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种枸杞,在农七师一二四团四连没有人不知道何登芝的。今年45岁的何登芝是1997年来到四连打工的,她的老家在四川山区,那里很穷,为了供儿女上学,她来到新疆。她有着山区人  相似文献   

2.
缠过足的四嫂王淑兰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他刚刚在招待所住下,就问公社书记毛继生:“四嫂呢?她在不在家?”毛继生说:“她到长沙儿子那里去了。今天上午,我们已派人去接她回来!”毛泽东说:“对,应该请她回来。她回来了,就有人帮我待客了!”四嫂,就是毛泽民的发妻王淑兰。毛泽民排行第四,按乡里习惯,人们都叫她四嫂。王淑兰是一位缠过足的旧式女性。她和毛泽民的结合,是依照流传了千百年的老规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于她出身农家,嫁到南岸上屋场毛家后,很快就适应了农村新媳妇的生活。每天雄鸡刚…  相似文献   

3.
<正>她叫程整红,今年43岁,2000年与丈夫带着儿子和父亲一家老少四人来到十二师头屯河农场四连,到现在已经10多年了。在这10多年里,她见证了四连红提葡萄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也见证了葡萄产业给四连职工带来的丰厚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又见证了她们用平房置换了高层楼房,住楼房是她做梦都不敢想的生活,如今实现了。不仅如此,她还于2012年底拿到了驾照,并买了一辆五菱荣光面包  相似文献   

4.
正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但这个家在2008年就获得了农二师二十九团以及农二师第一批"和谐小康家庭"的光荣称号。这是一个充满温馨、充满爱的幸福家庭。她、丈夫、儿子和她的父亲,组成了这个三代人的四口之家。她是二十九团四连职工王惠。她的家庭在社会上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她的家庭却深受左邻右舍的称赞。从2005年以来,她和丈夫年年获得团"五好职工""、合格主人"等荣誉称号。她75岁的父亲退休15年来,9次获  相似文献   

5.
<正>在美丽的喀尔里克山脚下有一位年轻而美丽的维吾尔族青年医生,在她工作了十几年的农十三师红星四场二牧场片区,随便说一个新出生的小孩,她都能马上说出他们的出生日期,她把居住在这里的群众视为朋友、亲人,她一次次地用自己的力量帮助身边的人,她就是被各族居民亲切地称为"白衣天使"的红星四场二牧场片区少数民族医生——帕提古丽·吾甫。  相似文献   

6.
正连队里的乡亲说,她是个一心想着大伙儿的人,别看她干的是得罪人的活儿,可家家都拿她当亲人,在连队育龄妇女的心目中,她是大伙的知心大姐。她,就是六师共青团农场四连计生宣传员张玉红。张玉红是共青团农场土生土长的军垦二代。2000年,在该场四连工作的张玉红被聘选为连队计生宣传员。上任之初,她白天深入群众中宣传人口计生政策法规,晚上埋头苦钻计划生育知识、优生优育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她逐门逐户一边宣传人口计生政策,一边了解全连已婚育龄  相似文献   

7.
<正>5月15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树林,伴着清脆的鸟鸣声,身材略显单薄的李永香已经在承包的杏园中忙碌开来,实现她在戈壁滩上打造绿色的梦想。李永香是一师四团十二连的职工,她的杏园在博士山下。不久前,她刚刚获得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这是她的成绩,也是她的骄傲。在成绩背后,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四团位于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山脚下,经常经历冰雹、霜冻、干热风等灾害天气。她自小在兵团长大。1987年,21岁的李永香和23岁  相似文献   

8.
<正>地处托木尔峰脚下的农一师四团,有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她用无私的大爱抚养了11个孩子,用无悔的青春赡养了6位老人,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四团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谱写了自己美好的情感人生。她就是四团五连维吾尔族职工卡小华。说起卡小华先要说到她的家庭。1956年,她的父亲卡地尔从喀什当兵复员后到胜利农牧场(现四团)工作,成为四团早期第一个少数民族向导和翻译,1965年任四团民族连连长,当年生下卡小华,卡小华上有兄长,下有弟、妹。丈夫阿尔肯是父亲战友的长子,因父母离异,无人疼爱,从  相似文献   

9.
身残志不残     
近日,笔者在四师七○团三连见到邓蔚娟的时候,她正在鸡舍喂鸡,看到她给鸡的食槽里填料、加水时,很难想像她是一个视神经高度残疾的女人。1973年2月8日,邓蔚娟降生了,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两年后邓蔚娟的妹妹出生了,一家四口人生活得其乐融融。但是就在邓蔚娟6岁的时候,这美好的一切都被打碎了。那是1979年11月的一天,一个歹徒冲进  相似文献   

10.
《求是》2011,(23)
刘琼芳生前是石家庄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她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医学大学生,从医50多年来诊治病人11.4万人次,抢救危重病人1.5万人次,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在身患癌症的36年间,她四次接受手术,依然坚持在医疗第一线。她通过开办  相似文献   

11.
<正>在农九师一六八团四连,有这么一位母亲——她用心浇灌自己的良田,用爱哺育自家的羊只,用情关爱孩子和家人,用光照亮别人的心房。虽然她曾经是位贫困的母亲,但意志和精神却从未贫困,正是这样一种强烈的信念支持,才使得她走出贫困的黑暗,迈向了明媚的春天。她就是四连家喻户晓的张慧文。2008年前,张慧文的家庭情况很糟糕,承包土地连年亏损,家里还有两个孩子  相似文献   

12.
<正>在农九师一六八团北区四连,有位以热情、热心、热血这三热而远近闻名的女共产党员,她用热情感染着身边的同志、朋友,用热心关爱着那些需要帮助和有困难的人,用热血挥洒在垦区建设这份事业上,她就是四连的普通女职工张月萍。  相似文献   

13.
寒假遇到我教初中时的一位学生,她已读大四了。聊起高中生活时,她对我谈到了她们高中班主任。她是以高分考入这所高中的。不知  相似文献   

14.
她是一位平平凡凡的女职工,但她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可从她身上,人们看到了共产党人那处处闪光的亮点;她是一个平常的女性,而她在工作与生活中,所做的一件件事,已成为团场人们交口称赞的话题。自1995年以来,她多次被农九师、一六三团授予先进生产者、“三八”红旗手、巾帼致富标兵、庭院致富能手等光荣称号。在人生道路上,她用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展现了她的无悔人生追求。她, 就是农九师一六三团北区四连职工蒋新凤。  相似文献   

15.
<正>她性格开朗、勤劳能干,她尊老爱幼、热爱生活,在三连只要一提起她,连队的男女老少、左右邻居都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她是一个好媳妇。她就是四师六十七团三连42岁的普通农家妇女陈艳荣。2005年,勤劳朴实的陈艳荣满怀着幸福嫁给了同一连队的青年周英哲,婚后与公婆一起生活,当年10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13,(7):26-27
<正>39岁的张关存是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四家乡的一名普通农民。小时候的一场意外,使她失去了左腿。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她身残志坚,为了生活,她先后开过水果店、养过牛、培育过菌种、酿造过烧酒,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  相似文献   

17.
正享誉全国的英雄刘胡兰之所以能成长为优秀共产主义战士,除党的培养外,母亲胡文秀的言传身教也分不开。胡文秀是她继母,她4岁时生母王变卿不幸去世,她8岁时,胡文秀与她父亲刘景谦结为夫妻,因此她是在胡文秀精心照顾下长大成人。胡文秀1921年生,1950年入党;1953年当选为全国妇女代表,之后当选为全国妇联第三、四届执行委员;1954年当选为全国模范烈属代表;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四、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的亲切接见。苦难岁月,育女成才文水县南胡家堡村这小山村是胡文秀的家乡。她10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本指着哥  相似文献   

18.
<正>骑着一辆125型摩托车,穿着一身迷彩服,头上裹着花头巾,身材高挑,脸庞俏丽,干事风风火火,说起话来快言快语,她就是农五师八十三团二片区四连副连长、工会主席石梅花。1992年,刚满20岁的石梅花高中毕业,就继承父业,在四连承包了40亩棉花。当时,有人劝她,你有文化又漂亮,干什么不行,非要和土坷垃打交道。她却说,我离不开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7月25日星期三晴今天,贫困户姜淑珍大娘的家里格外热闹。我们驻村工作队的四名队员一大早就带着猪肉、蔬菜来到她家,帮她打扫卫生、做家务。姜大娘身患残疾,子女都在外地工作生活,家里只剩她一人。前几天,我们工作队刚帮她把房屋修缮好,房子里里外外焕然一新。在与姜大娘接触的过程中,我们得知,她平  相似文献   

20.
正她在五师八十六团教育这块热土上默默耕耘了18年。18年里,流过多少汗,获得过多少荣誉,都写在她淡淡的笑容里。冬去春回,寒来暑往,她矢志不渝,全心扑在科幻画教育教学上,踏实耕耘,辛勤辅导,她辅导的学生连续四年代表兵团参加全国举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画比赛,均获得全国第一的好成绩,成为兵团科幻画教育的佼佼者,她就是八十六团第一中学的教师马建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