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序言在过去的二十年期间内,东南亚各国的经济以相当快的速度增长着。以平均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看:泰国为4.6%、菲律宾为2.6%、印度尼西亚为4.1%,马来西亚为4.0%。当然这些国家在进入七十年代以后由于实施了家庭计划,人口出生率开始有所下降,但人口增长率仍然很高。在人口增长率仍然很高的情况下,平均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还能取得这么高的水平,这说明了东南亚各国已经开始拥有尽管人口有所增长但仍能提高平均人口收入的经济能力。  相似文献   

2.
印尼自独立以来,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在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进入70年代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迅速。据统计,1970—1982年印尼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为7.7%,不仅高于同期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数,而且高于市场经济工业国的平均数。自1982年起,世界银行已把印尼从低收入国家的行列列为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印尼经济起飞,  相似文献   

3.
战后,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中较成功的范例,其中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发展实绩令人瞩目。1965至1985年间,印尼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6.5%,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3%,只有亚洲“四小”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速度比印尼增长快,在人口超过2500万的国家中.唯独巴古的经济发展情况能与之媲美。这一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印尼政府所执行的十分合理的对外调整政策,其中,近20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确实已经从一次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了,1984年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下降了7.1%(—7.1%),1985年下降了4.2%(—4.2%),1986年转为正数增长,增长1.5%,1987年增长5.1%。但1987年的全失业人口比率达12%,半失业人口比率为35%,比七十年代与七十年代以前的失业人口率高一倍,在七十年代下半期的相  相似文献   

5.
战后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建设,是按照西方发展经济学家提出的方案进行的.强调走工业化的道路,强调工业的增长、强调经济的增长,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且以制造业增长率、制成品出口增长率、制造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  相似文献   

6.
印尼90年代以来的经济状况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印尼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自苏哈托上台执政后,印尼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90年代以来,其经济增长持续有力,被世界银行称为“亚洲的奇迹”之一.经过长期发展,目前,印尼已是引人注目的地区经济大国.90年代以来,印尼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表现在:——国民经济平稳增长.1990—1996年期间,印度尼西亚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6.8%,大大高于同期年均增长率为3%的世界平均水平.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增长最快年份与最慢年份的差值仅为1.5个百分点,也没有出现过负增长,即便是经济增长乏力的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也超过35%,这是区别于此前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征.这说明进入90年代以来,印尼经济的发展质量已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据印尼官方初步统计,到1988年底印尼人口为1.75亿,仅次于中国、印度、苏联和美国,居世界第五位。印尼人口的急剧增长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解决人口问题,印尼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1)人口增长率已由1968年的3.33%下降到1988年的1.8%。(2)对爪哇岛的稠密人口进行疏散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这引起了国际上的注意和好评。联合国在不久前还授予苏哈托总统“人口计划发展特别荣誉奖”,认为“印尼在减少人口出生率方面是走得最快的国家”。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前言 本文的目的是从印尼农业部门的就业过剩中找出农业部门相对低收入的原因,并通过对劳动边际生产率的推定值和工资率加以比较,来验证该原因是否存在。 正如《东亚的奇迹》(世界银行,1993年)开头所述的那样,“在东盟各国中,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是新兴工业化经济”,这些国家近年来的经济增长相当显著,1995年印尼的经济概况如下所示。人口为193.3百万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980美元。此外,  相似文献   

9.
一、导言七十年代以来,印尼的经济获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这种经济发展主要是由于政府采取了各种经济措施来进行和支持经济的重建和恢复工作。此外,这一时期的世界环境对印尼也是十分有利的。印尼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两次由于盛产石油而大走鸿运,其经济增长率高于亚洲石油进口国。至于收入分配情况,人们的意见并不一致。看来收入分配不均和其它形式的不均等现象依然存在,而且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有所加剧。  相似文献   

10.
从1980年到1993年,是泰国当代史上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发生深刻变化的14年。在这14年中,泰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670美元提高到1960美元,在东南亚已仅次于文莱、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而在东南亚4000万人口以上的诸国(包括印尼、菲律宾、越南、缅甸)中已居于第一位;国民生产总值将近1200亿美元,已进入世界前30位的行列,在东南亚仅次于印尼。泰国被一些人誉为“亚洲的第五条小龙”。在政治上,资产阶级多党议会民主制进一步发展,在1992年的“5月事件”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和政治上的变革后,泰国的发展在经济上、社会上和政治上也都面临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印尼经济稳健发展,国民经济增长率取得连续三年稳定增长的好成绩,即1987年增长3.6%,1988年增长4.1%,1989年增长高达5.8%。印尼经济遭受80年代初石油价格下跌打击之后,调整了发展战略、实行经济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加之国内政局稳定,使印尼经济各个领域发展势头良好。其中尤以出口和吸引外资成绩突出。  相似文献   

12.
1973年,马来西亚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3.5%,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0%,超过了1971—75年的计划增长指标(计划增长8.8%)。马来西亚的经济确实已从恢复转向发展,经济不断有所增强。一般预计1974年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也可增长12%,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可增长7—8%。在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几个国家当中,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受到石油资源的益处)作为投资市场的有利地位不断有所提高。国外投资者鉴于马来西亚这个投资市场有利可图,特别是马来西亚政府对鼓励外资投资电子工业(最长免税期限长达十年之久)部门订有极为细致的外  相似文献   

13.
七十年代以来,1970至1979年期间,印尼农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6%,比同期其它东盟国家农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低(泰国为5.4%、菲律宾4.9%、马来西亚为5.0%),但比印尼六十年代农业生产2.7%的年平均增长率高得多,印尼农业之所以发展得比较快的主要是印尼政府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印尼经济的学者(印尼的及外国的)一直在争论着世界石油价格下跌对印尼经济发展前景的影响。自六十年代后期到1981年,印尼从原油、石油产品及天然气的出口所获得的收入稳步增长,到了1981年,这些出口收入已超过200亿美元;1982年下降了20多亿美元,这一年印尼的经济增长也显著下降,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只增长2%,是1967年以来年增长率最低的一年。人们普遍担心,七十年代的高经济增长率已经一去不复返,它在八十年代更为严峻的国际环境中是不可能再维持下去了。当第四个五年建设计划(1984年4月至1989年3月)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的计划指标为5%时,许多人认为这是很难实现的(尽管七十年代印尼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15.
印尼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据印尼官方统计,1990年印尼全国人口l.78亿,1991年增加到1.85亿,到1994年中进一步上升到1.95亿,是当今世界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的第四人口大国。由于人口高速增长。给印尼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压力,它造成失业问题严重、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住房拥挤、卫生状况恶化、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众多社会问题。在苏加诺时期,印尼政府对人口过快增长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当时的人口政策存在两种片面性:一是只看到人口作为劳动力和国家防御力的一面;二是认为印尼物产丰富…  相似文献   

16.
墨西哥人口增长率明显下降墨西哥现有人口六千七百万。1940年以来人口增加了两倍多,目前仍然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1970年全国人口普查后,人口增长率过高的状况开始引起了政府的重视。1976年底,人口增长率为3.2%。最  相似文献   

17.
自80年代末以来,印度尼西亚经济取得了较为稳定、快速的发展。以1993年价格计算,1988至1991年,经济年均增长9.0%,1991至1994年年均增长7.3%。这一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造工业的发展。1988至1991年制造业年均增长11.1%,1991至1994年年均增长10.7%。与此同时,制造工业品取代石油和天然气成为主要的出口产品,1995年其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从1981年的10.6%上升至64.6%。但是,自1993年以来,印尼制造工业品的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1986至1992年年增长率曾达30%,1993年降至19%,1994年再降至8%,1995年回升至10%。印尼制造工业品出口主要靠纺织、成衣、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这些产品的出口连年下降或增长放慢,导致了整个制造业部门的出口增长率的下降。这一趋势的出现固然有国际市场需求方面的因素,但是印尼制造工业本身的竞争力相对下降是个重要原因。本文拟着重分析阻碍印尼制造业竞争力提高的国内诸因素。  相似文献   

18.
就经济状况而言,印尼1971—1985年期间由两个不同阶段组成。第一阶段1971—1980年以快速的经济增长为特征,而1980—1985年则是一个经济增长相对缓慢时期。在第一阶段,农业产量特别是水稻生产按国际标准说增长快速,教育获得很大优先权。与总发展开支年增长率19%相比较,实际教育发展经费每年约增长24%。在第二阶段,实际发展开支增长率降至9%,这主要是由于世界石油价格下降,影响政府对各经济部门的投资。  相似文献   

19.
七十年代马来西亚的经济以很高的速度发展。1971—1980年,国内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率达7.8%(六十年代为6%),是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中增长率最高的。其中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1973年(12.3%)和1976年(11.6%),最低年份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经受严重危机的1975年。就产值来说,七十年代马来西亚的国内总产值增长了1倍多,1980年为261.88亿马元,人均年收入增长5.5%,达1,142马元。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西经济发展进程的分期,巴西经济学家的意见基本上一致,即依据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增长水平,分为五个周期:第一个周期(1947—1961年),以国内生产总值高增长为特征。其中,1947—1955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8%,1955—1962年期间为7.1%。第二个周期(1962—1967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3.2%。第三个周期(1968—1973年),经济奇迹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1.2%。第四个周期(1974—1980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其中,1973—1976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8.3%,1976—1980年为6.2%。第五个周期(1981—1983年),经济衰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负数。这个周期被公认为经济危机时期。也有不少经济学家称第二个周期为经济危机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