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主席在今年的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寄语委员们,要"以超脱一事一策的眼光,超乎一时一地的气度,超越一人一己的胸襟"为国家民族的利益多发表意见、建议,支持参与改革。对每一位政协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回顾担任委员的经历,  相似文献   

2.
安北江 《思想战线》2023,(2):123-134
古代中国的“天下秩序”与“国家秩序”建构理论,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与传承性,且贯穿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宗法式与地缘式的“天下秩序”理念,是古人诠释世界和维系国家政治安稳的核心思想。二者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了王朝国家政治制度体系。中华文明核心体的形成和族群意识的凸显,是“天下秩序”得以传承与变革的基础。“国家秩序”和“国家政治体系”的建立,是古人想象“天下秩序”崩塌与重构的结果。在“国家秩序”建构中,“一统观”与“正统观”成为主体民族政权角逐天下后的政治意识。中华文明的主体性与“天下秩序”理念,形成历史上的“中国精神世界”,最终成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向心力。为此,历史上的主体民族政权,以“中国”为核心的天下一统理想才得以实现。阐释古代中国“天下秩序”理念的传承与变革,对进一步理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间接回应了用西方民族国家理论来倒叙解构历史中国的舛误。  相似文献   

3.
民族意识的兴起是全球化和现代化时代的普遍现象.它在展现民族个性和民族聚合力的同时,也提出了多民族国家国内治理的中心议题:如何保持民族文化归属感与共享的国家政治认同感的和谐共生关系?针对这一问题,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基于学理层面的回答均显露了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民族意识的产生大多与民族群体的利益诉求相关,多民族国家应通过规范的制度设计,建立公正的利益调适机制,保障各民族群体,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体合理权益的实现,以造就国家认同的合法性资源.  相似文献   

4.
《里斯本条约》作为欧洲联盟的重要改革条约,历经八年艰辛的谈判及批准过程,终于于2009年12月1日生效了。其前身命运不济的《欧盟宪法条约》因在法国和荷兰遭遇“公投滑铁卢”而不幸夭折,为此,欧盟二十七个成员国中的二十六国在《里斯本条约》的批准方式上,均采用了议会批准。唯有爱尔兰由于其宪法的规定,必须采用全民公投方式批准。但《里斯本条约》在爱尔兰的公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08年6月12日遭否决,2009年10月2日始获通过。由于《里斯本条约》涉及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因而,其在爱尔兰的两轮公投备受世界瞩目。为了使得中文读者们对整个过程及其所涉及的主要相关问题有一些了解,译者选取了都柏林大学法学院专门研究欧盟法的学者加文·巴雷特的文章做了翻译。翻译他的文章,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事件本身颇具意义;一是作者对于事件的高度关注的热情打动了译者,他在爱尔兰的两轮公投前后,仅在当地的主要报纸上发表的文章就有十八篇,报纸上的文章尽管不那么全面、系统、专业性强,但它有很大的读者量,确实能影响当地投票者的立场。译者想透过这些文章的翻译,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西方民主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余梓东 《人民论坛》2011,(12):42-45
民族问题与中国的核心利益密切相关,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出发,正确认识民族问题与中国核心利益的相关性。长期以来,民族问题与国家核心利益紧密联系,形成密切互动的机制。国家核心利益得到切实有效的维护,国家就不断发展繁荣;反之,国家就会陷入混乱甚至解体。  相似文献   

6.
民族问题与中国的核心利益密切相关,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出发,正确认识民族问题与中国核心利益的相关性。长期以来,民族问题与国家核心利益紧密联系,形成密切互动的机制。国家核心利益得到切实有效的维护,国家就不断发展繁荣;反之,国家就会陷入混乱甚至解体。  相似文献   

7.
侯明明  李向阳 《创造》2001,(8):7-8,12
很少有学者把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和这个国家某一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某些敏感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民族问题的解决,却深刻地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安全。本文论述了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对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同时提请国家有关方面注意敏感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   亚州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人认为他们政治上打垮了苏联模式,经济上打垮了以日本和“四小龙”为代表的亚州经济,“美国最优论”开始抬头。因此,冷战结束后,美国对世界各地区和国际事务的“参与”不是减少,而是更多更广更深。   美国在推…  相似文献   

8.
孙永平 《政策》2002,(9):33-33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信用,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对一个地区、一个团体,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良好的信用环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五十多年的外交实践,受维护民族国家利益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维护社会主义利益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这两种相矛盾的外交政策的共同作用,使得新中国外交不断调整,历尽坎坷.最终,还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取代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原则成为中国外交的指导原则,其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