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科学认知其历史进程、演进逻辑和动力机制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议题。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可以将我国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演变划分为艰难起步、快速发展和深度融合等三个历史阶段。制度的稳定政策场域、自适应机制和思维定式使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渐进发展产生了强烈的路径依赖。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地位的确立、绿色技术激励体系的构建、绿色技术体制改革的深化、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等,是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变迁的关键节点。在动力机制方面,政治、经济和社会构成制度变迁的基础动力;学习效应、协同效应和适应性预期构成制度变迁的内生动力;微观行动主体间的利益博弈构成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力。未来,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将通过加深市场化、增强国际化、深化智能化,赋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绿色治理体现了新时代治理变革的新趋势,推动传统治理向绿色治理转型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要求。资源型城市绿色治理转型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态压力、发展困境和现实阻力,能否有效激发资源型城市的内生动力已成为决定其绿色治理转型成败的关键。基于实践探索的案例分析发现,资源型城市绿色治理转型的内生动力主要源自政策激励、产业转型和科技驱动三个方面,其中,政策激励启动转型进程并为转型提供规划、激励和指引,产业转型为绿色治理转型提供持久动力,绿色科技则为绿色治理转型提供技术保障。这三重动力均内在于资源型城市绿色治理转型的实践体系。在这一治理体系中,治理主体从政府管理转变为多元共治,治理过程从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变革,治理对象从生态治理转变为“三生融合”,体现了资源型城市绿色治理转型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3.
经济转型时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转型时期对农村社会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须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重点,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建立以社会保障为主体、集体保障和家庭保障以及社会救济、社会救助等并存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资金来源,建立个人账户,建立稳定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并确保基金保值增值;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4.
绿色意识是具有世界性的人类精神文明范畴。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经过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反省,人类形成了一套新的文明理念,即绿色文明理念。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危机,由于缺乏系统、深刻的绿色思想资源,使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步履维艰。时代发展要求中国培养具有绿色意识的社会主义新人。绿色意识在21世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系中将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于:从地位来看,在21世纪,绿色意识将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系的边缘走向主流;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条件变为目标;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系的精英文化变为大众文化。从作用来看,绿色意识将为对世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开辟新的道德价值资源,提供新的行为规范,创造新的社会风尚,形成新的精神纽带,从而为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复兴准备充分的精神资源和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5.
以绿色消费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波 《行政论坛》2009,16(5):87-89
以绿色消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结果.绿色消费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可持续发展,为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是改变农民的传统生产观念和生产方式,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并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可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民生存状态显著改善;是培养绿色农民的有效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手段.绿色消费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构筑绿色消费的产业基地,发展绿色农业;建立和完善促进绿色消费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绿色引导;开展绿色消费宣传,培养绿色农民.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突显和我国“双碳”目标战略的提出,对农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尽管取得不小进步,仍面临以下问题:大众对于绿色创新理念的认知薄弱,农业产业链狭小且脆弱,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仍需完善,农业绿色技术创新仍不充分。因此,创新农业绿色发展路径,需要多措并举,强化战略思维、培育新型主体、打造绿色低碳全产业链、构建农业绿色发展的标准化设计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绿色先行区和强化科学技术创新等。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是中国"十二五"时期的主题,也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路径的唯一选择。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科学性是避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价值缺失的根本保证,绿色GDP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绿色GDP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要从根本上扭转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需要借鉴国外"环境保护问责制"的做法,逐步在我国建立绿色GDP绩效评估体系,并通过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使其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8.
张志莲 《学理论》2009,(24):173-174
为构建绿色、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避免互联网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和毒害,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按《政府采购法》有关要求,使用中央财政资金买断“绿坝一花季护航”绿色上网过滤软件,本文从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出发,介绍了国内外绿色过滤软件的现状,指出了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作用,并对怎样通过绿色上网过滤软件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行政论坛》2020,(1):56-62
农业绿色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绿色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建立,将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实践表明,我国已具备建构绿色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物质基础、技术基础、社会基础和实践基础。下一步应着眼于推动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现实与长远需要,契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聚焦现阶段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因素,加快构建我国绿色农业补贴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0.
被誉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其成立之初,就正式设立了贸易与环境委员会,将贸易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同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作为世界贸易组织优先考虑的任务并积极推行绿色贸易。“入世”,在即,面对绿色挑战,企业应该迅速调整发展战略,配之以全新的管理思维,全面实施绿色管理。专家预言,谁能率先实施绿色管理,谁就能在加入WTO以后掌握竞争的主动权。 绿色管理,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环境保护观念在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反映,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降低消除污染、节约资源,并推出能被新型消费一族接受的绿色产品及服务,同时扩大绿色市场份额,树立  相似文献   

11.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十分必要。要通过对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调查,找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所在,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目标、方针、原则和要求,探索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李勤 《理论导刊》2005,(12):64-65
绿色营销的实施改善了社会环境恶化的状况,满足了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和谐统一。绿色营销的外部性使其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点,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免费搭乘”等市场失灵问题,为了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政府应采取措施,模拟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改善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3.
姚春辉 《党政论坛》2009,(11):15-17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建立并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和财力保证,其安全有效运营和在动态经济环境中的保值增值是社保制度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两个大体系:一是为全体居民提供保障的“社会保险体系”,这是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社会保险体系是依靠国家法律强制建立起来的第一层次的社会保障,即义务保险网络,它以缴纳保险费为基础提供服务。二是为特殊人群提供帮助的“关照体系”,这是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补充。关照体系是国家、社会和单位联合建立起来的第二层次的社会保障网络,意在维护社会中下层家庭的利益。具体来说,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赡养和赔偿、社会补贴、社会救济,其中以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障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是保护人民切身利益的“托底机制”,是维护社会安全的“稳定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法制化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经历近三十年的创新发展后,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仍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立法缺位、执行不力、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障碍,相应的法律制度及政策调整逐渐成为当前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政府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力要求公共财政的效益最大化,构建以民生财政为导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我国处于快速老龄化过程中,现有的社会养老保障存在城乡、地域和身份分割,打破"碎片化"的养老保障格局需要构建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养老保障作为民生财政的核心内容,建构民生财政取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我国养老社会保障成功转型,实现城乡一体,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构建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与协同治理具有天然契合性。美丽中国建设的一系列关键难题都与保障体系密切关联,例如法律制度协同性不足,以命令控制型政策为主导,主体参与机制不畅,技术支撑相对薄弱等。加强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协同性的理论逻辑核心是加强价值、功能和结构的整合,价值逻辑是实现从单一价值目标权衡到多元价值目标协同的转型,功能逻辑是以治理系统性满足自然系统性要求,结构逻辑是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的协同路径是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出发点强化法治保障,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完善“外部性内部化”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健全优化法治、市场、科技、政策四个子系统,并加强子系统间的协同耦合,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有利于使农村与城市同步发展,有利于拉动内需,从而解决农民问题。目前,我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在制度建设上存在理念偏差问题,在体系建设上不够健全,在法制建设上严重滞后。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健全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要坚持在科学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并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其具体策略是:规范保障政策,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法制化进程;整合保障资源,实现农村社会保障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加强综合协调,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罗晴 《党政论坛》2004,(5):22-23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安邦兴国的根本大计,是“关乎国运、惠及子孙”的大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以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为主要内容,多渠道筹集保障资金、管理服务逐步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就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而言,…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保障事业在国外发展了100多年。目前,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欧和北美国家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得比较完善。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差别很大:拉美国家起步比较早,其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均接近于发达国家水平;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现在的东欧国家政府和独联体国家的政府正在仿照西欧国家的模式,重建各自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亚洲,虽然“养儿防老”的传统仍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大多数非洲国家政府还无力顾及为普通百姓建立起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常言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刊这一期关于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专题报道,介绍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这对我国正在建立之中的社会保障体系,无疑是有一定借鉴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