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保柃 《创造》2002,(6):50-51
苏醒的大象 “印度”梵文的意思是月亮,中文名称是中国唐代高僧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的译法,在此之前称天竺或身毒。印度历史悠久,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最早可追溯5000年前的印度河城市文明。公元4世纪中叶,孔雀王朝首次统一印度,进入全盛时期,之后阿育王将印度版图扩至最大。在20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印度经历了异族入侵,列强侵占及殖民统治。1947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是近代科学没能在中国诞生。核心原因在于科技中心的转移使中国失去了世界科技中心的地位。自明朝后期,中国几乎中断了与其他文明尤其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交流。相反的,欧洲国家在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中国、阿拉伯、印度等文明的精华,成为世界的科技中心,创造了基于现代科学的工业文明。通过剖析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过程,总结出其发展规律,以此对中国未来科技发展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是伴随着这个民族共同产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同时,这种传统文化又滋润和涵养了这个民族,世界各国概莫能外。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传统文化,当然也不例外。 一 有6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是世界6大文明古国(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理论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理论界就已提出,但中国是当今世界唯一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战略的国家.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破解现代人类遇到的能源环境危机,是中国为推动世界文明发展、基于东方智慧、实现中国永续发展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构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一带一路"借助于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所遗留下的丰富资源,建设性地回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主题,是面对世界发展困境、世界历史力量转移和世界秩序重构提出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将中国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等联通起来,是连接世界多元多样文明的纽带。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也是负责任的参与者和有担当的行动者。追溯"一带一路"产生的历史渊源,阐明互联互通的精神实质,深入挖掘"一带一路"的世界历史意义,对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希腊化”是希腊文明与埃及文明、西亚文明和印度文明交融的产物,是四大文明精华的结晶。如果说以前的文明都是孤立发展的话,那么“希腊化”恰恰是使方散的希腊、埃及、西亚和印度文明走向了一体。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她不但使局部的文明焕发了生机,而且也使原先的文明能在更广阔的空间争相怒放。  相似文献   

7.
刘黎 《人民论坛》2013,(2):254-255
自世界近代史开始后,欧洲资本强国率先推动了全球化进程,世界诸文明社会体系都受到了剧烈冲击,印度文明也未能例外。南亚次大陆印度文明独特的宗教、种族制度对印度妇女社会地位的塑造极为深刻。然而,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在客观上有利于印度妇女社会地位的相对改观,这是一种"不自觉"的历史行为。  相似文献   

8.
正四大文明古国是世界古代历史上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四个国家,依顺序分别为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中华文明在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虽不是最早的,却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究其原因是中华文明有自身独特优势。中华民族自始至终具有一种不断变易、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周虽旧邦,其命  相似文献   

9.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其内蕴着丰富而深厚的文明内涵,贯穿着辩证自洽的文明逻辑,渗透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自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展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和引领世界历史演进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取向,由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进步成果基因的文明样态所孕育,承载和传播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最新发展成果。21世纪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既有对19、20世纪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有机传承与重大创新,更有对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的高度概括和充分展示。21世纪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着眼于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与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接轨与融通,是书写和呈现中国发展与世界进步协调统一关系的关键叙事样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21世纪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要在与时俱进中不断丰富话语体系的具体质料,在现实发展中不断完善话语体系的实践运行,在思想激荡中始终坚守话语体系的构建目的,在主体自觉中不断增强话语体系的发展动力,由此在不断地自我超越与完善中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强大...  相似文献   

10.
许利平 《人民论坛》2020,(4):122-123
印度总理莫迪的文明观深深根植于印度自身的传统及其对世界大势的判断。莫迪对东方文明非常自信,并以全球视野应对全球文明的挑战。多元、共存、开放、对话、包容的价值理念,是莫迪文明观的主要精神内核,彰显了文明交流与互鉴、文明对话与共存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叶海林 《时事报告》2013,(11):42-43
对于21世纪的中国来说,印度意味着什么?有人认为,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仅次于中国的大国,是中国寻求建立多极世界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有人认为,印度是阻挡中国进人印度洋实现蓝色海洋梦的主要障碍之一;还有人认为,印度是与中国有着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争端,并始终不肯放弃对西藏不恰当想法的重大安全挑战。  相似文献   

12.
<正>作者在中国是个知名度很高的人物,一提起他自然会想到那部多卷本鸿篇巨制《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译本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而只在欧洲发展出来?""为什么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在把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要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这就是被人称为"李约瑟问题"的标准提法,对此问题最为明晰而详尽的回答就集中反映在作者  相似文献   

13.
与西方之乱相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消除了绝对贫困,凸显了政党在21世纪的独特价值。从政党文明史视角进行新的学理审视,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现代政党政治肇始以来,世界政党发展主题先后发生了三次大的转变,分别是18世纪的政党发生论、19世纪的政党功能论和20世纪的政党发展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方略和实践凸显了政党在21世纪的独特价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在观念层面开创政党文明新形态,在实践层面提升政党革新新境界,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层面打造政党治理新气象,在政党—国家关系层面引领政党发展新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回应和超越了西方的政党崩溃论、政党衰败论和政党无用论等主题,引领世界政党发展主题在21世纪走向政党价值论,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政党发展主题的第四次大转变,而且为构建世界政党文明新形态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文明的初创和奠基时期.中国后来的很多问题都必须追源至此方能弄清。考察世界文明史,只有中国发展了一套最悠久最完整的专制制度、那么,这种专制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呢?以德沦为核心的“三代”政体国外有些学者在论述国家形成问题时提出了“早期国家”概念。哈赞诺夫说:“正是在早期国家里,文明得到了发展。”笔者认为,埃及的古王国文明、印度的印度河文明,古希腊的米诺斯文明和中国的三代都属于早期国家阶段。这是一个初建国家机构和创制文明体制的阶段。在中国三代,这一阶段还表现为;主体族的形成、文化中心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着眼于中国,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着眼于全人类,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是推动世界历史的和平与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坚持形而上学的文明观,必然导致“西方文明中心论”“文明冲突论”,并在这一文明观下建构“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破坏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历史主题。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超越了西方形而上学文明观,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现实依托,坚持辩证文明观,致力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出“全球文明倡议”,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从而坚强地捍卫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历史主题。  相似文献   

16.
黄健 《今日广西》2008,(6):50-53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印度领土广阔,人口众多,服饰色彩斑斓,女性婀娜多姿,男性刚毅深沉。1913年,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印度的早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新旧德里风格完全不同,泰姬陵的伊斯兰教色彩浓重。瓦拉纳西恒河沿岸是印度佛教胜地;印度电影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两亩地》、《流浪者》和《魂归故里》等电影是传世经典:印度有世界上最优秀的软件设计师;  相似文献   

17.
<正>在我国学术界,"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的传统说法,被很多人坚持。这里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族群征服"与"文明中断"的关系。一般而言,造成文明中断与消失的原因,不外自然灾难与族群征服。就目前所知,在世界古文明(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希腊、罗马等)中,中断与消失了的文明,多缘于族群入侵与征服。但就历史实际而言,族群征服可以造成一种文明的暂时中断,但并不一定造成永久毁灭与消失。因此,在判断一种文明是否中断与消失时,不能简单地将"族群征服"与"文明中断"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正在“重新发现”印度。他们认为,在21世纪的国际体系中,印度将同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罗斯一起,成为世界六大力量中心。  相似文献   

19.
重要言论     
十五世纪之前,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曾遥遥领先于当时的西方文明。从汉代到明代初期,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一直领先长达十四个世纪以上。在那个时期,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重要发明中,相当部分是中华民族的贡献。 后来,中国逐渐落后了。中国为什么落后?近代从林则徐以来许多志士仁人就不断提出和思索这个历史课题。但都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  相似文献   

20.
一、东方智慧的内涵世界文明的曙光最早出现在东方,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和希腊文明四个最古老的文明东方就占了三个。世界古文明产生的历史年代和精神形态具有惊人的相似性,雅斯贝斯认为,在经历了史前和古代文明时代之后,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也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