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慎“瞬”     
王林森 《前线》2015,(2):119
瞬,即瞬间、瞬时,时间极短,但对人的影响却不小。"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瞬影响大局;"一失足成千古恨",一瞬影响一生。人在社会上和工作中,会遇到各种诱惑,面临各种选择,瞬间把握不好,就会出各种问题,所以,慎瞬不是小题大做。慎瞬,需要静心。领导干部身处各种矛盾的交织点,是人们的聚焦点,也是糖衣炮弹的攻击点。静心明志,才能清醒专注,不分心走神;静心醒脑,分得清,辨得明,不为利诱所惑,不为干扰所迷,才能不入歧途;静心有主,不急躁,不烦躁,不浮躁,才能坚定  相似文献   

2.
说“慎”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说文解字》说,"慎,谨也"。老子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论语》里随处可见"慎","慎终追远""慎言""慎行""慎思"……中华文化本就有一个"慎"字蕴含其中,慎是一种贯彻始终的优秀品质。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慎"是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拒腐防变的一道防线。要守好这道防线,就必须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慎初、慎独、慎微。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众星拱之。这说明, 良好的官德修养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于领导干部成功施政至关重要。而要具备良好的官德修养,就必须常怀律己之心。总结这些年来一些领导干部在半途上“跌跤”、“栽  相似文献   

4.
为官者作为掌握一定权力的公众人物,如何正确看待和运用好手中的权力,为老百姓尽好责、服好务,成为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人?笔者认为应该做到"六慎"。一慎权。要端正对于权力的认识。权力是一种公共资源,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  相似文献   

5.
领导干部身居要位,有一般人所没有的权力,要想抵御名、利、色的诱惑,除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之外,心里边要时刻牢记一个“慎”字,行动上做到“五慎”。一曰慎初。初和终是紧密相联的,有初未必有终,而慎终必始于慎初。有一个故事:清朝一个轿夫穿了一双新鞋进城,天刚下过雨,路不好走,开始他怕弄脏了新鞋,总是择地而行。进城  相似文献   

6.
提高廉洁自律的境界,对于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更应该是自觉的实践,廉洁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人生境界,是思想上的纯洁、灵魂上的干净。廉洁自律言行一致应该是每个人、每个党员、每个领导干部对人生高境界的追求,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党性观念,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到“五慎”。一要做到“慎初”。世间万事始于初。廉洁自律,拒腐防变以慎初为最重要。综观腐败分子发展变化的轨迹,很多人曾经有光荣的过去,有过显赫的成绩,做过一些有益的事情。但随着客观条件的…  相似文献   

7.
“慎”,谨也,是小心、当心的意思。《人民论坛》曾做过一次调查,44%的受调查者认同“做官也是一种高风险职业”。所谓高风险职业是指危险系数较其他职业高,事故发生率较高,财产损失较大,短时间难以恢复或无法恢复。  相似文献   

8.
谈“慎”     
慎,为谨慎小心的意思。干任何事,办任何事,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没有慎重的态度,谨慎的作风是办不好的。 毛泽东1944年曾致信郭沫若说:“我虽然兢兢业业,生怕出岔子,但说不定岔子从什么地方跑来,你看到了什么错误缺点,希望随时示知”。(《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41页)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会议的讲话中强调“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刘少奇同志在工作上以严谨认真著称。他生前的秘书刘振德回忆说:“有一天,他要召开一个小范围的会议,把我叫去,将要开什么会,开会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参加会议的人等都一一告诉了我,别的我都听清楚了,就是提到出席会议的人名时,因当时有点紧张,同时对他的口音还不完全熟悉,所以没有听  相似文献   

9.
法官是一种特殊的职业群体,其特殊之处就在于法官是社会正义的化身,被誉为司法公正的"守护神".法官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和法律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党性修养,努力培养独立判断,不偏不倚,诚实信用的品格和强烈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才能做到忠实于宪法和法律,清正廉明,公正司法.因此,人民法官要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慎权、慎欲、慎微、慎独,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淡泊名利,不慕虚荣,从小事人手,洁身自好.  相似文献   

10.
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涉及到的问题较多,需要及时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尤其在遇到一些牵扯面广、困难大的问题时,请有关部门领导出面帮助协调、解决,这是十分正常也是非常必要的。然而,一些单位和个人在开业庆典、开张剪彩等仪式上都要抬出领导干部以撑门面、壮声威,而且,所请领导的级别也在不断升高。重要工作、会议或重大活动,领导不仅应该出面,而且应高度重视,不能走过场。但事无巨细,领导都出场的做法,却没有什么必要。 领导干部有自己的工作要做,如果有请必到,乐于“出场”,势必会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一是耗费精力…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贵州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副省长王晓光被"双开"。中央纪委在通报中指出王晓光"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乐、生活奢靡,痴迷兰花、玩物丧志",引发舆论关注。"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其实,兴趣爱好人皆有之,领导干部亦是如此。工作之余,适当培养点个人爱好,可以放松心情、调剂生活、涵养心灵,但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爱好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也有可能玩物丧志、因好致害。  相似文献   

12.
慎“终”     
《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人们做人、做事、做官往往都有良好的开端,但很少能够善终。此话蕴含的深刻哲理和警示,耐人寻味。现实社会中,不少人民公仆上任后大多能积极向上,严于律己,奋发图强,锐意进取。即使到了后半生,也能像宋代诗人陆游所说,“愈老愈知生有涯,此时一念不容差”,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造福社会,泽被百姓,深受人们的拥戴。但也有少数人,随着地位的升迁和权力的增大,便志得意满,思想嬗变,难以清廉自守,在食、色、财面前迷失了自我:有的公款吃喝,挥金如土;有的倚红偎绿,声色犬马…  相似文献   

13.
说“慎”     
慎始。在各种诱惑面前,警惕了第一次,就可能累积成每一次,把好了第一次,就掌握了主动,就能在各种诱惑面前立于不败之地。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  相似文献   

14.
从政要勤,为官要廉。要做到勤政廉洁,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问题,具体讲要“七慎”: 一“慎为”。从政为官有两件“大事”,一是作决策,一是用干部。决策正误事关长远,事关大局;用人正误也事关长远,事关大局。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决不能决策拍脑袋,用人凭印象,“不管三七二十一”。作决策,必须多问几个为什么,多设想几个可能的结果,多设计几套可行的方案;用干部,必须多听几个方面的意见,多看几个方面的表现,尤其对那些有“争议”的人,更要问透、摸准、看清,一时把不准,宁缓勿躁。当然,谨慎作为不是不作为,不是“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而是在稳妥、准确基础上追求“多快好省”。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党员干部,应切实把群众呼声和情绪当作做好群众工作的"第一信号",慎重对待,不可等闲视之。慎待"第一信号",要体察民情。体察民情,不仅身在基层,关键还要心在基层,用心观察,力求从细微之处体现对人民群众的人格、权利和地位的尊重,让他们充分享受当家作主的权利。体察民情,就要到群众意见大、怨气大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工作推不开、  相似文献   

16.
任智慧 《共产党人》2013,(23):50-51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干部必须清正廉洁。党员干部能否做到清正廉洁,直接关系到党的建设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树立清正廉洁的政治风范,对于防止和克服消极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有位贪官在狱中反思,得出自己走上犯罪道路的思想根源是选错了比较对象。他说:从政之初,职位低微时,自己尚能廉政勤政,一步一个脚印,可以说仕途的前半程是干出来的;但官位达到一定级别时,看到那些年纪比自己轻、学  相似文献   

18.
一“慎细微”,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二“慎始终”,一辈子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官,不放纵自己;三“慎独处”,防止邪念的滋生和信念的动摇;四“慎欲望”,防止欲望失控毁前程和被别有用心之徒拉下水;五“慎交往”,切忌乱交“朋友”;六“慎保密”,守口如瓶,切忌不分场合乱说乱讲。  相似文献   

19.
有位贪官在狱中反思,找出自己走上犯罪道路的思想根源之一是选错了比较对象。他说:“从政之初,职位低微时,自己尚能廉政勤政,一步一个脚印,可以说仕途的前半程是干出来的。但官位  相似文献   

20.
王涛 《党课》2006,(11):63-63
一位领导于部曾对高空作业的工人说:“我们的工作有个共同点,都是位高而不头晕。诙谐的语言道出了“清清醒醒为宦、明明白白做人”的重要性。面对金钱、权力、地位、美色等种种诱惑,要耐住寂寞、守住清贫是不容易的。要做到“头不晕”,在笔者看来,关键在于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到慎微、慎欲、慎终,进而严于律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