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在真     
干任何工作都需要真心地热爱,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真情地投入,成就任何事业都需要真诚地奉献。一句话:贵在真。离开了真,可想而知那将是一种什么状况。  相似文献   

2.
世声     
《党课》2012,(19):123-123
任何改革都是利益重新分配的问题。任何改革绝对不能使人人都穿上皮鞋,即使人人都穿上皮鞋,皮鞋质量也不一样。——中国政法大学宪法学教授王人博谈改革  相似文献   

3.
王景海 《奋斗》2002,(7):18-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一个经济组织,都要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之中,只有参与竞争,赢得竞争,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尹辉 《当代贵州》2013,(11):13-15
处在“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伟大征程中的贵州,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也比任何时候都更能成就人才。  相似文献   

5.
王慎之 《奋斗》2001,(5):39-40
凡是学习过政治经济学习的人,都熟知劳动价值论。按照列宁的说法,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石。那么,劳动价值学说就应该是基石的底座。人类社会到处都弥漫着劳动的思索,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我们都必须坚持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2014,(5):4-7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相似文献   

7.
任何个人、任何政党、任何国家,要想赢得主动、有所作为,都必须放眼世界、放眼未来,都必须提倡思考、提倡探索,做到与时俱进。要具体地思考、深入地思考、连贯系统地思考,思考现在,过去和未来,思考自己、他人和整个世界,思考实践、理论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摘自2002年5月23日会见乌克兰总统库奇马时的谈话)简单地说别人的东西都不好,或简单地说我们的东西都不行,都是十分错误的。吸收别人好的东西,保持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02,(6):48-49
今年深圳将统一规范党政机关补贴标准,取消任何形式的收支挂钩,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要全部上交财政。所有党政机关公务员的薪金及补贴都将由财政统一支出。同级别公务员不管任职哪个部门,待遇将完全一样。任何部门今后私自向本单位干部职工发放任何形式的钱物补贴,都属违规。同级别公务员因任职部门不同而待遇不同的现象,今年有望在深圳消失。  相似文献   

9.
张磊 《党课》2013,(7):10-17
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惰、最大实际。对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  相似文献   

10.
《先锋队》2010,(11):56-56
瑞典:官员接受“赤裸生活” 瑞典是世界上最早开始推行官员财产登记制度的国家,迄今已有240多年。瑞典规定所有公民和团体,都必须向税务部门公开自己的财产和收入明细,并接受所有人的查询。不少瑞典官员自我解嘲说,自己处在一个“赤裸地生活着”的国家。任何一个瑞典公民都有权查阅任何官员和任何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甚至王室成员的资产和纳税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丁晋清 《党课》2007,(5):40-47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到在科学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生动局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任何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违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实质的。  相似文献   

12.
发展民生     
《党课》2012,(19):8-8
实践充分证明,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3.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到在科学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生动局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任何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违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实质的。  相似文献   

14.
从科学认识和理论创新活动的一般规律来看,任何一种新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和理论创新思维,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研究成果都是一定的理论和方法的凝结物。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方法的创新比科学理论的创新具有更重大更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唐剑锋 《实践》2008,(6):55-56
有一个常识是:“不干,任何道理都没有”。只有干,才会有发展,才能改变现有面貌。空想,夸夸其谈,只会误事,只有误事,任何事情都干不成。如果不但不干。再搞点“内耗”、制造点摩擦什么的,则更可能会拖整个工作的后腿,甚至把所从事的各项事业拉向倒退。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3,(6):38-39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7.
石旭明 《党课》2007,(6):22-26
求真务实,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坚持的科学精神和优良作风。求真务实,包含着“求真”与“务实”这两个辩证统一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
宛诗平 《党课》2013,(22):68-6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越轨。  相似文献   

19.
领袖风范励后人———刘少奇同志在成都邓南平傅玉湘“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都应当首先想到党的整体利益,都要把党的利益摆在前面,把个人问题,个人利益摆在服从的地位。”(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1958年春天,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党中央副...  相似文献   

20.
焦玉柱 《共产党人》2006,(18):12-13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党的历史表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这是各项事业取得辉煌业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