民,沐雨栉风,历经艰辛,扎根黄海之边20多年,先后投入3300多万元兴建水利、电力等农田种植、水产养殖基础设施,让百公里一、二道海堤两侧沉睡多年、荒芜贫瘠的数万亩滩涂焕发勃勃生机,成为给社会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给创业者提供精神财富的“黄金海岸”。  相似文献   

10.
晓寒 《农村青年》2006,(1):21-23
出生在四川农村的刘国民,高中毕业后在老家摸爬滚打了几年,然后南下打工,开餐馆,再创办全国规模最大的青蛙养殖基地。正是由于他的敢想敢干,努力打拼和永不言败的性格,成就了他的美丽人生。  相似文献   

11.
人们都说打工不如当老板,其实打工是很多人事业成功的起点。贵州省安龙县兴隆镇一位名叫刘金鑫的青年,就是利用外出打工学到的技术和挣回的资金,回乡创业办桑蚕养殖基地,并成立了安龙县安格锐桑蚕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不仅自己富了,还带动了该县兴隆、新安等乡镇80余农户到基地打工学技术,规模生产蚕种和种桑养蚕。仅2009年就实现收入200多万元,还带动80余户养蚕户实现收入40万余元。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一位优秀的青年农民企业家,在水产养殖行业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产品占据内地出口香港淡水鱼市场的近半暨江山。他更是一个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杰出专年,以胸怀大局、甘为人梯、共同富裕的热心肠.带领身边农民走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科学发展之路,并全力保障供港澳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稳定,为促进港澳经济繁荣和维护港澳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农村青年》2013,(9):45-45
近日,中央财政拨付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43400万元用于伞同供销合作总社新型合作示范项目建设。项目范嗣涉及北京、河北、内蒙古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宁波、青岛2个计划单列市,围绕棉花、果蔬、食用菌、畜产品、蜂产品等供销合作社传统特色产业,主要扶持合作社实施的种植养殖基地、加工及流通类项目,尼头企业实施的规模化、工厂化种植养殖和加工流通类项目,以及通过龙头企业或联合社牵头带动多个合作社共同实施的产销对接试点项目,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产品现代生产流通方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江西瑞金提起夏复兴,人人都要竖起大拇哥称赞他,这个人称江西“蛋鸡王”的农民企业家,命运多舛,却不改初衰,用辛勤的汗水打造了一片独有的天地。他创办的养殖基地,就像一个天然的绿色世界,处处生机勃勃。就让我们走近这个令人钦佩的农民企业家,看一看他这一路走来的艰辛……  相似文献   

15.
雪峰 《农村青年》2010,(2):34-37
今年43岁的蒋玉莲是江苏省南京市人,她创办的“南京平山梅花鹿养殖中心”是该市职工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然而,当地人在提起这位“女鹿王”时,说到的往往不是她的财富,而是她经历的一场重大人生变故。也正是这场灾难,将她逼上梁山,让她的人生包含着苦难与艰辛,使得她创业的每一步,都承载了超越财富之外的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说起湖南省沅江市,就会让人联想到“洞庭鱼”。是啊,该市养鱼业发展之迅猛,无不令人咋舌。短短几年时间,全市养鱼养殖面积就已发展到近30万亩,建成了以浩江湖为中心的湖南省最大名贵鱼养殖基地,培养养鱼大户上千户,其中资产100万元以上的养殖户就多达130户,每年为广东、福建等地提供优质鱼上百万公斤,全市养鱼业年产值超过1亿元。  相似文献   

17.
她,四年间担任了两个“落后村”党支书;她,四年间让两个“落后村”变成了“先进村”、“致富村”;她,治理村容,修路修桥,重整领导班子;她,关注民生,随身携带“民情记录本”;她,创办养殖基地、引导扶持“农家乐”旅游,成立蔬菜合作协会;可是她,四年间却没有领过单位一分钱工资;她,就是蔺松婵,一个女大学生村官。  相似文献   

18.
《时代风采》2012,(8):11
在江城县,李应强小有名气,他是"养鱼大王",是全县水产养殖业的模范人物。1996年,李应强进入江城县酒精厂打工,由于多种原因,工厂停业,职工下岗,2000年回家自谋出路。刚刚经历挫折的李应强,并没有被失败所击倒,他坚信  相似文献   

19.
雷长风 《工友》2007,(7):68-68
由于梁山泊干部超编,财政吃紧,鲁智深从二龙山调到山寨之后,一直没有解决行政编制问题,暂时被安置到三阮水产公司,在董事长阮小二手下当了一名副总。谁知,阮小二扯起开发八百里梁山水泊的大旗,全是挪用的社会保障基金,汴京社保基金大案爆发之后,各地展开了对社保基金的  相似文献   

20.
沈慧 《农村青年》2010,(12):64-64
一次,笔者到某养殖大户家中采访,该养殖大户正在手忙脚乱地用电话向专家咨询一些养殖问题。笔者见他的办公室里摆着电脑,就疑惑地问他为何“舍近求远”不在网络上找,而足打电话问专家?养殖大户尴尬地说,他现在还是个“网络瞎子”,如果有个“网络老师”就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