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偶然读到一篇文章。文章认为,作为科学家,德与才比起来,才更重要。只要一个科学家能够在本领域做出创新性的工作,那么他(她)就是本领域的人才,不管他(她)的道德水平有多高。道德不好的人照样可以是一个好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2.
看金门古厝群,像读一本从唐宋至今的史书,我读到的是闽南人在金门这块土地上的坚毅和柔情。 山后:“十八间王家厝”雕梁画栋  相似文献   

3.
孔庆东 《人民公安》2011,(20):60-62
这本书不是一次读完的。这书读不下去,每一篇读到一半儿,就得克制自己的眼泪。我们什么文学技巧没见过?能够打动我们这伙人是非常难非常难的事情,《丹东看守所的故事》做到了。  相似文献   

4.
最初与《支部生活》相识是在2007年,彼时父亲的单位为每位支部书记订阅了一份,至今还保留着一本当年的旧刊。后来自己参加了工作,成为了一名公务员,办公室的桌上也总有一本《支部生活》。每每读到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故事,一段真诚坦然的叙述,—篇言简意赅的点评,都让我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5.
60年代读中学的时候,在一本课外读物上第一次读到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那则著名的苹果故事。书上说,一天牛顿躺在苹果树下,恰好有一颗苹果落下来,“它为什么会从树上落到地下?”牛顿由此深思下去,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读到这个故事时感到非常新奇,同时也感到牛顿这个人非常了不起,居然能从千百年来人们习以为然的或者说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开掘出如此伟大的物理学定律,推动人类文明飞跃,“牛顿真伟大!”1965年,由林彪作序的“红宝书”业已出版,学语录立竿见影运动渐入佳境。于是,一本反映这一时尚、描写一位英雄诞生过…  相似文献   

6.
<正>前段时间里读到一本有趣的书——《无聊的哲学》,作者是挪威哲学家拉斯·史文德森,这是我第一次读挪威哲学家的著作。书是谁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本书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状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位媒体的编辑,每期必读贵刊。读到2009年第一期的《公民导刊》,觉得有两篇文章的标题非常值得学习。《为有源头活水来》写的是重庆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如何重视和开展调研工作。文章内容一再证实,"广泛深入、务求实效的调查研  相似文献   

8.
雨晴不仅长像美丽,且能歌善舞,因而博得众多男青年的青睐,求婚者络绎不绝,但还没有谁能叩开姑娘的心扉。 雨晴很崇拜小说里银幕上那些智勇双全的硬汉,所以,当她读到省报上一篇介绍本县公安局青年刑警刘斌的文章时,不禁怦然心动。刘斌艺高人胆大,多次  相似文献   

9.
桂杰 《中国减灾》2011,(4):60-60
我是在日本“3·11”大地震之前读到王力、王一男父子《天大的小事》一书的。这是一本关于城市细节的书,作者意在通过图片展示和中外对比,让读者清晰了解城市之间的差距。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天大的小事》中的细节,“哗啦”一下子跑到了我的面前,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0.
最近,从一本刊物上读到这样一篇文章:日本九州一家百货公司,其营业额每年翻一番,年利润上百万元。其成功的秘诀就是老板长川先生注重收集员工和顾客的“牢骚”,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改正措施,从而赢得了员工和顾客的信赖。  相似文献   

11.
腐败的根源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吗?郑思近年来,一方面随着腐败的蔓延,一方面随着反腐败力度的加强,关于腐败问题的理论研究愈益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人们正在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谈论着腐败问题。近日读到东北某大学主办的一本刊物在今年第1期上发表了一篇讨论腐败原因的...  相似文献   

12.
陈荧 《中国人大》2013,(16):54-54
土耳其共和国之父凯末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史上一位不朽人物。最近读到一本民国时期法学家杜保祺的著作,书名叫《健庐随笔》,其中一则关于凯末尔的故事颇有耐人寻味之处。据杜氏记载:"欧战以后,凯末尔统治土国,……以领事裁判权关系国权,……乃与各国交涉,亟谋收回,各国咸以土国法律未臻完备为言。凯因问世界法律以何  相似文献   

13.
顾土 《同舟共进》2012,(10):17-21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建交就建交,为什么要用这么一个怪说法?后来读到《中日联合声明草案》手稿时终于明白,原来其中有“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的战争状态宣告结束”一条,结束战争状态就意味着正常化,而战争状态竟然直至1972年才算结束。  相似文献   

14.
保持坦然     
青年时代在福建莆田当兵的时候,常读到一本刊物,名叫《蒲公英》,为莆田县(现为市)文联主办,以登散文诗歌见多。每读到”入迷”处,不免手痒,便学着写起散文来。记得第一篇送到编辑手里的是《洁白的珊瑚》。编辑姓林,名字已忘却了,约五十开外,疏发,胖脸,鼻梁上架一副扁平的老花镜,看稿时眼皮半阖着,看人时便竭力睁起,眼光越过镜架的上框扫将出来,使人觉得慈祥里透出少许滑稽,整个一个和蔼的老头。  相似文献   

15.
勇气     
一个年轻的警察,坐长途汽车回家探亲。他家在一个小镇上。他穿着便服,手里捧着一本名叫《心灵鸡汤》的书在阅读。他读到了一篇名叫《勇气》的文章,文章说的是一个小男孩为了救姐姐而抱着死的决心给姐姐输血的故事。年轻的警察被那个小男孩的勇气折服了,沉浸在对小男孩...  相似文献   

16.
献给母亲的一本书晓星树伟/图作者肖静是一位母亲,她认识许多年轻的和未来的母亲,这些母亲朋友渴望得到做母亲的知识和经验,因此要求肖静写一本怎样做母亲的书,这就是她的写作动机。我首先读到了她写的这本好书──《完整的女人更具魅力──和姐妹们谈怎样做母亲》。...  相似文献   

17.
鲁迅有句话常被引用:“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当读到这句话被改编成“地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没有了路’时,不得不赞叹改编者真是“太有才了”。  相似文献   

18.
九十年代初读到赵梅生先生的一本画集,作者那情韵悠扬的画风和锐意创新的精神,给我留下了颇深的印象。此后,又陆续看到梅生的的一些新作。而每次看到那些新作,都的确有一种“新”的感觉。最近听说他将出版又一本新的画集了,我便匆匆写下这篇短文,作为对他新成就的祝贺。 梅生和我的人生际遇、艺术道路多有相似处,因此也较谈得来。例如我们在五七年以前,都曾是画漫画的,后来一下子都成了  相似文献   

19.
吴钧尧 《台声》2013,(1):54-55
有次活动,乡亲私下问,听说你母亲会来?母亲前一天来电,说她隔天要到慈济当义工,不来了。关于父母,我写了不少文章,如父亲扛渔船导致驼背,母亲在成衣厂上班、从一毛不拔到乐善好施等,乡亲或许读到了,想见本尊。  相似文献   

20.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田瑞昌不久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本国内刊物上读到一篇长文,文章借宣扬美国社会现代文明之笔,大肆兜售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歪曲、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包括我们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读后着实个人吃惊不小。联系到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