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3月3日,在农八师妇联召开的三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连续多年荣获团场“三学三比”致富女能手和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的一四一团十一连女职工张梅,再次被师市授予“三学三比”女能手称号,成为当地人们学习的标兵。 今年37岁的张梅,1984年参加工作,一直跟连队大田排工作,这一干就是10年,她没有挣多少钱。1994年春,张梅想:人生能有几回搏,自己这么年轻,为何不拼一拼呢?于是,她便率先在十一连实行个人土地承包,并承包了60亩地膜棉花。刚从大组管理模  相似文献   

2.
今年45岁的周泽萍是农六师新湖农场的一位普通女职工。近3年来,在连年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她承包的55亩棉花依靠科技投入、精心管理获得了好收入。3年共上交籽棉5万公斤,创产  相似文献   

3.
11月13日中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女职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一四三团连共产党员、上海支边青年林若怡,上了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专题节目,这是林若怡第二次上了中央电视台。 林若怡是1964年由上海支来疆,在农场一干就是三十年。 1984年春天,连队实行了承包责任制,林若怡再也坐不住了,她辞去了连队出纳员职务,去承包了49亩碱包土地,种上了玉米和棉花。由于她虚心好学,拜有经验的老同志为师,头一年承包土地就夺得了好收  相似文献   

4.
戚自兰是农七师一二九团三连的一名普通女职工。近几年,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她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自己的聪明才智,率先走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并荣获农七师2003年“十佳”杰出青年称号。 今年34岁的戚自兰1992年随丈夫魏尊元从安徽濉溪来到一二九团三连承包土地。初来三连种地的头两年,由于缺乏生产经验和技术,戚自兰夫妇承包的50多亩棉花地,收入不足3000元。看到别人承包都能大把大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农二师二十五团以开展"科技之冬"为契机,大力推进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服务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团场女职工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本领。周丽是该团六连一名参加工作仅10年的女职工。2002年团场推行土地长期固定承包政策,她承包了连队的110亩土地,当年由于管理不善,她亏了本。年底冬闲时,她积极参加团工会举办的"科技之冬"农业技术培训班,边学边总结经验,寻找种田窍门。2003年她加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几年承包土地收入的不断提高,许多人都抱着以承包面积越多收入就越高的心态而不断扩大自己的承包面积时,农一师一团三连女职工文玉花却没有这种想法。她仍然想着怎样在自己承包的46亩棉田创更高的效益。文玉花是三连的老职工了,近50岁的她在2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掌握了一套能跟上农业发展需要的管理经验。为了确保每年在自  相似文献   

7.
今年31岁的王丽是农五师八十二团一连的一名女职工,身兼连队女工主任。老军垦们艰苦创业的精神激励着她在八十二团这片热土上抛洒着汗水,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着富裕。她不仅以榜样的力量引导着女职工积极参加连队承包土地,而且以高尚的情怀关爱着女职工,为她们排忧解难。 王丽1971年出生在八十二团二连一位老军垦战士家中。1991年高考落榜后,她毅然选择了农工这个行当。 1998年,她随丈夫刘洪星从四连调到了一连。当时的一连是  相似文献   

8.
她手握油枪,接待顾客数十万次,没有发生过一次争吵;经手现金和油票价值数百万元,没有一笔差账错款;她克己奉公,经历数十次油品价格变动,没有借机捞取一分钱好处;她把加油站当成自己的家,处处干在前头。她,就是中国石油辽宁丹东销售分公司王萍加油站经理王萍。  相似文献   

9.
农二师二十七团二连女职工李华英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自己平凡的一生中,竟然也有了辉煌和灿烂,从番茄状元到辣椒王,两顶红色的桂冠当之无愧地落在她的头上。 2001年李华英承包了36亩番茄,单产10.016吨,纯收入4.05万元;2003年她承包的24亩辣椒,干椒单产531.7公斤,纯收入5万元以上。 2000年底,二连番茄平均单产才2.7吨,到了2001年春上,很多人都不敢再种了。可出乎人们意  相似文献   

10.
于建华,农七师一三○团十九连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女职工,近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自己的聪明才智,靠大田种植和发展养殖业率先走上了致富道路,连续3年荣获团连“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2002年,于建华大胆承包了连队40亩无人问津的盐碱地。她针对承包地碱大,采用暗排等方法千方百计把碱压了下去。在肥料投放上,她更是一点也不盲目,率先在全连使用了平衡测土施肥技术,土地缺什么,她就补什么。不仅每亩节约费用近40元,而且也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黄增群是农一师十三团十三连的一名女职工。2000年,十三团全面实行两费自理,承包土地需要先交自理金,当时连队有人积极承包,也有人观望。黄增群夫妻俩一商量,就承包了连队一块土质条件不好、又没有人愿意包的200亩棉田。她家的亲戚知道后,都说她:"你别  相似文献   

12.
<正>十师一八七团三连女职工彭菊林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她于2016年承包了三连五斗的400亩大田,这400亩作物收获后,给她带来20万元的纯收入,这样的成绩取得,激励她在2017年更要大干一番。三连是团场土地流转的试点连队,这对于彭菊林这样喜欢种地、喜欢钻研、也会种地的职工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事,她果断承包了连队五斗整个斗渠的耕地。今年48岁的彭菊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在她身上你能读出爱劳  相似文献   

13.
提起田红燕的名字,红星一场的人们都会翘起大拇指说:“她是个铁姑娘,她把青春和汗水都洒在了农场这块热土上。 田红燕今年25岁,1989年参加工作,在红星一场七连从事生产整整七个年头,在这七年中,她参加过家庭农场的土地承包,参加过联户承包、个人承包和班组承包,不论是干什么活,干什么工作,她都全力去完成,刚工作时田红燕才17岁,身单力溥,家庭农场的场长要照顾她轻活干,她不同意:“如果都要求照顾,那地里的脏活累活谁干。”就这样承包土地的累活脏活她总是抢着干,一年下来家庭农场把她列为出勤最高,收入最好的青年职工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李君是农二师三十团园林六连的一名女职工,连续几年被团评为"五好职工"、"青年岗位能手",她承包的43亩枣园2009年获得利润10万元,2010年纯利润17万元。2005年,李君听说承包果园挣钱,又加上团里出台的优惠政策,她就不顾丈夫和家人的阻劝,拿着借亲友的2万元钱,只身来到满地杂草和盐碱的园林六连生态林,承包了43亩果园。  相似文献   

15.
朱建英是农二师三○团八连的女职工,勤劳肯干,工作积极。2002年她积极响应团号召,率先拿出家里的存款,承包了连队的一块地种棉花。为了夺取棉花高产,她加强科技管理,不但积极参加团连举办的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还自费购买了《棉花栽培技术》等书籍,通过学习,提高了管理水平。在她的精心管理下,她承包的棉花获得了丰收。从此以后,她的干劲更足了,全费自理承包了土地,并把自家鹿圈里的十几吨优质肥,用小四轮拉到地里作肥料。她依靠科学技术,精耕细作,克服了重重困难,几年来,棉花连年喜获丰收,个人纯收入年年都保持在四五万元。在搞好土地承包的同时,小朱还充分利用师团自营经济贴息、贷款的好政策,申请自营经济贴息、贷款4.5万元,自筹资金5万元,修建了能容纳50头鹿的养鹿场,发展起庭院养鹿业,成为了远近有名的致富女能人。朱建英富了,但她富而思进,富而思源。她想自己在致富的道路上先走了一步,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她决心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连队有的职工想发展养殖业,但资金不足。她就主动拿出部分资金帮助别人,还经常给其他养殖户传授养殖经验,带动大家科学养殖。在她的带动下,连队职工在搞好土地承包的同时纷纷利用本地丰富的草资源,发展起养鹿、养牛、养羊等庭院经济,逐步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牟秀庆的名字在农十师家喻户晓。她从一个家庭主妇到土地承包职工,继而成为一个承包大户、勤劳致富带头人。 她从1996年参加工作起,就连年被一八八团评为“勤劳致富带头人”“先进生产者”,近两年,先后获得“兵团优秀青年致富标兵”称号、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去年又获得“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的殊荣。 1996年,她所在的连队妇女虽多,女职工却很少,尤其是和她年龄相仿的年轻妇女没有一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45岁的张晓梅,从四川老家来到二师二十九团九连,扎根团场一干就是25年,她依靠勤劳苦干、诚实守信走上了一条致富的道路,并以帮助他人而体现人生的快乐。初来团场工作的张晓梅一贫如洗,她一边工作,一边靠打短工,省吃俭用节约了一点积蓄。利用手中仅有的3万元,盖起了简易的猪圈,喂养了6头母猪。靠着几头母猪不断繁殖,张晓梅的养猪事业像滚雪球一样逐渐壮大起来,规模逐年扩大,收入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2004年,团场实行土地租赁承包,连队有800多亩土地无人承包,张晓梅和丈夫一商量,卖掉了猪圈,又向亲戚借了20万元承包了连队无人问津的土地。本想在土地上大干  相似文献   

18.
方新荣:向市场要效益 方新荣是八十七团八连的一名女职工,1998年承包了100亩地,听别人说种甜菜挣钱她就种甜菜,结果甜菜价格下跌,当年亏损2000多元。1999年听别人说酱用番茄挣钱,她又种了90亩酱用番茄,年底亏损达4000元。连续两年的亏损,使她明白了一个道理,调整产业结构要以市场为导向。从2000年开始她琢磨着如何向市场要效益。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她将承包的90亩土地分成两  相似文献   

19.
周玉芹是农四师六十一团农三连的一名普通女职工。1998年以前,她承包土地不足70亩,除了家里的开销和两个女儿的学费,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  相似文献   

20.
1月8日上午,二师三十六团林园连"双学双比"领导小组将一块制作精美的"双学双比先进个人"的奖牌送到女职工葛素梅的家里……葛素梅是连队出了名的女致富能手,去年她的枣园喜收红枣14吨,经济效益64万元,在她的帮带下,李雪珍、胡秀芝等6名女职工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葛素梅于2002年承包团场枣园20亩,前几年由于红枣价格低加之自己又没有枣树管理经验,红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