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坳之春     
昔日蜀道难行的秦巴山区,如今已是“天堑变通途”,水泥公路带回的不仅是走出大山的孩子,还有光怪陆离的“外面的世界”。山里人如何适应变化、守住根脉?山坳的春天,果真来了么?  相似文献   

2.
“天堑变通途”本非易事,厦蓉高速建设者们“坚定信念、不畏困难,勇闯新路、敢为人先,以人为本、善谋实干”,铸就“格都精神”。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29(4):F0002-F0002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在长三角南翼、杭州湾畔一座令世界瞩目的跨海大桥雄卧白浪碧涛,在杭州湾大桥的南岸桥头堡,有一片53平方公里的热土,这就是有"家电世界、葡萄  相似文献   

4.
路的断想     
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摸着石头过河”揭示的是同一哲理。路是可以开辟的。在双脚难以逾越的地方逢山凿洞,遇水架桥,天堑变通途。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值得交通人庆贺的日子,在建党85周年之际,四川省交通厅直属机关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这是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在千年难行的蜀道上,谱写了一曲“天堑变通途”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6.
袁航 《当代贵州》2023,(Z2):96-97
<正>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高崖深谷,如何一桥飞架,令天堑变通途?答案无疑是向科技要动力,以创新激活力。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高崖深谷,如何一桥飞架,令天堑变通途?答案无疑是向科技要动力,以创新激活力。“贵州在桥梁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攻关,在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设计、施工、技术等各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围绕峡谷大跨径桥梁的结构体系及理论等瓶颈问题,攻克了一系列科学技术难题。”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许湘华说,桥梁建设大跨越,助推交通大提升,万桥飞架,大道纵横,构筑起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高速平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贵州奋起直追、力破瓶颈,全省基础设施建设大踏步前进。昔日"地无三里平"的贵州,如今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未来,贵州将广延伸、全覆盖、高标准,更加奋发有为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全面破解瓶颈制约,提升支撑能力,筑牢发展之基。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感觉生活中变化最大的莫过于道路的畅通。 你看,那一条条宽阔平整的街道、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那一座座横空出世的桥梁连接四面八方,“天堑变通途”。过去那种“路难行,难于上青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沟通的桥梁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9.
千里江陵一日还:元代以前三峡交通历史钩沉 高山深谷,激流暗礁,三峡水路几多险阻;群山无阙,林海茫茫,三峡陆路令人叹息。三峡交通,在那千回百转的滔滔江流中,在那浸满血汗的川江号子中,渐渐舒展,天堑变通途,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0.
简化     
吴宝三 《奋斗》2014,(2):63-63
正鹤城往省城的高等级公路开通了,从市里到省城减少了三分之一的时间。以往去趟省城,跋山涉水如同长征,赶上阴天下雨就更惨了,汽车要等到天晴路干才能上路。天堑变通途,边境城市老百姓多年的期盼终于实现了。不知从何时起,乘车出城、进城的人开始抱怨。平坦的柏油路却  相似文献   

11.
图说天下     
习近平出席开通仪式并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10月23日上午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代表党中央向参与大桥设计、建设、管理的广大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2.
1956年5月,对根治长江放心不下的毛泽东,第三次来到武汉视察。在苏联水利专家的帮助下,长江流域治理规划和三峡工程设计成果显著。看到武汉长江大桥已开始从O号桥墩架桥,天堑即将变通途,毛泽东高兴之余,诗兴大发,特于畅游长江之后欣然命笔,写下了不朽诗篇《水调歌头·长江》(1957年公开发表时改为《水调歌头·游泳)。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以来,全省各族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短短5年,贵州向历史性跨越迈进了一大步。天堑变通途当惊世界殊交通,"现代社会的血脉"。五年来,贵州交通事业从全国最落后的省份到1188公里高速公路的突破,再到全国七小时快速铁路圈的顺利  相似文献   

14.
正天堑变通途、贫穷变富裕,数据贵州、生态贵州,贵州大地书写着革故鼎新、创新突破的新篇章。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贵州大地上奏响一曲曲精彩乐章。这里有花的海洋,这里有高山草原,水西人家、慕俄格古城,青瓦白墙的黔西北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高速公路穿山越壑,特色产业星罗棋布……盛夏六月,毕节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相似文献   

15.
<正>“天下之山,萃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125.8万座山头星罗棋布,峡谷溪流纵横交错。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如今,3万多座各式桥梁串联起快速通道,历史性重塑交通格局,不断缩小贵州与外界的时空距离,山地贵州已然“天堑变通途”,桥梁工作者们创造了数十个“世界第一”,让贵州成为当之无愧的“桥梁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
媒体看贵州     
正贵州成为西部第一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2015年12月31日,贵瓮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同时,贵州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128公里,全省88个县市区全部贯通高速公路,贵州也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第一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近年来,贵州实施"县县通高速"计划,高速公路路网建设迅速推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天堑变通途。贵州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昔日路难行的面貌一去不复返。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贵州快速融入长江经济带、  相似文献   

17.
正在贵州,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已经天堑变通途,人民正在朝着火红的日子进发。9月5日至9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第三站在贵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家网络媒体记者来到贵州黎平、瓮安、湄潭、仁怀等地,走访与长征有关的旧址、展馆和纪念园,了解当地扶贫发展情况,发现特色城镇化发展之  相似文献   

18.
正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大桥,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的美誉。新中国刚成立时,百废待兴,武汉长江大桥是第一个大工程,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对大桥从选址、施工到落成全过程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关怀,激励建桥大军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实现了千百年来在长江上"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伟大梦想。  相似文献   

19.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交通发生巨变,天堑变通途,成为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大交通让群众出行更方便快捷,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到2018年,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9.7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11.9公里/百平方公里。交通投资呈几何倍数增长,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1949年至2018年,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1195.38亿元。70年间,全省交通固定资产投  相似文献   

20.
<正>雪山巍峨、河水奔腾的云南省香格里拉大峡谷中,有个藏族小村庄叫巴拉村。多少年来,巴拉村几乎与世隔绝,与外界联通的仅有悬崖峭壁上一条宽不足一米的人马驿道。封闭和贫穷困扰着这里的居民。"天堑变通途",现在这崇山峻岭已经修上了公路,建成了风景区,居民们富了起来。这巨大变化离不开时代的变迁,更与一位康巴汉子——斯那定珠的担当分不开。斯那定珠1964年5月生,现任云南省巴拉格宗生态旅游开发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