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等学校教授委员会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存在着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学术性是高等学校的本质属性。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与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领导体制,建立以学术权力主导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教授委员会制,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大学内部管理权力严重失衡,影响了大学的健康发展。大学内部管理权力最根本的形式有两种,即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是互补和协调的,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制衡,可以较好地促进大学内部管理的和谐运行。  相似文献   

3.
祝青江 《人民论坛》2014,(7):145-147
权力制衡主要是指把国家的权力分成若干个部分或系统,由不同的人和部门掌握,各个部分或系统相互独立,互相牵制和相互平衡的一种制衡原则和体制。我国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间的严重失衡已成为不争事实。文章探索以学术委员会为代表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分离、相互制衡之道,实现两者和谐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权力制衡主要是指把国家的权力分成若干个部分或系统,由不同的人和部门掌握,各个部分或系统相互独立,互相牵制和相互平衡的一种制衡原则和体制。我国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间的严重失衡已成为不争事实。文章探索以学术委员会为代表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分离、相互制衡之道,实现两者和谐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至2020年,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期间,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应沿着以下方向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多样化;高等学校资源配置社会化;高等学校教育活动市场化;高等学校管理法制化。  相似文献   

6.
于1999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高教法,是我国教育法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该法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高校管理权力配置的失衡与规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包揽办学的局面已经改变,办学主体多元化成为趋势,政府从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政策等手段进行宏观管理,国家控制变为国家监督,高校自主管理权在加大。但高校内部管理仍处在历史的惯性作用下,行政化了的管理行为仍在继续,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失衡。如何解决失衡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本文试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政治与行政在实务上相互缠绕,但在理论上却充满了反复的澄清、争论和考证,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政治与行政关系的学术讨论逻辑与公共行政的实践活动不符;由分离到融合再到大而化之的修正不能给我国解决政治与行政关系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有益借鉴,也不能对我国政治与行政关系在理论上的厘清作出合理回答。在"一分为三"的哲学视野里,我国政治与行政关系应该摒弃分离或者融合的两极道路,选择"中和"关系,探索"交越式"政治与行政形态,从而塑造"有分有合,分合有度;良性互动,相互贯通,协调并进"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9.
从高校行政管理的弊端看提高学术管理的地位和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重行政管理轻学术管理的现象,并由此带来党政关系难以摆正、机构膨胀、评判价值体系混乱等种种弊端。对此,要转变观念,理顺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的关系,建立健全学术管理机制,大力提高高校学术管理的地位和水平,以此解决这些问题,进而不断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高校管理中权力关系的失衡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大学出现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不平衡的现状,主要体现在行政权力泛化、行政任命的制度化、体现学术权力的学术组织虚位化等3个方面。对此应重新建立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加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更重要的是,建立多种权力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外部监督,使得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处于协调、和谐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在向现代企业制度转轨过程中,企业领导层的职权发生了变化,如何及时对企业的领导机制进行调整,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其凝聚力,关系着企业发展的成败。结合武昌车辆厂的实际经验,我认为,要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必须处理好以下三大关系。一、正确处理党委与行政的关系现行企业领导体制,是由三块有机组成的,一是党委的政治核心,二是厂长的中心地  相似文献   

12.
论学术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只有在管理活动中才具有意义,脱离管理活动而妄言权力是既没有理论价值更没有实践价值。学术权力,作为一种权力形态,只有放在高等学校管理活动中才能看清其本质。一方面高等学校作为一种组织,需要进行行政管理,这就导出了行政权力;另一方面高等学校是一种学术机构,它自然具有学术权力。学术性是高校的最本质的特性,它的一切活动都被烙上了学术性。因此,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都共时性地既应然地又实然地表现在高等学校管理活动具体行为中,而管理活动的学术性必然决定了学术权力是高等学校一切权力的核心成分。  相似文献   

13.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中心环节,它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行政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各项活动都是围绕决策而展开,如果决策变化,其它各项管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将随之发生变化。行政决策是行政领导者的主要任务。行政领导者实施领导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制定和实施行政决策的过程。党的十五大要求“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依法行政的核心内容就是要依法行政决策。在我国行政决策活动中,体制的完备、机制的运行、程序的确立、方法的操作离法律化、制度化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体制"是我国政治、行政管理中常见的词汇。一般认为,体制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在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形式等的总称。[1]"城市管理体制则"主要包括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组  相似文献   

15.
张艳 《淮海论坛》2009,(4):38-3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把决策、执行、监督作为相对分离和相互协调的行政管理的三个系统。我国传统行政体制的弊病在于决策、执行、监督的一体化,特别是监督上的不到位。正像哲学家孟德斯鸠形容的那样,“不受制约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结构及运行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长城 《求索》2005,(5):129-131
学术事务管理和行政事务管理的交织成为大学独有的管理结构。本文从大学的基本职能、组织特性出发,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合力作用得以有效发挥的途径、方法以及我国大学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协调互动平衡发展的运行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做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相似文献   

19.
转型期行政协调机制的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协调贯穿于行政活动的全过程 ,对行政组织的高效运作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在当今社会转型期 ,各种各样的矛盾以不同的方式显露出来 ,更加显示行政协调的重要性。因此 ,不断完善行政组织的协调机制 ,不但是保证行政组织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转型期行政协调机制应是 :建立强有力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现代信息网络化的行政管理系统、运用灵活多样的协调形式和制度、创设良好的行政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
黄样兴 《江西政报》2007,(20):45-47
政府采购制度在西方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已成为各国政府行政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将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过程,为此,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政府采购制度既是政府管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按市场规律办事的需要,同时也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