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用以人为本新理念审视高校德育实践,发现存在着德育主体认定的偏失、德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德育定位导向的偏离、德育职能作用的偏虚等不足;高校德育工作应在贯彻以人为本新理念的实践中增强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谐德育的建构是当代高校德育发展的价值新取向.和谐德育是当今时代使然、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必然和德育发展自身诉求需然所在,有其丰富的内涵、突出的特征和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德育理论界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发展人已经成为德育理论研究的新主题。本文试图从德育的回归开始真正的尊重学生的生命整体,以达到德育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4.
对82住大学生咨询者的心理问题分析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暴露出人生价值观偏差、盲目张扬个性、自我不良认知、享乐主义倾向严重四个方面具共性的德育层面原因.因此,高校德育应把构建科学的德育体系,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加强党建工作、普及心理健康理念、加强师生沟通、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等工作纳入日程.  相似文献   

5.
高明  陈美玲 《世纪桥》2007,(2):155-156
当前,高校德育与变化了的环境的种种不适应,直接表现为高校德育不同程度地出现弱化,德育工作者时德育规律不了解。德育实效性不高。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解读高校德育过程规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德育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从更好地提升与完善德育实践这一层面提出了高校德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曹洪滔 《世纪桥》2007,(9):119-120
实现当前我国高校德育途径方法的现代化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借鉴吸收美国高校德育行之有效、渠道广泛的途径方法,对我们更好的开展高校德育具有重要的启示。这些启示有:加强高校德育的课堂教育,注重教育的实效性;开辟多种德育渠道,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形式的实践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而传统德育的方式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以致出现低效甚至无效.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把体验式作为德育的新途径,促使大学生社会化的完成,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邵月花 《探索》2007,(4):114-116
处于社会转型和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德育必须结合大纲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大众化教育相一致的创新型人才,以全面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体验式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而传统德育的方式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以致出现低效甚至无效。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把体验式作为德育的新途径,促使大学生社会化的完成,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创新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市场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深刻转型,当代大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价值观的树立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这些为当前高校德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德育的目标、方法、内容、工作模式和情感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出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途径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崔秋灏 《世纪桥》2007,(11):89-90
高校德育的发展就是高校德育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并促进现代高校德育的完善和深化。与传统高校德育相比较,现代高校德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终身德育观念的构建、高校德育功能的多样化、高校德育由经验走向科学、高校德育领域的扩展、高校德育的空间扩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创新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市场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深刻转型,当代大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价值观的树立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这些为当前高校德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德育的目标、方法、内容、工作模式和情感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出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途径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于峰 《世纪桥》2012,(9):83-84
中华文化讲“德才兼备”,做人要有德,做事要有才,一个是灵魂和根本,一个是智慧和才能。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的。人文素质是一定社会条件下对人们政治思想、法律意识、道德观念和心理素养在待人处事上的特定要求和行为方式。完整的人文素质要求学生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文化支撑。笔者认为,高校应该注重文化的深厚底蕴对于大学生德育发展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应该关注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这是解决高校“两课”教学困境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要求大学开展素质教育.高校德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形成原因及解决的对策,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德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以促进二者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6.
栾建国  陈淑娟  郭坤 《世纪桥》2011,(13):86-87
本文从两个方面提出如何有效提高教学自主性:一是德育教师个人的努力。一方面,要不断增强观念上的教学自主性,充分认识教学自主性的重要性和科学内涵。另一方面,德育教师要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增强教学自主性。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要有自己独特的对德育理念的创新理解;要结合社会热点和时事动态多钻研教材和大纲,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极其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二是要形成有利于德育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自主性的宏观环境,包括德育教学管理环境和教学团队环境。  相似文献   

17.
孙广玉 《党史文苑》2004,(4):108-110
德育在高校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大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手段。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 本的教育哲学观,才能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德育领域的范式转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延华 《探索》2006,(1):100-103
高校德育范式应该实现从“独白式内容范式”、“问诊式方法范式”向“对话式效果范式”的转型。高校德育领域的范式转型在价值上体现为从以内容为重点到以方法为重点,最后向效果的转型;在形式上体现为从“独白”到“问诊”,最后向“对话”的转型;在服务对象上体现为从服务政治向服务经济再向服务社会的转型;在培养目标上体现为培养“理想远大、行为高尚”的红色革命者到“思想进步、行为规范”的合格经济建设者,最后向“德性崇高、行为合理和谐”及全面发展的健康生活者转型。  相似文献   

19.
增强高校德育归属性的实践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德育的归属性,指高校德育活动在理念、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及评价等方面,顺应学生心理和发展需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从而强化德育的针对性、吸引力、感召力的一种特性。要适应大学生的归属需要,高校必须树立新的理念,从主体性、亲和性、互动性、活动性、渗透性、适应性、开放性、导向性等方面,增强德育的归属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个性化教育因其能提升学生的优良个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而适应了信息社会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在保证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础上,落实高校德育课程的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有一定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各种社会主义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