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住房改革: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本刊记者徐晓燕长期以来,中国城市居民住房,主要靠国家投资建造和维修,由职工所在的单位分配给职工居住。职工只交纳极低廉的房租。50年代初期,国家财力有限,住宅建设速度不可能过快。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住宅...  相似文献   

2.
陈铭福 《政协天地》2013,(12):44-44
据世界银行专家预测,2030年中国总人口将达到15亿人,城镇人15为10.5亿人。这意味着,近20年内仍将有3亿多的农村人口进城。在保障城镇化健康推进的社会系统工程中,除基本社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保障性住房等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之外,教育体系的覆盖与优化同样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邹琳华 《人民论坛》2023,(20):48-54
我国住房市场正在或已经发生了一些重要的趋势性变化:住房短缺时代过去,但部分城市区域住房供求矛盾仍将存在;城镇化新增住房需求减弱,但半城市化人口住房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改善性住房需求增长潜力较大,但有效释放仍存在障碍。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推进长效治本举措,需要大力发展租房市场、探索先租后买,逐步转化半城市化人口为完全城市化人口;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促进地方财政转型,逐步降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化解结构性供求矛盾等。  相似文献   

4.
如何找到一个好的中国房地产发展模式与道路,现在的主流导向是新加坡模式。所谓新加坡模式,核心就是建立住房公积金,以政府供应的保障性住房为主体,以商品房为补充。在新加坡,超过70%的人居住在政府提供的住房里。  相似文献   

5.
住房制度改革是当今中国城市居民最为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住房制度的改革,但最终并没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住房制度。1998年,新一轮的住房制度改革又拉开了序幕,住宅业作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消费热点,其改革措施无论就其广度还是深度而言,都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始于1980年的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离实现住房建设和分配商品化、社会化、货币化的房改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存量公房难以彻底消化,新建住房仍大量进入单位福利无偿分…  相似文献   

6.
《山西政报》2009,(8):22-26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住房是民生之本,安居乐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改善民生,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但政策性住房仍存在供应程序不够规范,  相似文献   

7.
1998年,朱基在当选为国务院总理后举行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庄重地提出了中国将实施三项改革,这三项改革中最受国人瞩目的是住房改革。这意味着近SO年来,由国家或单位统一扣除干部职工工资中的住房消费因素,再由政府或单位统一建房后,以实物的形式分配给干部职工低租无偿使用的这种中国传统的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将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变革。1998年7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文件中明确了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于是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人…  相似文献   

8.
曾有幸两次去美国探亲。耳闻目睹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感触较多,觉得应该写出来让大家有所了解。住房宽大,设备齐全美国人的住房在世界上是有名的,环境优美,设计新颖,设备齐全,名列前茅。与中国不同的是,在美国穷人住楼房,富人住平房,穷人住城内,富人住郊外。美国...  相似文献   

9.
这里所言当下,乃中国的当下. 这里所言慈善,却非某一人或某些人的德行话题. 而是相对于中国的国家话题;而是相对于中国的一项事业的话题. 中国有十三亿多人口,那么,这个话题当是相对于十三亿多人口的一个当下话题.  相似文献   

10.
韩寓群 《中国人大》2011,(19):24-25
保障性住房是社会上关注度比较高的一个问题。今年,中央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也都下了很大决心。我认为,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是眼前需要抓好的问题,而且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都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当做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重大政策来对待。现在看来,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各地都非常重视,但仍出现了一些问题。任务压下来以后,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老太太与美国老太太在天堂会面,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一辈子,终于挣足钱买了自己的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一辈子终于把房屋贷款还完了。于是按揭贷款购房居住成为住房消费的潮流。最近美国老太太又一次登陆中国,申请了一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把自己的住房抵押给银行,每月多了几千美元收入,她就潇洒地到各地去旅游了。而银行则要一直等到她去世后,才会收回这套住房……美国的“以房养老”模式准备PK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这次她能成功吗?中国的老人们能像她那样潇洒吗?在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以房养老”的话题一经提出就立刻引起广泛关注。2050年左右,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每10人中将有3个老人。仅从数字推断,以房养老”值得推广。但新事物的出现,往往都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国情之下,以房养老”能否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老太太与美国老太太在天堂会面,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一辈子,终于挣足钱买了自己的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一辈子终于把房屋贷款还完了。于是按揭贷款购房居住成为住房消费的潮流。最近美国老太太又一次登陆中国,申请了一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把自己的住房抵押给银行,每月多了几千美元收入,她就潇洒地到各地去旅游了。而银行则要一直等到她去世后,才会收回这套住房……美国的“以房养老”模式准备PK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这次她能成功吗?中国的老人们能像她那样潇洒吗?在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以房养老”的话题一经提出就立刻引起广泛关注。2050年左右,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每10人中将有3个老人。仅从数字推断,以房养老”值得推广。但新事物的出现,往往都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国情之下,以房养老”能否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
社情民意     
《乡音》2013,(5):21-21
城镇化进程中应注意保障房的规划和建设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住房基本上由政府、国营和集体企业提供,国家的城市化率不到20%。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基本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政府在解决人民住房方面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于住房是人的基本需求,而土地  相似文献   

14.
速读·数字     
《创造》2014,(1):9-9
5年 国管公积金中心最近发布《关于加强中央国家机关住房公积金个人货款差别化管理的通知》指出,职工首次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结清满5年后.方可按规定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职工购买第三套住房的,不予受理贷款申请。购买政策性住房的,仍执行原规定。业内人士分析称.一系列规定的出台可看出,国管公积金的总体方向仍是保刚需,有利于反腐。  相似文献   

15.
高房价是当今最突出的“中国焦虑”之一,尽管遏制房价的新政频出,但掺杂其间的复杂利益纠葛,仍使房价的未来走势扑朔迷离。于此情境下,住房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有必要从政治、法律、人权等角度重新理解其本质。  相似文献   

16.
居住建筑仍是中国建筑业中最大量、最重要的问题。过去中国城镇居民居住面积水平不高,据统计,75%的城市家庭住房面积在60m2以下。九五期间拟实现人均居住面积9m2的目标,5年中拟新建住宅12亿m2,年均2.4亿m2,2001年~2010年规划人均使用面积达到18m2,在未来十八年中拟新建住宅33.5亿m2,年均3.35亿m2。从住房的四个类型——安置型、适用型、舒适型、豪华型来衡量,目前大多数居民的居住水平只是处在安置型和适用型之间,因此在住房消费水平的提高方面还有很大的动力和潜力。全国商品房比例很低,1997年居民私家住房占有率广州约5.56%、…  相似文献   

17.
望穿秋水的期盼不再是梦──安徽省城乡居住环境发生巨变李厚东住房,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和权利。住房,这一看似普通的字眼,曾使多少人梦魂牵绕,朝思暮想,乃至望穿秋水。千百年来,中国的黎民百姓把"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视为理想社会的一种标志,把...  相似文献   

18.
正当下,我国的大多数人已经不再会为温饱而奔波,但仍有不少人在为住房而忧心"。房住不炒",伴随着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的出台,被新时代重新定义的安居梦正在向人们走来。"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广大人民群众早日实现安居宜  相似文献   

19.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市属各企事业单位,驻市各单位:我市自1993年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已有3689个单位(含城区、县)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参加住房公积金的缴存人数为26.71万人,覆盖率达到74%。但是,目前我市住房归集管理上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住房公积金制度没有全面建立,全市尚有9.52万名应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未参加住房公积金的缴存;二是职工缴存的住房公  相似文献   

20.
政策与规定     
《今日上海》2012,(11):62-63
放宽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供应标准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会同市政府相关部门修订了经济适用住房供应标准,近日此规定已公布,并在按照2012年准入标准申请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的供应工作中实施。现标准放宽了2人申请家庭的供应标准,即2人申请家庭可购买一套两居室住房,其他供应标准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