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有关资料介绍,瑞典有18万辆公务汽车,驾车人常开着公务车去办私事。这种公私不分、假公济私的情况令瑞典财政部十分头痛。因为财政部对公车私用的要求是:“私用”时要交足租金。为解决这个问题,财政部请求瑞典电子专家设计了一套专门监控公务汽车使用的电子系统。专家们在每辆公务汽车上增添两个设备:带双按钮的计程器和代码发射器。一个按钮上刻着“公务”,另一个按钮上刻着“私事”。每当公务车出发时,驾车人必须按下两个按钮中的一个。于是代码发射器就把该车的特定代码发往监控卫星,卫星再把代码转到中央监控台。监控人员立即…  相似文献   

2.
上一期,我给大家讲了一个人在家时,如果遇到有贼来“访”,怎么应对。从一开始我就教给大家“观念预防”,这一点很重要,无论是防色狼还是防小偷,都很关键。美国教授的破窗理论美国的教授在给他的研究生们讲课时,提出了“破窗理论”。为了让学生们理解,他将一辆崭新的汽车停放在学校门口,没有锁车窗和车门,然后在车上安装了摄像头,利用班里的闭路电视观察。结果车停在那里一上午,竟然没有被偷。这位教授走到车前,用锤子打碎了两扇车窗,过了五分钟,有两个人探头探脑地过来了,一看这车,窗户都破了也没人管,就把车上的收音机卸下来拿走了。再过了…  相似文献   

3.
纪委接到报案,张天原自杀;死者留下两封遗书…… 1999年4目14日下午3时55分,东风公司纪委案件检查室的电话骤然响起,办案人员拿起电话,话筒里传来急促的声音:“张天原在家自杀了,你们赶紧来人!” 纪委书记和办案人员对这突如其来的电话感到不可思议。因为当天上午,张还照例从家里打来电话,询问今天要不要来谈话,并问:“昨天下午谈的事,其中有一个细节能不能重改一下?”办案人员同意后,张表示下午3点亲自送来,当时情绪很稳定,怎么下午就自杀了呢? 尽管有很多疑问,纪委书记还是立即向公司保卫部通报情况后,带…  相似文献   

4.
如今的年轻人都很忙,白天都上班去了,把老人自己留在家里。老人是弱势群体,如果遇到入室盗窃的犯罪分子,他们就有危险,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有防范意识。“开窗乘凉随手关”,人都有开窗通风或乘凉的习惯,即使是冬天也常常开会儿窗户。我提醒老年人,在家人都在的时候再开窗,如果就你自己在家,最好把窗户关严,把插销插好,防止贼从窗而入。“猫眼门链三道锁”,现在的门都会有个“猫眼儿”,可以看到敲门人。老人独自在家如果看到门外是陌生人,千万不要开门,最好不要出声。再有,把门锁锁好,有几道锁几道。如果你家的门锁上有门链,要把门链安好,这样贼…  相似文献   

5.
一位同事刚从刑一庭交流到民二庭。在一次合议案件时,他说:“根据被告人的供述,可以认定……”他还没有说完,大家就笑了。他还迷茫不解地重复:“是被告人的供述啊!”把被告的陈述称为“供认”或者“供述”,这是从刑事审判岗位交流到民事审判岗位的审判人员的通病。这个习惯总要几个月才能完全改过来。他们刚接手办民事案件时,一不留神,在案情报告、裁判  相似文献   

6.
某单位的一位主要领导,谈及工作业绩,总结工作经验,总会诚恳地讲上一句:我和我的同志们共同努力……这让我想到,在我参加某单位的一次述职会上,一位业务干部发言时,讲到成绩,也是说:我和我的伙伴们一起努力……这种善于加一个“们”字的言辞,令闻者心生感佩,敬意顿生。在谈成绩、讲问题时,“我”这个单数后面要不要、该不该加个“们”字而变成复数,当然是取决于客观事实。该加就要大大方方地加上去,不该加就应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文过饰非。问题在于,虚荣的人、好大喜功的人,平时眼睛只盯自己的名字,放大自己的功劳,待功成名就时,更…  相似文献   

7.
殷若昕 《方圆》2021,(7):70-73
4月2日,《我的姐姐》首映,5天前开始的点映场口碑已经爆棚,“整个电影院的人都在哭”,“00后张子枫值得一个影后奖!”张子枫在片中饰演了一个大学刚刚毕业的女孩,父母车祸双亡,给她留下一个年龄相差20岁的弟弟。要不要抚养这个弟弟?她陷入纠结:不养,亲戚们都会骂她、阻碍她;养,那她自己考研、结婚生子的计划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全国退赃账号"不宜设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社科规划“新世纪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对策研究”课题组的专家们经过了长达5年的研究,为中国现阶段的反腐败工作提出了一个据说“跳出了反腐常规思路”的“突破性”思路:设立一个全国退赃的公开账号。专家们建议:对于在规定期限内主动并如数退赃者,“无论职级高低和问题大小,无论问题将来是否暴露,一律不给任何处分,一切待遇不变。”  相似文献   

9.
500元“小意思”,1000元也平常,专家参与评审会,未评项目先审钱。解放日报报道:有关部门近日组织200位专家评审200多个中小企业创新项目,不少受邀的评审专家会前先打听“行情”,得知参加3天项目评审,“酬劳”只有1000元时,有的便“不屑一顾”,有的在评审时私下埋怨:“当我们是廉价劳动力啊?”也难怪了这些专家。眼下,评审费行情大幅飙升,两三百元早已拿不出手,500元只是“意思意思”,1000元也只是平常数,且还在不断创“新高”。从前说知识就是力量,后来说知识就是财富,前一个说法比较抽象,后一个说法则直观多了——专家们靠评审赚钞票,不就…  相似文献   

10.
“简直太不可思议了!直到前两天,我才知道一个很要好的同事早就结婚了。这么大的事她竟然连我都瞒着,你说她多不够朋友!”近日,一位读者在与记者聊天时这样惊讶地抱怨。随着现代社会职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部分人出于生存需要或者其他种种考虑,刻意隐瞒自己的婚姻状况,纷纷当起“隐婚族”。他们年龄大多集中在25岁至35岁之间,其中以女性居多。有专家称,职场女性选择“隐婚”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但一定要明确告诉丈夫,不要影响家庭和睦。三个“隐婚”故事故事一:“都是结婚惹的祸。”今年25岁的李小姐原来在广州市一家广告公司做客户服…  相似文献   

11.
幽默大王     
不反对一天晚上,美国总统林肯在忙碌了一天之后上床休息。忽然,电话铃声大作,原来是一个惯于钻营的人告诉他,一名关税主管刚刚去世,问林肯是否由他来接管。林肯回答说:“如果殡仪馆没意见,我当然不反对。”小麻烦李治一大早打电话给科长:“今天我要晚点才能来上班,我家里有点小麻烦。”“是什么麻烦啊?”“我妻子丢了100元钱,她正在找呢!”“那你为什么还待在那里呢?”“因为我正踩在这钱上呢!”挑刺法官正在审问被告约翰:“你结婚了吗?”约翰“:是的。”法官“:和谁?”约翰“:和一位女性。”法官:“你不要耍小聪明。每个人都知道是和女人结…  相似文献   

12.
前两期我曾告诉过大家,“冬季侵财到峰颠”,冬天特别是一到春节前后,侵财案件就会达到一年的顶峰,不仅仅是街头的小偷小摸增多,入室盗窃也时有发生。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一个人在家如何防贼。小鬼当家现在正是学生们放寒假的时候,可是家长要照常上班,这样很多孩子都被反锁在家里一个人做作业。大家知道吗,假期正是犯罪分子入室抢劫、盗窃的高发时间段。特别是如今小区的住户来自四面八方,谁也不认识谁,有的住了七八年了,不知道对门邻居家是谁?由于缺少了邻里的守望,便给犯罪分子一个盗窃的机会。他们踩好点后,乘大人不在家的时候敲门,孩子一…  相似文献   

13.
第一案:抢了癌症专家 1995年春,张书海从叶县来到郑州市燕庄村318号其妹张玉萍租房处找她。玉萍不在家,张书海就在邻居程某家等候。期间,有个人进来说了一会话,走后程某对他说:“这个人叫李全国,在郑州承包了管城中医院,专治癌症,一天能挣万把块,这几年挣了不少钱,在万福花园买了两套房子,还有小汽车。”程某没想到这几句话,竟为李全国家埋下了“祸端”。 1996年初,张玉萍在金京花园买了一套房子,张书海便常在其家住。4月份  相似文献   

14.
《法学》1989,(10)
今年3、4月间,某市中级法院审理了一起公诉“强奸案”。法院查明案情如下某晚,被告人张贤(男、17岁)、陈建(男、17岁)、陈周(男、19岁),与陈庆(男、在逃)等人,分乘2辆摩托车到黄镇女青年朱××个体理发店玩,后共同策划将朱带出奸淫。张贤要朱同他们一起出去,朱不从,后猜想朱有月经,将情况告诉随后而来的被告人郑建(男,18岁),郑唆使张说:“管自把她带出来。”当晚9时许,张贤、陈建待朱下班关门后,不顾朱的拒绝和呼叫,将朱拉上摩托车带到翁镇陈××家(无人在家)。郑建、陈周、陈庆驱车随  相似文献   

15.
宪政初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正> 引言 《成文宪法的比较研究》的《前言》部分有段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话:“当一个刚刚升入天国的人询问圣彼得,他是否可以得到一部当地的宪法时,他惊奇地被告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本就没有这种东西,天国里的居民是宁愿不要宪法的。”人不得不反思:看来宪法纯粹是世俗的制度,不具有永恒价值。那么,宪法究竟为何物?人国里为什么需要宪政  相似文献   

16.
汪强 《法制与经济》2009,(21):45-45
在“史上最牛团长夫妇”事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二师221团副团长陈伟的一段话:“你们不要浪费警力,这里不就是一个景点吗?不就是一个小服务员吗?我们是有身份的人(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身份,而陈副团长所说的当然是指特殊身份),几分钟的一个小事,你们不要把事情搞大了。”(《北京青年报》10月14日)  相似文献   

17.
利用自私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5):117-117
陆勇强在《现代家庭》2005年第1期上撰文说,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在露天游泳池中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故意安排不同的人溺水,然后观察有多少人会去营救他们。结果耐人寻味。在长达一年的试验中,当白发苍苍的老人“溺水”时,累计有20人进行了营救;当孩子“溺水”时,累计有32人进行了营救;而当妙龄女子“溺水”时,营救人员的数字上升到了50人。  相似文献   

18.
一鸣 《政府法制》2009,(20):23-23
近期,美国控制组件公司对外界声称贿赂中石油、中海油等中国企业人员事件曝光。有网民质疑“中国相关部门似乎总是‘后知后觉’”,称“美国人先一步‘帮’中国反腐”。就此话题,笔者独家专访了中央党校教授、著名反腐专家林喆。  相似文献   

19.
现在最常见的是拉车门碰瓷儿。到了十字路口,车一减速,就听见后面,“咚咚咚”敲你的门。开车的一般都是女孩子,车也比较好,回头一看,一个人和自行车已经倒在路边。这个女孩子就毛了,赶紧开门,就在开门的过程中,旁边还埋伏着一个人,拉开旁边的门把包拿走了。还有讹你的,一敲门就指着脚,“啊啊啊”的叫,你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还以为真轧他脚了,你一开门,那边“咔”把那你的包给拿走了。对付这种情况,我们有一个招数,就是要提醒这些单独驾车的女性,上了车以后,四门落锁,遇到别人“咚咚咚”敲门,千万不要开门。还有就是千万不要把贵重的物品,顺手…  相似文献   

20.
案情简介:一九八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农村青年王先进、翁小松、陈文原去偷西瓜,在路上遇到杜小平,王拉他一起去,杜不愿去,王就叫他在桥头等。王、翁、陈三人走出一段后,杜又追上去说;“对岸有农民,有手电光”,叫他们不要去。王等三人不听,把脱下的衣服和王的一把匕首一并交杜保管,就淌水过河在瓜田里偷了六只西瓜,被守瓜社员邓长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