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砥砺奋进的精神支撑,伟大建党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在于二者的精神实质相契合、育人功能相契合、奋斗目标相契合。伟大建党精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现为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精神激发青年学生肩负初心使命,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强化青年学生甘于奉献意识,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精神厚植青年学生爱党爱国情怀。伟大建党精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可概括为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推进。  相似文献   

2.
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动力之源泉,青年学生是我国人才储备的重要力量和动力。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新时代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伟大建党精神有机结合势在必行,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瑰宝,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吸引力与课堂魅力,使青年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攀升。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承载着民族精神的精华,凝铸着高尚的道德基因,传递着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对增强青年政治认同、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准具有重要意义,还为实现"伟大梦想"注入了行动基因。当前,青年爱国主义教育面临宣传教育方式存在短板、异质社会思潮强势冲击、部分青年爱国情感和爱国行为选择偏差等问题的困扰。为此,要促进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方式更加鲜活,完善爱国主义教育保障机制,遵循青年成长规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消除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是“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林晓滔 《当代贵州》2023,(33):68-69
<正>青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具有理论、历史和实践的逻辑必然性。万里长征路遥迢,青史长留照古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强调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要求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新时代青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的精神坐标,担当使命的精神动力和不负人民的精神源泉。青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具有理论、历史和实践的逻辑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建设林则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与爱国意识,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个重要课题。在高校通过建设历史人物专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爱国主义教育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是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马怡菲 《世纪桥》2023,(8):10-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师范生作为学生和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承担着促进民族复兴、振兴国家教育的重责。因此,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对师范生至关重要。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对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概括和升华,是党百年光辉历史的传承与凝练。回应成长需求,适时对容易产生问题的领域以伟大建党精神内容加以引导,使大学生以史为镜,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高度契合。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百年党史作为生动素材,拓宽育人渠道,贯穿思政课、专业课程、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多个方面,从而增强师范生的政治认同与情感共鸣,以实际行动在建设教育强国中奉献青年力量。  相似文献   

8.
红色影视资源以其特有的魅力契合高校重要的育人任务,它所蕴含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大公无私和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红色影视资源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角度着手,分析了红色影视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探寻二者结合融入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9,(12)
五四运动历经百年,在这场影响深远的运动中孕育而成的五四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五四精神表现为面对民族危机奋起反抗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为人先的进步精神、追求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以五四精神培育青年价值观,需要以爱国主义为基石,筑牢青年理想信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激发青年创新意识;以人民当家做主为依托,增强青年民主观念;以求真务实精神为支撑,锤炼青年品德修为。进而引领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前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做好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发奋学习,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多做贡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树立和坚持大思政工作理念,积极建构大思政工作格局,形成大思政  相似文献   

11.
陈伟  杨丽可 《党建》2023,(3):57-5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红色故事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电子科技大学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将红色故事融入课堂教学、实践研学、文化建设和互联网络,引导青年学生争做传承红色基因的新时代好青年。  相似文献   

12.
戴旭光 《求是》2005,(19):55-56
白求恩军医学院诞生于抗日烽火之中,由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倡议并参与创建。在我们这所院校,白求恩精神一直是校魂和传家宝。历届党委坚持弘扬白求恩精神,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军地培养了大批“信得过、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医务人才。一、把白求恩精神纳入思想教育“主旋律”,坚定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追求在思想政治建设特别是理想信念教育方面,我校有着优良传统和成熟经验。在过去很长时期内,我们进行白求恩精神的教育,一直比较顺利、成效明显。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20,(2)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内外环境、形势任务发生很大变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制定印发,对于引导全体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程,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  相似文献   

14.
青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象,加强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深刻影响,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主要体现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负面信息动摇青年的政治价值观;西方文化不断侵入削弱青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历史虚无主义的兴起消解青年的民族自豪感等方面。为此,需要从加强正面引导,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坚持多元开放,掌握爱国主义教育主导权;净化网络空间,汇聚爱国主义教育正能量等方面来加强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掀开了中国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序幕,凸显了青年学子的先锋带头作用。青年学子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爱国、自强、革新、务实精神及忧患意识值得后世所弘扬,成为当代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内容。当今时代,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在改革开放及不断与现代世界接轨的同时也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诸多挑战。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新生力量,是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是时代赋予青年学子的重要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16.
宇文周 《新湘评论》2020,(10):12-14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出台,对于引导全体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深入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凝聚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必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青年学生,是当前高校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青年学生,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党和国家的命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青年学生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继承光荣传统,弘扬“五四”精神,明确当代青年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八十年来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奋斗足迹和“五四”精神 8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主义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时期,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他们经过历史的比较和  相似文献   

19.
巴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它所蕴含的革命乐观主义、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以及自强不息的奋斗进取精神不仅是巴文化的精华,而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中存在爱国主义精神异化、乐观主义精神淡化、英雄主义精神丑化、艰苦奋斗精神退化等问题。巴文化鲜明的时代价值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可能性和新的路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精神养料。因此,将巴文化鲜明的时代价值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筑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针对当代青年学生在思想认识、行为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将长征精神科学的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化,高校校园文化熏陶,多维教育平台的搭建等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能力,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和艰苦奋斗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