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5 毫秒
1.
在德国的调停下,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经过三年艰苦谈判,于今年1月就交换战俘问题达成协议。根据这项协议,以方通过释放436名被关押的阿拉伯人换回了一位名叫坦嫩鲍姆的退役上校,与此同时,以色列还用59名真主党成员遗骸换回了3名以军士兵的尸骨。 为了一名人质和3具尸体,一次性地释放了400多名敌方囚犯,在常  相似文献   

2.
4月份,菲律宾反政府武装劫持了21名人质,除2名菲律宾人外,其余均为外国人,引起被劫持人质所在国和国际社会的关注。 5月下旬,菲律宾政府虽同绑架人质的阿布沙耶夫武装举行了正式谈判,但未获实质性进展。7月初,阿布沙耶夫武装又先后劫持了13名菲律宾传教士、1名德国记者及3名法国记者,此后人质危机一直处于僵持状态。7月17日,阿布沙耶夫武装释放了1名德国女人质,人质危机似有松动。  相似文献   

3.
近日,一名失踪时年仅10岁的奥地利女孩,在被人绑架并关:了8年后终于逃脱。在听说绑架者自杀的消息后,她却显得非常忧愁,甚至曾担心逃跑给绑架者带来伤害。心理学家认为她患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也叫“人质情结”,即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况。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源自一起绑架案。1973年,两名歹徒试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银行并挟持了4名工作人员。为与警方谈判,人质被劫持长达6天。当警察展开营救时,怪事发生了,人质居然阻挠警察的行动,并掩护绑匪逃亡。当人长期被一种力量压迫,在极度的恐惧中会…  相似文献   

4.
金童  杨立新 《人民公安》2006,(18):40-43
四个不务正业的小青年绑架一名人质长达一个月,并向其家人勒索钱财。在勒索未果的情况下,人质竟然为虎作伥,又和绑架他的两名歹徒密谋绑架了另一名无辜少年。最终,曾是受害人的人质沦为绑架犯……  相似文献   

5.
9月1日上午,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发生人质事件,大约1200名学生、家长和教师劫为人质,9月3日,俄武装力量开始解救人质。这次人质事件造成326人死亡,700余人受伤。如此大规模的人质事件在世界上很少见,印象中只有2002年发生在莫斯科轴承厂的人质事件可与之相比,那次恐怖分子劫持了大约800余名人质,在解救过程中有100余人死亡。在别斯兰事件发生前的一周时间里,俄罗斯国土上发生的第四次严重恐怖事件。8月 24日,莫斯科一公共汽车站发生爆炸,造成4人受伤;当天深夜,俄两架民航客机几乎同时坠毁,90名乘客和机组成员无一生还;31日…  相似文献   

6.
防患于未然     
近日,笔者到一朋友家做客,正在翻阅茶几下的旧报刊时,被一则消息所吸引:印度孟买国际机场的一名保安5月24日开枪射杀了自己的一名上司,并挟持了他的六名同事作为人质。在与警方对峙了七个小时之后,他最终释放了所有人质,放下武器投降。笔者认为,此案背后也引发了一个很值得我们的保安管理者思考的问题。这名22岁的保安员名叫纳夫纳德,他请求上司批准他回家照顾要做手术的父亲,在遭到拒绝后,他一怒之下用步枪向上司射击。纳夫纳德向警方供述的行凶原因是:“工作不堪重负,一时恼怒杀人”,该保安所属的中央行业安全部队的前主管高塔姆·考尔对…  相似文献   

7.
罗贤锋 《公安教育》2004,(11):37-39
引言2002年10月23日,50多名车臣恐怖分子在莫斯科市一家文化宫劫持了近千名人质,要挟俄罗斯联邦政府从车臣撤军,否则就炸毁大楼,枪杀人质。26日凌晨,俄罗斯特种部队发动营救人质行动,32名武装分子被当场击毙,128名人质不幸在这一事件中死亡。2004年9月1日上午,一伙头戴面罩、身份不明的武装分子突然闯入俄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将刚参加完开学典礼的大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赶进学校体育馆劫为人质。为保证人质安全,俄警方一直未对绑匪采取行动。双方通过中间人谈判后,26名妇女和儿童2日下午获释。3日下午1时左右,俄紧急情况部…  相似文献   

8.
6月22日,韩国人金善日(又译金善逸)在伊拉克被斩首,使人不禁联想起4月在伊拉克发生的日本人质危机。日韩两国都是美国的盟友,在伊有驻军,恐怖分子在绑架人质后都提出了撤兵的要求,也都被两国拒绝,为什么被绑架的五名日本人能全身而退,而这名韩国人却惨遭杀害呢?首先,随着“6·30”权力的移交,虽然占领的事实没变,但美军名义上却因联合国的授权而合法,这对阿拉伯极端反美势力来说更无法容忍,恐怖势力坚决地破坏伊拉克的重建,在权力移交之前肯定会更疯狂地制造事端,除了斩首人质,最近的袭击爆炸事件也都达到了高峰。其次,日本人从时间上来说是…  相似文献   

9.
7月7日上午,长春市北安路发生一起歹徒劫持人质事件,一名歹徒用刀挟持了开着红色宝来车的郭女士,警方在与歹徒进行了近三个小时的对话,满足了其提出的要钱要求,提出用女民警甚至市公安局副局长替换被劫人质,但最后仍未奏效,情绪失控的歹徒用刀扎向人质颈部时,警方开枪将其击毙。案件的最后结局是人质抢救不及死亡、歹徒被击毙,不能不说这是一次失败的解救,所有民警和人质亲属、群众一样地深感痛心、惋惜。解救人质的案件情况紧急复杂,解救不可能次次圆满成功,人质在解救过程中被杀的惨剧在国外也时有所闻,如2002年10月车臣恐怖分子在莫斯科…  相似文献   

10.
《时事报告》2005,(2):15-15
对俄罗斯北奥塞梯的那些被恐怖份子作为人质的孩子、家长和老师来说,2004年9月的最初几天可谓一生的梦魇。在这场令人发指的悲剧事件中,数百名无辜儿童的伤亡震撼了亿万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正> 尽管美国软硬兼施,2004年7月16日下午1时左右,菲律宾还是开始撤出驻伊拉克人道主义救护队,救援队队长乔维托·帕尔帕兰准将也于北京时间晚9时离开了伊拉克,菲律宾人质克鲁斯得以劫后余生,菲律宾人质危机就此告一段落。但7月24日,一名埃及外交官和一名埃及卡车司机在伊拉克遭绑架。7月25日,又有两名巴勒斯坦人在伊拉克失踪,不知是否被绑架。接连不断的人质绑架事件令美国的心又提了起来,担心“多米诺效应”产生。人质危机的背后自从伊拉克战争结束以来,伊拉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人质谈判的类型进行了具体划分。依据人质谈判中警方是否以公开身份出面,将人质谈判分为常规型人质谈判和特殊型人质谈判两种基本形式。常规型人质谈判又包括劝降型人质谈判、交易型人质谈判、辅助型人质谈判、复合型人质谈判,特殊型人质谈判则包括间接型人质谈判和化装型人质谈判。  相似文献   

13.
<正> 近来,俄罗斯被可怕的恐怖烟云笼罩着。8月24日深夜,两架民航客机几乎同时坠毁,90名乘客和机组成员无一生还;31日,莫斯科一地铁人口处发生自杀式爆炸,造成60余人伤亡;9月1日,一伙武装分子劫持学生、家长和教师为人质,俄罗斯武力营救,到9月5日,共造成338人死亡。俄罗斯的恐怖活动之所以猖獗,车臣分离主义者难逃罪责,他们是这些血腥暴行的罪魁祸首,而根源就是  相似文献   

14.
近两个月来,东南亚一些国家,特别是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频频发生恶性事件,并诱发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给刚刚从金融危机阴空中走出来的东南亚国家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人质危机久范不解马来西亚沙巴东海岸有一个潜水胜地斯帕丹岛,每年夏天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慕名到这里来度假。当地时间4月o日晚,一起震惊世界的特大劫持人质案在这里发生了,有21名人质被菲律宾阿布沙耶夫反政府武装劫持,并很快被转移到菲律宾。在这次人质事件发生前,阿布沙耶夫反政府武装还在菲律宾巴西兰省劫持了另外27名人质。当时菲律宾政府采用了武力解决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时代潮》2004,(15)
长春:特警当街击毙劫匪人质抢救无效死亡 7月7日早晨7时40分左右,吉林省长春市北安路。一名出租车司机发现在一辆红色宝莱车内,一名歹徒正用刀挟持开车的女士。他立刻拨打电话报警,并用自己的车将宝莱车当街拦截下来。接到报案后,长春市公安局立刻派出大量警力前往营救。在与歹徒对峙、劝说近3个小时后,10时34分,警方开枪将劫匪击毙。 令人遗憾的是,被劫人质的颈动脉和气管在最后瞬间被劫匪割断,上午11时,在长春市中心医院,人质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6.
胡发寿  马凯 《人民公安》2007,(16):10-12
这是一场荷枪实弹的战斗,也是四川省继7月24日举行"天府2007-德阳"反恐演习后,首次在高原地区进行的一次针对性更强的、代号为"天府2007-甘孜"反恐演习;一伙"恐怖分子"试图迫使政府释放被关押的"恐怖头目",在川西高原发动恐怖袭击;为策应这次袭击,另一部分"恐怖分子"同时还在省内某市持枪占领一家影剧院,挟持了100多名人质;武警四川省总队及公安系统的600名特战队员奉命出击,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打响了……  相似文献   

17.
北京,王府井大街,新东安市场附近一院落,两疑犯劫持了一名人质!七八名全副武装的特警分四路包围"出事"地点。两名特警矫健翻身,爬上三楼阳台,端起枪对准院子;三名特警藏身院后,其中一位把面小镜子放  相似文献   

18.
《时事资料手册》2007,(5):46-46
7月19日,塔利班武装人员在阿富汗加兹尼省一条公路上绑架了23名韩国人。塔利班随后要求韩国政府立即撤出200多名驻阿韩国士兵.否则将杀死人质。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我国的持刀劫持人质案件大多是因感情纠纷、债务索要或勒索钱财等问题引发,因此,民警在劫持现场大都应无条件地将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反劫持案件的成功标志就是"人质获救",即劫持者与反劫持者都安然无恙,现场无任何伤亡代价视为成功,劫持者被警方击毙、人质的生命得到保障视为胜利,相反,劫持者被警方击毙或被逼自杀而人质被劫持者加害即视为失败。案件处置"失败"是警方乃至社会大众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这对于  相似文献   

20.
在史书关于匈奴和西域传记中,两汉与匈奴、西域诸国进行的和亲与人质政策贯穿于两汉的整个历史,因此,我们不妨将两汉的和亲和人质看成是一种被“制度化”的常规。本文依据史实,着重讨论这两种“制度”发生、发展及其背后可能的“法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