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拿大的社会福利制度与政府治理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叶以来,加拿大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的社会福利制度。这一制度充分体现了加拿大政府的社会福利国家的治理理念。它主要体现为:公民参与的治理理念、公正与公平的治理理念、合理划分政府职能的治理理念、扩大社会福利资源的治理理念。这一系列思想对我们进一步建立与完善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搞好我国的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芳 《法制博览》2015,(8):37-38
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性文本在表述上显示出了从"监管"到"治理"的理念转变,这是在治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我国社会力量的发展状况,对食品安全监督困境的一个回应,但是,还需要通过《食品安全法》修订过程中对举报奖励、食品安全信息汇报与发布、责任追究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推动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良好合作,才能在实践中真正确立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理念,达致善治状态。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治理相关改革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国家治理是一个新概念,但是国家治理体系早已存在且不断发展完善,其成效受到国家制度及制度执行力的影响较大。在各国相互竞争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是重要参数,一些地区组织、国际机构也极力促进各国提高治理能力。历史上,发达国家制度建设大多先于民主化,但  相似文献   

4.
国家亲权理念是世界未成年人保护制度的基本理念。当亲权不能保护未成年人利益时,就需要从国家亲权视角分析未成年人利益保护情况。据此,采取实证的方式进行探究,发现我国家事案件中存在国家亲权理念意识薄弱、未成年人法律体系存在缺漏以及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不完善的问题,通过加强国家亲权理念的认识、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和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以期能够最大程度保障未成年人利益,为未成年人利益保护工作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不仅科学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遵循马克思主义,《决定》强调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这在人类制度文明史上具有独创性。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党的十九大明确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全面科学客观认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特点和优势,对于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球公域是指处于国家主权管辖范围以外的区域及其资源。全球公域这一概念本身内涵着某种超越国家主权的规范。其公有属性意味着对国家权力和利益的限制,而开放性和资源的竞争性则造成国家间在全球公域进行博弈以获取更多利益的现实,两者之间互相矛盾,这也是全球公域治理的伦理困境所在,即在全球公利与国家私利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全球公域中存在着理性逻辑和实践逻辑,这两种行为逻辑互相制约,加上全球公域的公有属性,使得国家权力在全球公域具有边界性,利益的最大化受到制约。为了有效维护全球公域的公有属性,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以规范国家行为。本文对现有全球公域治理制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进行了分析,指出全球公域的治理制度亟待完善。中国历来积极参与全球公域治理,可以从价值理念、制度建设等层面提供公共产品,以推动全球公域秩序朝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正义观是观照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重要视角。国家治理的目标是超越了"善政"的"善治",它具有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效率等基本特征,其实现对于社会主义正义观的目的性所要求的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着充分的现实意义。国家治理的主体,是包括政党、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广大群众在内的多元主体,各主体虽然在国家治理中具有各自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但却共同反映了社会主义正义观的人民性。国家治理的客体全面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领域、社会生活各方面,蕴涵了社会主义正义观的总体性。国家治理的运行需要设计合理而又能够相互配合的治理理念、治理原则、治理规则、治理路径、治理机制,体现了社会主义正义观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9.
陈换弟 《法制博览》2022,(10):71-73
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而设计的一项科学制度,也是为进一步规范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技术手段;同时,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更可能是需要长期投入、不断完善的国家治理政策,其后发展形成相应的制度体系已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政府部门,无论是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招商引资,还是实施...  相似文献   

10.
刘宏松 《国际展望》2012,(5):14-28,142
随着中国国家权力和影响力的上升,中国对国际制度的主动塑造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以WTO多哈回合谈判和G20进程为案例,考察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改革倡议及其特点。中国利用全球治理改革的"重要时机",积极致力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倡议。在倡议行动中,中国主张全球治理机制应在不改变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作出适当调整,不谋求对联合倡议的主导,秉持促进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这突出了法治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作为高校依法治校的重...  相似文献   

12.
袁朗铭 《法制博览》2024,(1):124-126
在现代社会,税收不仅关乎国家财政收入,更体现了公民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的逐步增强,税收法律制度在各国的建设和完善中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了税收法律制度对公民意识的培养意义,阐述了税收法律制度如何塑造公民的法律意识、公平理念以及社会责任感,并探讨了其中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新军 《南风窗》2013,(22):25-27
治理是达到善治和良政的关键,它也是目前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转折点。所有关注我国农村发展建设的官员、学者、基层干部和农村积极分子,都要充分认识这一点。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村民自治,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在终于走到了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不久前,笔者就四川、重庆、江苏和河南四地农村的村民自治问题调查后发现,人们原来寄予厚望的由民主选举激发出参与决策、管理、监督的动力,实际上在我国农村并未完全形成。相反,许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中共中央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开创性和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一部纲领性文件。为什么要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如何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怎么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如何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本刊特邀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副部长级),中国中共党史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冯俊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世界未来发展勾画的伟大蓝图,是解决现代文明发展所面临问题的中国方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现代文明形态的具体表现。为了促进世界发展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使各国广泛接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要进一步提升中国外交话语权。而提升中国外交话语权,需要深入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内涵、理论体系和行动方案,从而在价值维度赢得话语性权力;需要在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过程中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其中,从而在制度维度赢得话语性权力;需要在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过程中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贯穿其中,从而在组织维度赢得话语性权力。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的发展和民族的兴衰。我国水资源安全法律体系目前构建不够科学,管理制度不完善。若要想改进现有水资源的法律制度,需要建立实践性与可操作性的法律保障体系,以实现我国水资源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党"是指中国共产党依据国家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制度,运用法治思维方式管党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党"的实践发展是在国家治理层面强调"依法治理"理念、确立"全面依法治国"制度框架的背景下,具体到执政党治理层面构建"依法治党"法治体系新布局,并落实到具体治党实践的过程。系统梳理和总结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治理法治化的新趋势,可以为认识中国执政党建设的规律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核心制度体系,定位科学的治理模式以及治理理念,可以为上市公司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从学术研究以及法律的层面来看,机构投资者有参加上市公司治理的基础和权利,但是在实际进行上市公司治理的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矛盾问题。如何进一步明确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合理进行义务规制的权衡,顺畅解决法律障碍是面临的主要问题。而想打破发展现状,就必须要完善当前的制度体系,进一步细化股东提案制度,强化股东的信义义务,同时落实第三方委托,进一步强化投资者的信息管理质量,这样才可以为公司治理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陈知之 《法制博览》2013,(4):195-196
作为一种非诉讼方式的纠纷解决机制,仲裁有其自身独特的优越性,基于这种优势,支持仲裁的理念正在成为共识。现代商事仲裁制度虽然源于西方国家,但是我国商事仲裁制度在移植西方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国的实际,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商事仲裁制度需要进一步结合目前实际进行完善,以更好地为商主体服务,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的论述,标志着总体国家安全观日臻成熟和完善。在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形势下,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战略指导,积极探索生物安全治理问题,对于丰富国家治理体系内涵、提升生物安全治理水平以及保障国家总体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应对生物安全挑战,既需要战略引导下的大国决断,也需要在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应进一步采取多元而综合的治理手段,提高维护安全的能力,更好地实现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在推进生物安全治理的过程中,中国应以顶层战略设计为先导,以法制体系构建为基础,以科技攻关为核心,以治理机制建设为关键,以国际协作为动力,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